罗汉堂

罗汉堂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里重要殿堂之一,在一般规模的寺院,大雄宝殿两侧有罗汉像,左右各9尊,合称“十八罗汉”,在规模较大的寺院,则专门建有罗汉堂,殿内供奉众多的罗汉像,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1][2]

词源学

罗汉,是“阿罗汉”是简称,意译是“杀贼”、“不生”,即“自觉者”。[1][2]大乘佛教中,罗汉地位低于菩萨,位列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1]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脱离生死轮回。[1]

供奉

罗汉堂一般供奉的是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1][2]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建有罗汉堂,有时候称五百罗汉殿、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院,叫法不尽相同。一些寺院还举行供养五百罗汉的法会,一年一次。[3]

典型示例

参考文献

  1. 梓岩 2012, p. 47.
  2. 张驭寰 2012a, p. 97.
  3. 张驭寰 2012a, p. 98.

来源书目

  • 梓岩 (编). . 安徽省合肥市: 黄山书社. 2012. ISBN 978-7-5461-3146-7.
  • 张驭寰. . 北京市: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a. ISBN 978-7-5154-0118-8.
  • 张驭寰. . 北京市: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b. ISBN 978-7-5154-0135-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