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湖
翠峰湖是臺灣最大的高山湖泊,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海拔1850公尺,呈葫蘆狀,舊名「晴峰埤仔」、「晴峰湖」。形成原因至今不明,據說曾遭美軍轟炸。目前為管制進入的生態保育區,遊客僅能自遠處眺望。
翠峰湖 | |
---|---|
![]() | |
标 | 24°30′52.5″N 121°36′24.8″E |
类型 | 高山湖泊 |
屬於 | ![]() |
表面积 | 8至25公頃 |
平均深度 | 7公尺 |
表面海拔 | 1850公尺 |
定居点 | 宜蘭縣大同鄉、宜蘭縣南澳鄉 |
翠峰湖有“薄霧中的少女”之稱,美若天仙
現翠峰湖環湖步道晴峰解說站(往昔是油庫)沿路平坦路面是昔日大元山林場晴峰運材鐵路闢建。
翠峰湖山毛櫸步道是往昔大元山林場埤仔線運材鐵路(下晴峰運材鐵路)闢建。
翠峰湖往昔是蘭陽林區管理處(現為羅東林區管處)所屬大元山林場負責砍伐集材紅檜及扁柏的範圍。
地理環境
翠峰湖位於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海拔高度1850公尺,周長600公尺,呈葫蘆形,最寬處160公尺、最窄處則為15公尺。[1]面積視水量的豐枯而定,每年9-11月為滿水期,面積可達25公頃,深度7公尺;1-4月的枯水期則會露出大片水草地,使湖面呈一大一小兩湖狀,面積8公頃,深度3公尺[1][2]。全湖域皆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
翠峰湖並沒有任何河流注入,僅以附近山區雨水為水源[2]。湖水呈酸性,pH值4.43-5.83[1]。
翠峰湖在1961年(民國五十年)代以前,青蛙多得讓人驚訝!也是梅花鹿、水鹿以及台灣黑熊活動的場所。
翠峰湖水源由周邊山區雨水所匯集,屬獨立的高山湖泊,遠離其他溪河,溯溪魚類無法進入繁衍。每年秋冬雨水多,湖域廣達二十五公頃,翌年一月及整個春天則為枯水期,這時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一大一小兩個湖面相連的葫蘆形水域,周邊露出不少的草澤泥地。
翠峰湖以盛產青蛙著名,由於沒有魚類等天敵,數量多得不得了,讓人瞠目結舌,在繁殖季節,湖畔的青草上都為之變色,到處都沾粘纏繞著成團成簇的白色蛙卵,就像有人刻意遍地散佈的棉花團。
翠峰湖的青蛙,學名“拉都西氏赤蛙”,牠身子比平地的青蛙瘦長,身體兩側有咖啡色條紋。這種青蛙,在低海拔也能生存。
在湖邊水湄或低窪的濕泥地上,任何一簇青草,只要不是霜雪冬眠時期,隨便用腳一撥,都會跳出七、八隻甚至十幾隻青蛙。
地質

翠峰湖地區露出的岩層主要有二:
二者以翠峰湖斷層為界。[3]在湖東側的頁岩滲水層,是枯水期水不易蓄滿的原因[2]。
其湖底的沈積物,則可能是由沈積的砂塵、周圍風化後被雨水沖刷入湖的板岩、周圍的樹木和葉子,以及湖水中的有機物構成[4]:42。沈積層在87公分深處,也就是大約2500年左右,出現沈積速率急速加快的現象,可能是因為當時氣候較現今寒冷所造成[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