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璇

胡璇-17世紀),本名胡璋寶樹雲南永昌府騰越州[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胡璇是崇禎三年(1630年)的舉人[2],到七年(1634年)中進士,曾任職行人驗封主事郎中太僕寺卿[1]永曆十二年(1658年),他和張重任接受應召,晉官工部右侍郎,又聯同楊在鄔昌琦呈上恢復明朝的八個策略,被馬吉翔李國泰阻止,因此沒有採用。永曆帝逃入緬甸,胡璇在銅壁關失散,於寶峯山隱居;他博學能文,潛心鑽研程朱理學,雲南學者大多以他為師[3]

引用

  1.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胡璇,本名璋,字寶樹,騰越人。崇禎七年進士。歷行人驗封主事、郎中,太僕卿。
  2. 光緒《騰越廳志·卷十二·人物志上》:崇禎三年庚午科(舉人) 胡璋 改名胡璇,中式第三名,登進士
  3.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永曆十二年,與張重任同應召,晉工部右侍郎。偕楊在、鄔昌琦上恢復八策,格於馬吉翔、李國泰,不用。上西狩緬甸,隨扈銅壁關散失,歸隱寶峯山。博學能文,潛心性理,雲南學者素以為師。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二
  • 光緒《騰越廳志》·卷十二·人物志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