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石清

胡石清(1900年-1981年10月19日),冠夫姓,河南開封人,先後在蘭州臺北市新店鎮創建育幼院,變賣家產來慘澹經營。

胡石清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0年
 大清河南開封
逝世1981年10月19日(1981歲-10歲-19)(80–81歲)
配偶胡維藩
母校燕京大學
职业育幼院院長
宗教信仰基督教

生平紀事

建立西北慈幼院

石清為河南開封人,畢業於燕京大學[1]。她與母親都是獨身女,因此繼承了清末時當官吏的外祖父的龐大遺產[2]

抗戰初期,石清在開封擔任省會第三小學校長,開封被日軍攻陷前夕,率領一百廿多位女青年,在河南展開戰地服務工作。長沙會戰,婦女犧牲很多,當局認命戰地工作的婦女調往後方。石清就沿隴海鐵路前往甘肅蘭州,沿途看到兒童流離失所,就在蘭州時收容了一千二百多個小孩,1939年建立西北慈幼院。[1]

政府號召青年從軍時,由慈幼院培植出來的青年,有三百多人參加中國青年軍[1]。如潘明五就是石清在河南收容幾百位戰區難童之一,日後成為裝甲兵軍官,為韓國駐華大使崔用德的女婿[3]

設立義光育幼院

石清到臺後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2]

1957年秋,石清邀請孫維德、張徽儀、董尚勇、丑志琦等九位為發起人,向政府申請籌辦育幼院,於次年春於台北市設立義光育幼院[2]。原先不知名字的院童,男生的中間名會取作「義」、女生中間名取作「光」[1]。初定收養嬰兒卅名,可是石清越收越多[1]。為了籌錢,在美國官員W. C. Haraldson妻子等人協助下,由《英文中國郵報》將育幼院裡的每個院童照片登出,呼籲讀者同情領養[4]

義光育幼院最早在安東街、後搬至溫州街,又至水源路[1]。1963年5月4日,新院舍落成,住進三百二十一位院童[4]。1965年1月7日,石清對《聯合報》記者李勇說,院童已三百五十多人,平均每月每人要用新台幣四百到五百元,扣除政府與教會補助,每月她要倒貼四、五萬,她祖傳寶物已賣了兩百多萬,像作御史夫人外祖母的鳳冠霞帔賣了二十幾萬,板橋的樓房向抵押十萬、溫州街的住宅押了八萬,還是欠了台灣銀行近六十萬,目前叫女兒變買唐伯虎畫三隻老虎的古畫,想在美國賣五千元美金[2]。當年聖誕夜時,育幼院已住進四百零八位院童,使得六十五歲的石院長,費盡唇舌向羅斯福路百貨店賒帳買耶誕禮物[5]

1966年12月報導時,已到四百五十一位。光燒洗澡水,就需三百台斤煤。院所請六十人去管理。每月需十七萬元,但固定收入僅十三萬元。[1]

義光育幼院最多有六百多人[6]

籌立真光教養院

真光教養院

石清鑒於正常兒童與殘障兒童一起生活,互有影響,於是在新店鎮安坑外挖仔路14號之4募資籌立教、養、醫、護一元化的真光教養院,收容小腦症、蒙古症、白癡症、自虐症、盲啞症、智能不足、小兒麻痺、腦性麻痺、肢體殘缺的兒童[7]。為了1968年動工,先後在北市中山堂、牯嶺街婦女會禮堂作義賣[8]

1969年2月11日,內政部在台北公會堂表揚四位從事社會慈善事業人士,分別為孫理蓮高甘霖呂錦花、石清,由徐慶鐘部長主持典禮[9]。同年8月6日,真光教養院舉行第一次董事會,蔣彥士夫人鄭美瑛、張宗良夫人丑志琦等董事多人出席[10]

牛秀蘭是石清是結拜姊妹,一次去參觀教養院,看見院童穿著破舊不堪,於是就到處去徵募衣服,自己管接管送[11]

院所水火災、夫與兒先逝

今位在萬華區的義光育幼院。

1970年艾爾西颱風,義光育幼院遭大水淹沒,人事資料喪失難以聯絡離院者,因此石院長去世後還被懷疑人口販賣[6]

1973年8月26日,石清與台大慈幼會、師大兒童社、政大愛愛社等北臺灣大專院校的慈幼社團負責人會談,希望學生能幫她聚資,以建立專門治療傷殘兒童的醫院,醫院計畫取作「仁行復健醫院」[12]

1974年11月16日,石清因在殘障重建及福利工作的奉獻,與姚卓英、鄭寶雲、陳淑靜陳五福、趙銘芹、曾文雄受到內政部長林金生頒發特種獎狀[13]。次月16日下午6點,石清丈夫胡維藩因急性肺炎病逝宏恩醫院[14]。義光育幼院育嬰所長史麗文回憶,公祭當天早上,石院長哀傷逾恆,下午抹乾眼淚收留了兩位台南市的孤兒[15]。當年,真光教養院為孳養財源附設的豆腐工廠虧損,建院舍未還清、流行腸炎中又死了五名院童,因此改由兒媳婦牟靈慧當院長[16]。1976年報導,石清已病倒住院多時[7]。1980年,義光育幼院大火[6]

1981年9月4日,石清兒子胡同生心臟病發去世,他也是胡冠珍的父親。不到兩個月,10月19日凌晨1時,石清因肺功能失調病逝台北市中心診所。義光育幼院由胡冠珍母親胡李世美接掌。[15]

僅一面之緣、剛返國的鳳飛飛來真光教養院上香,說未來會再來[17]。之後鳳飛飛除再來,也會捐錢[18]

參考資料

  1. . 《聯合報》. 1966-12-10 (中文(台灣)‎).
  2. 李勇. . 《聯合報》. 1965-01-08 (中文(台灣)‎).
  3. . 《聯合報》. 1962-07-26 (中文(台灣)‎).
  4. . 《聯合報》. 1963-05-05 (中文(台灣)‎).
  5. . 《聯合報》. 1965-12-25 (中文(台灣)‎).
  6. 陳金章. . 《聯合報》. 2000-12-06 (中文(台灣)‎).
  7. 默哲. . 《聯合報》. 1976-12-10 (中文(台灣)‎).
  8. . 《聯合報》. 1967-06-09 (中文(台灣)‎).
  9. . 《聯合報》. 1969-02-04 (中文(台灣)‎).
  10. . 《聯合報》. 1969-08-07 (中文(台灣)‎).
  11. . 《民生報》. 1978-02-25 (中文(台灣)‎).
  12. 梁成傑. . 《聯合報》. 1973-08-28 (中文(台灣)‎).
  13. . 《經濟日報》. 1974-11-17 (中文(台灣)‎).
  14. . 《聯合報》. 1974-12-17 (中文(台灣)‎).
  15. 蔡宗英. . 《聯合報》. 1981-10-22 (中文(台灣)‎).
  16. 黃天如. . 《中國時報》. 1995-11-05 (中文(台灣)‎).
  17. 黃北朗. . 《聯合報》. 1981-11-23 (中文(台灣)‎).
  18. . 《聯合報》. 1988-04-14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