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窩

腋窩()是一個解剖構造,又稱腋下胳肢窩胳膊窩。腋窩位於肩關節下方,是描述軀幹與手臂連接並接觸的部位,腋窩內具有許多血管及神經經過,並具有許多汗腺

腋窩
腋窩
细节
动脉腋動脈
静脉腋靜脈
神经腋神經臂神經叢內索後索外索
淋巴腋淋巴結
识别标示
拉丁语Axilla
MeSHD001365
TA98A01.1.00.021
TA2140
FMAFMA:24864
格雷氏p.585
解剖學術語

在人體中,腋臭最常發生於腋窩[1]。形成腋臭的主要物質為費洛蒙,與求偶及交配有關。一般動物的體味通常源自於生殖器官,而人類腋窩體味的重要性明顯大過生殖器所散發出的體味,這點可能與人類雙足行走有關[2]

解剖學

邊界

下表列出在解剖學中腋窩的邊界:

上側:位於第一肋骨的外緣、肩胛骨的上緣,以及锁骨後緣[3]
內側前鋸肌[4]肋骨 前側胸大肌胸小肌[5],以及鎖骨下肌[4]

後側肩胛下肌上緣、大圓肌背闊肌下緣[4]

外側結節間溝[5]喙突肱肌肱二頭肌短頭位於腋窩內)[4]
底部:皮膚[3](腋窩可見的表面)

腋窩的下後緣被稱為腋後褶(Posterior axillary fold),由背闊肌大圓肌組成[6],如果減肥後可能會較原本位置低[7]

腋窩前緣稱為腋前褶(Anterior axillary fold),由胸大肌下緣所組成,有些人則包含胸小肌[6],在減重後的人身上尤為明顯[7]

內容物

語言、社會與文化

在英文,「腋下」(underarm)通常指腋窩外面的皮膚及上臂及肩膀間的凹窩。然而,有時會被混指腋窩本身[8]

低地蘇格蘭語中則稱腋窩為「Oxter」[9]

搔癢

腋窩具有許多神經,因此刺激時會有搔癢感。

腋毛

腋毛通常位於雌性雄性的腋下,通常於青春期時開始生長。

西方文化,女性常移除腋毛。移除腋毛的原因包含美觀問題或衛生問題。但部分女性主義者及朋克搖滾的女性選擇保留他們的腋毛,保留腋毛的原因很多,包含顛覆傳統、平等主義,以及舒適

而相對的,男性也可能因為不同原因選擇剃除腋毛,可能為了美觀,或是運動員為了減少摩擦力而剃除,尤其是游泳運動員(雖然也有不少例外)。

臨床意義

乳癌的淋巴擴散

乳癌通常經由淋巴系統進行擴散,擴散的途徑長涵蓋腋下。因此在乳癌檢查時,常會檢查腋下淋巴結是否有異常。

腋窩擦爛

過多的汗液可能導致腋窩形成溫暖潮濕的環境,引發細菌真菌孳生,進而導致腋下擦爛[10][11]。腋下擦爛會使該處形成紅疹、化膿、搔癢,或有灼熱感[10],此狀態常發生於在炎熱環境工作者[11]

附加圖像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腋窩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

參考文獻

  1. Turkington, Carol; Dover, Jeffrey S. 3rd.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7: 363. ISBN 978-0-8160-6403-8.
  2.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Edited by Robin Dunbar and Louise Barre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Chapter 22 Body odours and body odour preferences in humans by Claus Wedekind
  3. .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6).
  4. .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5. .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6. (英文)lesson3axilla, The Anatomy Lesson, Wesley Norman (乔治城大学
  7. Hurwitz, D.; Neavin, T. . Handchirurgie · Mikrochirurgie · Plastische Chirurgie. 2007, 39 (3): 168–72. PMID 17602378. doi:10.1055/s-2007-965236.
  8. .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December 2007).
  9. . [200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December 2007).
  10. Selden, Samuel, MD. Intertrig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medicine, WebMD. March 9, 2007. Accessed May 21, 2009.
  11. Occupational Dermatoses - A Program for Physici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pril 17, 2001. Accessed May 21, 200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