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琳·別列津

艾芙琳·別列津英語:1925年4月12日-2018年12月8日),美國電腦程式設計師。她設計了第一套電腦文書處理器[2][3],並協助設計第一套電腦航空訂位系統[4]

艾芙琳·別列津
出生(1925-04-12)1925年4月12日
 美國紐約布朗克斯
逝世2018年12月8日(2018歲-12歲-08)(93歲)
 美國紐約曼哈頓
教育程度物理學士(1946年)
母校紐約大學
职业電腦工程師物理學家
雇主電子電腦公司()
知名于設計第一套電腦文書處理器;協助設計第一套電腦訂位系統
配偶伊斯雷·威倫茨()[1]
奖项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獎助金

早年經歷

別列津出生在布朗克斯一個俄羅斯裔猶太人家庭。她就讀布朗克斯·哥倫布中學()[2],並在1941年1月至亨特學院攻讀經濟學,而非她所嚮往的物理學(當時一般人認為女性較適合讀經濟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她獲得紐約大學商學院獎學金,加上在亨特學院和布魯克林理工學院的免費課程,讓她得以攻讀物理學。那時她白天在國際印刷公司()研究部的流變學部門擔任全職助理,夜晚到學校上課,並在1946年獲得物理學士[2]

事業與貢獻

別列津領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獎助金在紐約大學進行學士後研究[5]。1951年她進入電子電腦公司()擔任邏輯設計部門主管,並且是該公司唯一一位為設計該公司所研發電腦的邏輯電路的人[5]。1957年電子電腦公司被安德伍德公司(原安德伍德打字機公司)收購。她在安德伍德公司設計不少架構相似但有用在不同用途的電腦,包含美國陸軍用計算射程的系統、雜誌派送系統,和第一部辦公室電腦[6]。在安德伍德公司發展停滯的1957年,別列津加入曾是西聯匯款部門的[7]

曾使用真空管電腦和機電開關為美國航空建立訂位系統,該系統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公司訂位系統之一[8]。別列津使用新的技術為聯合航空建立一套電腦化訂位系統,是當時最大的電腦系統之一。該系統連結60座城市,只需1秒便能得到回應[6]。在時,她亦研發第一套電腦化銀行系統[9]

1968年時,別列津構想一套文書處理系統以簡化祕書的工作。她在1969年設立公司[5][10],主要產品為「資料祕書」(),大小和一臺小型冰箱相若,沒有,藉由一臺IBM Selectric打字機輸入與印出文字[2]

1970年代時,雖然市場仍然強勁,但經濟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高昂的利率使像等設備以承租為主的公司難以為繼。1976年時被巴勒斯收購,成為其下的辦公室設備部門。別列津在那任職到1979年[4]。1980年,別列津擔任溫室管理公司()主席,該公司提供資金支持草創時期的科技公司[5]

別列津獲得艾德菲大學東密西根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5]。她在信諾集團、標準微系統()、考伯斯資料點等公司的董事會任職[11],亦在石溪大學的石溪基金會、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博伊斯·湯普森研究所等機構董事會任職[5]

別列津設立別列津-威倫茨基金()。依照她的遺願,這筆資金由她的房產價值資助石溪大學在科學領域的系主任或教授,或相關研究經費[12]。此外,她和她的先夫伊斯雷·威倫茨()設立山姆與蘿絲·別列津獎學金()以紀念她的雙親,此獎學金提供計畫攻讀科學、工程或數學學位全額學費。她們亦設伊斯雷·威倫茨基金()資助石溪大學語言學系;該系曾授予威倫茨先生碩士學位[12]

個人生活

別列津和丈夫伊斯雷·威倫茨結縭51年。威倫茨1922年於倫敦出生,2003年2月20日逝世[13],別列津則於2018年12月8日因淋巴癌以93歲高齡辭世[14][2]

榮譽

  • 1976年商業周刊美國100名女企業家[15]
  • 2006年長島科技名人堂[6]
  • 2006年長島婦女基金會()榮譽[12]
  • 2011年國際科技婦女()名人堂[6]
  • 長島傑出領導人獎[6]
  • 艾德菲大學名譽博士[12][5]
  • 東密西根大學名譽博士[12][5]
  • 2015年,因為對早期電腦設計的貢獻與終身企業家活動,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授予會士榮譽[11]

美國專利

申請日專利號碼英文中文
1955年3月30日US 2913176資料處理系統
1956年1月10日US 2943790運算裝置
1956年2月24日US 2973141具有儲存功能電子機算機的控制方式
1957年3月15日US 3017610電子資料與檔案處理器
1960年12月30日US 3253262資料處理系統
1961年2月27日US 3187167具有動態再循環暫存器的電子計算機
1961年7月7日US 3231865線上資料傳輸設備
1961年7月7日US 3259886資料傳輸設備
1962年9月13日US 3256514資訊傳輸系統
1963年10月14日US 3312945資訊傳輸設備
1966年1月19日US 3461552電子電路集合器
1966年8月5日US 3508227資訊訊號產生器
1969年11月26日US 3651311資訊訊號產生器

參考資料

  1. Bailey, Martha J. . ABC-CLIO. 1998: 22–23. ISBN 0874369215 (英语).
  2. McFadden, Robert D. . 紐約時報. 2018-12-10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美国英语).
  3. . BBC新聞. 2018-12-12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英国英语).
  4. Wayne, Tiffany K. . ABC-CLIO. 2011: 234. ISBN 9781598841589.
  5. . Sion Power.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6. . WITI Hall of Fame. 國際科技婦女.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美国英语).
  7. .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美国英语).
  8. Eklund, Jon. .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1994, 16 (1): 62-69 [2018-12-17]. doi:10.1109/85.2518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美国英语). Shortly after the beginnings of the computer in the mid-1940s, a machine appeared that was the first in a long line of important commercial systems integrating communications and processing: the Reservisor airline reservation system built by the Teleregister Corporation.
  9. Domonske, Camila. .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2018-12-12 [2018-12-17] (美国英语).
  10. Pozzi, Sandro. [第一套文書處理系統設計者艾芙琳·別列津逝世] (html). 國家報. 2018-12-12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西班牙语).
  11. CHM Editorial Team. .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2018-12-11 [201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美国英语).
  12. (html). 石溪大學.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9).
  13. . 紐約時報. 2003-02-23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0) (美国英语).
  14. Smith, Harrison. . 華盛頓郵報. 2018-12-13 [2018-12-20]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