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軌道交通


芝加哥捷運英語:,簡稱)是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芝加哥交通局負責營運。L是「elevated」(高架)之縮寫;以前常用EL表示,但今日'L'的稱呼更為普遍。該系統於1892年開始營運。目前系統網路由八條高運量鐵路構成,路線總長106.1英里。其中57.1英里為高架路線,36.9英里為地面路線,12.1英里為地下路線,採用第三軌供電,600伏特直流電,使用標準軌距

Chicago "L"
芝加哥捷运
概要
地区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路線數量8
編號  红线
  橙线
  黄线
  绿线
  蓝线
  紫线
  棕线
  粉线
車站數量145
72.8643万人次(2018年工作日)[1]
2.2608亿人次(2018)[1]
Dorval R. Carter, Jr.
總部芝加哥西湖街567号
網站Chicago Transit Authority
1892年6月6日
芝加哥交通管理局
技术
系統長度102.8 mi(165.4 km)[2]
轨距标准轨
90英尺(27.432)
第三轨直流600V
最高速度55 mph(89 km/h)

芝加哥捷運的一大特點,就是以環線方式環繞市中心,架空路軌穿插於繁忙的街道上空,成為芝加哥一大地標。而紅線和藍線則與紐約地鐵一樣,年中無休。

歷史

芝加哥的軌道交通開始發展於19世紀末期。當時有四家私人公司經營地鐵。1892年開始的「南城快速公交鐵路公司」()是第一家。之後隨著需求不斷增加,相繼在1893年出現了「湖街高架鐵路」()、1895年開始的「大都會城西高架鐵路」()及「西北高架鐵路」()。四家公司後來合併成芝加哥高架鐵路聯合基金(,簡稱CER),隨後被芝加哥快速交通公司(,簡稱CRT)收購。最終於1945年,州政府介入創立了芝加哥交通管理局並將芝加哥的運輸網絡統一營運至今。[3]

芝加哥捷運第一條鐵路線最初於1892年6月6日開始運行。首條運行線路由南城快速公交鐵路公司以蒸汽機車拖動四卡木製車箱,由39街站()運行至當時的議會街總站()。當時車程需時為14分鐘。現時芝加哥地鐵綠線仍然沿用著當時的軌道走線。次年,服務進一步伸延至63街()及石島大道(),並最終到達位於傑克遜公園、時為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會場的運輸大樓。

不過,當時仍然未有軌道交通直接接駁到芝加哥的市中心。直至此前曾參與發展倫敦地鐵的金融家查爾斯‧泰森‧葉凱士說服了沿街的店主們允許他們建設高架橋,建造環線軌道。隨著葉凱士不斷與沿線業主簽約,環線才逐段建成開放,從1895年湖街站()開放,到1897年終於全部完成。此後,芝加哥市中心便因為這個環線的存在,被稱為「環區」()。[4]

盧普區東南段軌道,於 Adams/Wabash 拍攝。

路線

芝加哥捷運系統自1993年起開始使用顏色區別,目前共有八條路線,除了紅線及藍線在市區為地下路線外,其餘路線皆為高架或地面路線。粉紅、綠、橙、啡和紫(僅限平日繁忙時間)綫在市中心區圍繞或途經環綫行駛。

紅線是當前捷運系統中最為繁忙的一條,每週日平均服務230,434人次之旅客。目前全長21.8英里,共計34個站。該線同時也是芝加哥捷運系統兩條24小時營運路線的其中一條。紅綫南段(唐人街至95街)於 2013年五月關閉,以作維修,同年十月重新運行。[5]

芝加哥捷運系統路線圖

藍線自奥黑尔國際機場開始延伸並穿越市中心。目前共有44個站,為捷運系統中第二繁忙的路線,與紅線一樣24小時營運。目前週日旅運量為128,343人次 。

粉紅線的西段為前屬藍線的道格拉斯公園支綫,途經原本只用作内部列車調動的波連拿大道路軌後,再與綠線共構運行至市中心。粉紅線全長11.2英里,22個站。平均週日旅運量為13,461人次。

橘線全長13英里,於1990年代初期建於現有鐵道路堤上,其軌道由混凝土及鋼筋架起、構成。路線自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西南方延伸至市中心。目前週日平均旅運量為30,111人次。

  •  芝加哥捷運綠線:哈林()-(環綫北段及東段)-加菲爾德()-阿什蘭/63街()(-東63街())

綠線為一條全線高架的路線,並途經芝加哥高架鐵路中最舊的一段。是唯一一條條途徑環綫但不會圍繞一圈的路綫。目前週日平均旅運量為39,685人次。

紫線為紅線在侯活以北的支線,長3.9英里,目前週日平均旅運量為 10,187 人次。在平日繁忙時間(即週一至週五上午6:05~10:05 及下午15:10~19:10)列車綫路會直接運行至市中心

棕線全長11.4英里,19 個站。平均週日旅運量為66,000人次。

黃線全長5.1英里,僅三站。其服務範圍僅限於芝加哥北部郊區斯科基,是捷運路線中唯一不提供市區直達車服務的線。目前每週載客量是5,803人次。

列車車隊

  • CTA於2009年總共接收了十台5000系樣版列車,並於2010年4月開始投放至現行路線進行載客測試。測試完畢後,CTA確定訂396輛新列車。[6]
  • 2011年7月20日,CTA宣佈將會再增購300輛列車,連同早前已下達的訂單,合共706輛,總共價值約十億美元。[7]
現役
型號 年份 生產商 配屬運行路線 數量 備注
2600型 1981–1987 巴德公司(Budd Company)製造, 阿爾斯通(Alstom)翻新,1999–2002[8]  藍綫 橘綫 Yes 493
3200型 1992–1994 Morrison-Knudsen  橘綫 啡綫 Yes 253
5000型 2009–2015 龐巴迪運輸(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粉紅綫 綠綫 紅綫 黃綫 紫綫 Yes 714
計劃引進
型號 年份 生產商 配屬運行路線 數量 備注
7000型 2019年–TBA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美國)(CRRC Sifang America) 待定 Yes 846

軼聞

路線使用顏色命名的原因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都是用名字來稱呼,如「南北線」(,即現在的紅線),「西-西北線」(,即現在的藍線)等。後來CTA覺得用顏色命名會更清楚,於是就沿用了最初繪圖時使用的顏色,製圖員選擇用不同顏色來標識不同線路。而之所以紅色和藍色最早被使用,是因為這兩種顏色是印刷品中最常用的。

站名報播的聲音

列車上報播站名的男士的聲音屬於一位名叫李·克魯克斯()的配音員。他來自密爾沃基,從2000年開始為CTA列車配音。

柏林牆

芝加哥地鐵系統內展示著超過50件藝術品,分散在40多個車站內。位於棕線西部站()一塊3.6公尺高、1.2公尺寬的柏林牆當時是德國柏林市贈送給芝加哥市政府,於2008年1月19日在站內豎起作展覽。之所以選在這一站,是因為該站所在的林肯廣場()是傳統的德國後裔居住地。

行遍芝加哥地鐵挑戰

2012年曾有一段時間興起過一項競賽叫「行遍芝加哥地鐵挑戰」(CTA Riding Race)。這起源於英國公交愛好者阿當·費希爾()受朋友邀請來芝加哥旅遊時的突發奇想,他決定挑戰在最短時間坐遍芝加哥所有地鐵站。2011年3月,他用9小時36分33秒坐遍了143個地鐵站,之後就不斷有人嘗試而且打破了他的記錄。不過費希爾不甘示弱,2012年4月又回來重新挑戰,結果用8小時56分33秒再次創下記錄。2012年CTA新增兩個車站,又有人開始比賽。目前的紀錄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兩位業務員克里斯·奧本()和加勒特·索雷爾斯()以9小時12分39秒完成。奧本回憶當時經歷時說「能打破紀錄太棒了。不過如果我當時能少花些心思在算計數字上,多欣賞一下不同區域的風景和特色就好了,因為擁有這樣一個交通系統最棒的部分就是你能接觸到豐富多樣的社區。」

在地鐵上就知道小熊隊是勝是負

升起W字旗是芝加哥小熊隊和球迷們慶祝勝利的傳統,不過據芝加哥歷史博物館的彼得·奧爾特()說,這一習俗的來歷還與地鐵有關。他認為,當年瑞格利球場在記分牌上方升起W旗,是為了讓路過的地鐵上的乘客知道比賽結果。白底藍字的W代表勝出(Win)、藍底白字的L代表敗北(Lose)。更早的時候還曾用紅、綠燈來顯示,綠色代表勝、紅色代表敗。 [9]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PDF). Transitchicago.com. [2019-09-13].
  2. This figure comes from the sum of the following figures from the accompanying reference (i.e. . CTA. Spring 2014 [January 18, 2015].): 35.8 miles of elevated route, 35.0 miles at grade level, 20.6 miles on embankments, and 11.4 miles of subway.
  3. (新闻稿). 新世紀電視台. June 16, 2017 [2018-02-01].
  4. (新闻稿). 新世紀電視台. June 16, 2017 [2018-02-01].
  5. http://www.transitchicago.com/redsouth/
  6. (新闻稿). CTA. April 15, 2010 [2010-04-16].
  7. .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July 20, 2011 [July 20, 2011].
  8. http://www.ntsb.gov/investigations/AccidentReports/Reports/RAR1501.pdf
  9. (新闻稿). 新世紀電視台. June 16, 2017 [2018-02-0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