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內戰

芬蘭內戰芬蘭語瑞典語:)发生于1918年1月27至1918年5月15日,是芬蘭獨立後左派與右派政府發生的戰爭,最後以政府軍獲勝告終。

芬蘭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布爾什維克革命的一部分

坦佩雷因內戰而遭摧毀的建築
日期1918年1月27日 – 5月15日
地点
结果 政府軍和德國遠征軍勝利
参战方

 芬兰

  • 白衛隊
 德意志帝国
 瑞典[1]

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
汉内斯·伊格内修斯
恩斯特·林德
恩斯特·勒夫斯特伦
马丁·韦策尔
卡尔·弗雷德里克·维尔卡马
亚尔马·弗里塞尔
哈拉尔德·亚尔马松
汉斯·卡尔姆
Stanislaw Prus-Boguslawski
吕迪格·冯·德·戈尔茨
Hans von Tschirsky und von Bögendorff
Konrad Wolf
奥托·冯·布兰登施泰因
胡戈·莫伊雷尔
阿里·阿爾托寧
埃羅·哈帕萊寧
埃諾·拉赫亞
阿道夫·泰米
埃弗特·埃洛兰塔
庫萊沃·曼納
奥古斯特·韦斯利
胡戈·萨尔梅拉
海基·卡柳宁
弗雷德里克·爱德华·约翰松
马蒂·奥蒂奥
维尔纳·莱赫蒂迈基
Konstantin Yeremejev
米哈伊尔·斯韦奇尼科夫
格奥尔基·布拉采利
兵力
約略7萬名芬蘭人
1萬4千名德國人
550名瑞典義勇兵[1]
約略7萬名芬蘭人
4,000–10,000名俄國人[1]
伤亡与损失

政府軍
3,414人死於戰爭活動
1,400–1,650人被處決
46人失蹤
4人死於戰俘營

德國遠征軍
450–500人死於戰爭活動
[2]

芬蘭赤衛隊
5,199人死於戰爭活動
7,000–10,000人被處決
2,000人失蹤
11,000–13,500人死於戰俘營

蘇軍
700–900人死於戰爭活動
1 500人被處決[2]

芬蘭獨立

芬蘭原本是瑞典王國的一部份,西元1809年,俄羅斯帝國在與拿破崙交戰時占領了芬蘭,雖然芬蘭一開始擁有極大的自治權以及自己的議會,但在20世紀初俄國試圖把芬蘭俄羅斯化招致了眾怒。

1917年俄國面臨戰敗,11月俄羅斯臨時政府遭到俄共推翻,芬蘭民族主義者認為這是芬蘭獨立的時機。1917年12月6日,芬蘭右派占多数的國會通過了獨立宣言的法案。

新政府成立後首要之務就是外交上獲得承認。德國在與俄國交戰期間,熱衷於培養俄國國內民族分離團體,以削弱俄國實力,因此德國十分贊成芬蘭的行動。在鄰國瑞典與西歐國家也支持這個新國家之後,德國堅持芬蘭與發動十月革命的俄共政府接觸,因為俄國臨時政府已被推翻,而新政府的選舉結果尚未揭曉。

12月7日,一個由芬蘭社會民主黨成員組成的代表團會見列寧,列寧答應承認芬蘭獨立,俄共中央委員會次日支持列寧的決定。列寧同意的理由是“芬蘭很快就會爆發無產階級革命”,戰爭人民委員列夫·托洛茨基也督促俄共控制下的芬兰人民代表团盡快起義。與此同時,芬蘭右派政府同樣被告知蘇維埃政府接受芬蘭獨立。

西元1918年1月4日俄共中央委員會批准承認芬蘭獨立,因為芬蘭社會主義成員對於獨立的看法幾乎與芬蘭右派一致,因此最終能用一個聲音與俄共談判。同日法國政府也正式承認芬蘭獨立,1月6日德國也跟進正式承認芬蘭獨立。

內戰爆發

內戰剛開始時的前線與主要攻勢,政府軍佔據藍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白色,左派佔據紅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紅色
內戰即將落幕時的前線與主要攻勢,政府軍佔據藍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白色,左派佔據紅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紅色
內戰結束前的前線與主要攻勢,政府軍佔據藍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白色,左派佔據紅色地區,攻擊方向為紅色,德國遠征軍攻擊方向為灰色

芬蘭獨立後,右派政府與左派關係日益惡化,托洛斯基敦促下的奪取政權的起義立刻發生,布爾什維克直接煽動罷工與騷亂,芬蘭國會因而授權芬蘭政府全權建立一支陸軍以回復秩序。這讓左派與政府徹底決裂,左派激進派與溫和派因此聯合在一起,雙方都展開武裝。

1918年1月19日,來自俄國彼得格勒的軍火援助通過鐵路運往維堡,用於武裝維堡左派民兵赤衛隊,衝突因此全面爆發。1月27日至1月28日,赤衛隊佔領赫爾辛基,政府撤退到瓦薩,並在奧斯卓博斯尼亞建立臨時政府。

芬蘭內戰是一場戰線式的傳統戰爭,政府軍擁有芬蘭北部,包括奧斯卓博斯尼亞與卡瑞利亞,而赤衛隊則擁有大部分主要城市、工業中心與南部地區。雙方兵力大約有7萬人,大部分赤衛隊訓練裝備和軍官素質都不足,駐芬俄國紅軍由於積極準備俄國內戰也並未全力支援芬蘭赤衛隊。芬蘭政府軍也有類似問題,但是他們擁有瑞典志願者支援以及受過俄國陸軍訓練的軍官,其中有一位就是卓越的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

4月3號德國派出部隊支援政府軍,主力部隊是呂迪格·馮·德·戈爾茨指揮的波羅的海師,總共有14000人。赫爾辛基旋即易手,5月15日赤衛隊在卡累利阿地峽投降,芬蘭與俄國紅軍也隨即爆發衝突。

外國軍事援助與介入內政外交

內戰期間,由於俄國布爾什維克忙於策劃一月劇變和準備內戰,對於赤衛隊的軍事支持有限,而右派政府則有德國的支持。帝俄時期,芬蘭獨立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一些芬蘭志願人員在德國當局的安排之下,在德國的洛克斯特接受軍事訓練。一次大戰爆發後,這些芬蘭人已經組成一個輕步兵營,並在庫爾蘭地區與帝俄作戰。西元1918年2月,芬蘭內戰右派政府節節敗退,因此該單位回國支援右派政府。

同時,右派政府有兩位官員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到達柏林請求德國提供軍事援助,一週後德國當局同意其請求。因此右派政府發現自己被迫同意德國提出的三項不利的協定:一是芬蘭在沒有德國同意之下不得與其他國家交涉和平條約,二是給予德國貿易協定與海事協定優先權,三是芬蘭保證會支付德國軍事支援所有費用。右派政府最後同意了,德國便派出擁有1萬5千人的波羅的海師支援政府軍。

當右派政府在內戰中逐漸取得勝利時,德國在越來越多事務上干預芬蘭右派政府內政。德國以協助政府軍攻佔卡瑞利亞剩餘地區為條件,換取政府軍協助德國攻擊位在莫曼斯克的英軍基地。右派政府也被迫同意接受一位德國親王為國王。德國影響力也逐漸深入軍事事務,西元1918年5月,右派政府指示曼納海姆,陸軍應該交給德軍軍官,並且依照德式路線進行改革,曼納海姆隨即辭職。

西元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一次大戰結束,德國在芬蘭的影響力也因此突然中止。黑森親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於12月14日宣布放棄繼承芬蘭王位,最後一批德軍部隊則在12月中撤離。

蘇芬衝突與和平條約

塔爾圖條約簽訂後,紅色地區歸屬芬蘭,綠色地區歸屬蘇聯

與赤衛隊的戰鬥結束後,芬蘭與蘇聯隨即爆發了衝突。戰爭從公元1918年開始,持續到公元1920年,此時由於波蘇戰爭爆發,蘇聯急切希望邊界不要再有更多敵人,因而在西元1920年10月14日與芬蘭簽訂《塔爾圖和約》。這份條約對芬蘭非常有利,蘇芬邊界僅僅距離列寧格勒郊區25公里遠而已,因为這份條約不利於蘇聯,所以戰爭結束後蘇芬關係沒有因此改善。

對蘇聯與芬蘭的影響

芬蘭內戰加強了芬蘭人對蘇聯的敵意,這場戰爭普遍被認為是對抗共產主義的解放戰爭。當1930年代末,蘇聯的擴張再次迫在眉睫,使得芬蘭又一次面臨衛國戰爭。

此外,1920年蘇芬衝突後協定的國界離列寧格勒的郊區只有25公里,被蘇聯認為形成了威脅。

這場戰爭建立了芬蘭陸軍與曼納海姆軍事威名。這支陸軍不但深受德國影響,也加強了與德國軍方的聯繫,這在未來納粹德國攻擊蘇聯時德芬並肩作戰發揮關鍵作用。之後許多芬蘭傑出的將領就是從德國訓練的輕步兵營開始其軍旅身涯,最有名的是埃里克·海因里希斯冬季戰爭時指揮地峽軍團。這也影響了未來芬蘭政軍領袖曼納海姆,儘管未來德芬都與蘇聯作戰,但是曼納海姆刻意與德蘇兩國保持距離,限制這兩國影響範圍,同時維護芬蘭的獨立自主。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芬蘭內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