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化

芬蘭化芬蘭語英語:),或稱芬蘭模式,指的是一个弱小的国家遵循於强大的邻国的政策决定,以保持主权及领土完整。源自於二戰後,芬蘭為了避免鄰近強國蘇聯的併吞,在國際事務上順從蘇聯意見,並以自我檢查(self-censorship)消弭、壓制國內反蘇聯聲音。這套「以小事大」作法雖被譏為「芬蘭化」,但保住芬蘭的獨立國家地位[1],得以延續至今,成為世界上發達國家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另外,類似案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丹麦纳粹德国也是。而此一名詞,出現於1960年代後期的西德,為當時西德的保守派批評西德總理威利·勃蘭特所新造的詞。勃蘭特為當時重視同共產主義國家尤其东欧阵營對話的西德總理。

历史

在1939年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納粹德國承認芬蘭為蘇聯的勢力范圍。後蘇聯對芬蘭發起了冬季戰爭,最終芬蘭以割讓本國十分之一的領土為代價同蘇聯停戰。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後,芬蘭對蘇聯發動了以收復失地為目的的繼續戰爭。後因軸心國轉入劣勢,因而芬蘭同蘇聯停戰,并攻擊駐扎在芬蘭國內的德軍。因其戰敗國的身份,加之地理位置而難以期望獲得西方世界支援的芬蘭(不過美國曾秘密援助過芬蘭),在1948年同蘇聯簽訂了互助條約,蘇联承诺保障及不侵犯芬兰的主权。

冷战期间,芬兰沒加入北约,保持中立国的外交路线,維持獨立主权,以及半总統制議會民主制和資本主義市场经济福利國家,但在國際事務上,芬蘭事實上经常站在了蘇聯一側。大眾媒體也進行了自我審查,冬季戰爭中蘇聯的侵略等有可能被解释为“反苏”的言论也成為了禁忌的話題。鄰国瑞典也奉行類似外交政策,这与加入北約的丹麦挪威略为不同,這些情況到了蘇聯解體,芬蘭加入歐盟後不再存在。不过,不變的是芬兰仍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維持不加入北約並與美國保持距離。

美國

「芬蘭化」说法一直受到爭議。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冷戰時期美國領導的反共陣營中,不少反共的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大韓民國菲律賓等有美軍駐防的國家中,並無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華民國(台灣)

中華民國自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以至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之後遷至臺灣地區以來,一直奉行親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台灣的蔣介石與和在中國大陸的毛澤東各自成為分離的政治實體,彼此敵對大約三十年。但兩人在1970年中期相繼去世之後,北京當局開始關注國內的經濟發展,後來選擇停止砲擊台灣的金馬外島,並歡迎台灣同胞到大陸旅遊、投資及探親。

另一方面,在1988年開始主政的李登輝總統也認可開啟這種交流,雙方的海峽交流協會於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首度直接汪辜會談,展開雙方的「首度和解」。然而當美國核發簽證給李登輝來訪問康乃爾大學時,這個「首度和解」在1995年就遽然中斷。隨後歷經1995年和1996年北京當局對台海發射飛彈、華盛頓派遣航空母艦與雷達艦前來台海、以及台灣人民在2000年選出傾向獨立民進黨陳水扁擔任總統,兩岸關係急遽惡化,這是兩岸關係的「再度凍結」。

兩岸關係的「二度和解」始於200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淡化統一要求的談話。而中國國民黨籍的馬英九在2008年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主政後的和解政策,使台灣愈來愈走向「芬蘭化」,具體例證包括莫拉克颱風後,台灣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台為災民祈福,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馬英九本人在六四事件紀念日時不再批評北京,只輕描淡寫地以歷史傷痛帶過,都是不折不扣「芬蘭化」的表現。[3]

2008年,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台灣亲中媒體避免提及法輪功天安門事件等,避免直接批評中國大陸,被認為是「媒體芬蘭化」[4]

參考資料

  1. 閻紀宇專欄:巨人臥榻旁的生存之道,談談「芬蘭模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風傳媒
  2. 芬蘭簡介發現者旅遊
  3. 和解政策不需要芬蘭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Category:]]
  4. 鍾年晃,《我的大話人生:「大話新聞」停播始末&我所認識的鄭弘儀》,2012,台北,前衛出版社,ISBN 978957801699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