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

苏智良(1956年6月4日—),1956年6月4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嵊州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专门史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主任等。研究方向有社会史、上海城市史、抗战与中日关系等。著有《上海近代史》(合著)、《上海近代黑社会研究》、《中国简史》、《中国毒品史》、《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1909年万国禁烟会研究》、《上海城区史》等20余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海史、毒品史、慰安妇。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

教育经历

苏智良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留校继续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直至1985年毕业。1990年代曾赴日本东京大学研修。

主要论文与著作

苏智良教授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论文有:

 1、《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0年第1期,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Comfort Women ”Among Japanese Invading Armies in China
 2、《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
 3、《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中国“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4、《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杜月笙其人》(第二作者)
 5、《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一九零九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研究》
 6、《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7、《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大光明电影院与近代上海社会文化》(第二作者)
 8、《新华文摘》封面文章,《周恩来与中央特科》,1998年第10期
 9、《新华文摘》封面文章,《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1998年第11期。
 10、《新华文摘》封面文章,《毒品与中国社会》,2004年第16期
 11、《新华文摘》封面文章,《远东审判六十周年祭》,2006年第14期
 12、《新华文摘》封面文章,《全球禁毒自中国始》, 2009年第9期
 13、《新华文摘》封面文章,《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2011年第15期
 14、《新华文摘》全文刊载《夜闯中共一大会场的不速之客》,2011年第16期
 15、《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大光明电影院与近代上海社会文化》(与姚霏、卢荣艳合作)
 16、《新华文摘》封面文章,《“慰安妇”就是日本政府推行的军队性奴隶》,2014年第20期

苏智良教授出版著作40余种,主要著作有:

 1、《上海城区史》(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
 2、《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慰安妇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6、《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作者),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7、《二战时期的日军“慰安妇”制度》(主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8、《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第一作者),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韩国东北亚财团韩文版2007年版)
 9、《日军性奴隶:中国“慰安妇”真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第一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和赔偿问题》(第一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纪实》(第一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追索——朝鲜“慰安妇”朴永心与她的姐妹们》(第二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的真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中国毒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全球禁毒的开端——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7、《上海禁毒史》(第一作者),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8、《海上枭雄——黄金荣与上海社会》(第一作者),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
 19、《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第一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台湾南天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0、《民国的三教九流》(主编),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21、《上海黑帮》,台北立绪文化事业公司201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你版)
 22、《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中国简史》(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上海初中历史教科书5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12年版
 25、上海高中历史教科书4种,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007年版
 26、Chinese Comfort Women: Testimonies from Imperial Japan's Sexual Slaves.《中国慰安妇:日本帝国性奴隶的证言》(与丘培培、陈丽菲合作),加拿大UBC大学出版社(UBC  PRESS  MEMORANDUM  OF  AGREEMENT)2013年版
 27、《都市史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8、《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29、《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915年版(该书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100种)
 30、《“慰安妇”与性暴力》(与陈丽菲合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
 31、《中国抗战内迁实录》(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2、《日军“慰安妇”研究》,团结出版社2015年版

近年主要著作有:《中国毒品史》、《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海上枭雄——黄金荣与上海社会》、《禁毒全书》(主编)、《中国简史》(主编)、《罪孽滔天——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真相》、《血泪慰安妇》(原著者)、《当代人类社会问题》(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评析》(副主编)、《近代上海黑社会》(合作)、《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合作)、《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作)、《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纪实》(合作)、《追索——朴永心与她的姐妹们》、《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合作)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所研究的毒品史、“慰安妇”问题等前沿课题,被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主要有:新华社、《半月谈》、央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新闻社报道》、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中央社、韩国联合通讯社、TBS、BBC等。

慰安妇研究

1992年3月的某一天,苏智良去日本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上一位日本教授问他:“日军的第一家慰安所是不是设在上海?”作为研究上海史的学者,苏智良却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感到很遗憾。苏智良随后走上研究慰安妇问题的道路。[1]

苏智良在全国各地采访和调查,大力呼吁援助和保护健在的慰安妇,并自掏腰包补贴幸存者的生活。他的妻子陈丽菲也是执着的慰安妇问题研究者。

1998年,苏智良接到日本一个民间组织的邀请函,请他到日本演讲日军当年在华实行慰安制度的野蛮暴行。是年12月,苏智良在日本先后进行了7场演讲。

1999年,苏智良自费出版《慰安妇研究》。

2007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70周年纪念日,中国慰安妇资料馆上海师范大学开馆。这是继首尔东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有关慰安妇的纪念资料馆

主编沪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2001年末,以苏智良为首的历史组竞标得到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编写项目。该教材在2003年开始在上海近百所中学试用。2006年9月1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周看(Joe Kahn)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评论新教科书中毛泽东领导革命、阶级斗争的内容相对减少,摩根银行比尔·盖茨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内容进入教科书。

原中央军委办公厅李际均中将在《瞭望杂志》发表文章批评沪版历史教科书,认为此书在“淡化意识形态”、“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2007年5月,上海市教委决定本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历史教科书。除苏智良外,原来的编写组成员均未能获批进入新的编写组,在这种情况下苏智良辞去高中历史教材主编职务。苏智良主编的历史教科书,很有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最短命的教科书。[2]“我们希望新版教材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把人类从古到今的文明史讲清楚。”“我们编写这套新版教材的目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培养既具有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公民。”苏智良的梦想,随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停止使用,碎落一地。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朱汉国也觉得将教科书问题“拔到政治点上来讲,跟意识形态扯上边,根本没有必要”。

与网民激动的反对意见不同,学界普遍对新版教科书表示欢迎。大多数学者评价称,教科书大幅减少暴力和极端的观点,结合经济和政治变化趋势,将修改侧重点放在了追求安定和发展方面。 对于上海教科书引发的风波,余秋雨在一个公开场合演讲时批评道:“在这个文化乱糟糟的时代,我们缺乏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和文化选择,这样就很难有明确的文化形象。不能为了求稳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像前段日子上海改了历史教科书,是个很大的进步。可是面对一些质疑声,我们为什么不大声亮出我们的观点呢?” 朱学勤也认为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他还盛赞那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气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法,所以他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上海壹周》No.350 2007年7月11日—7月18日,记者沈莹。
  2. 《南方周末》2007年9月13日 D21版 记者张英《沪版<历史>:短命的与速成的》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