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学名:)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野菊等菊属植物杂交的栽培种。别名黄花、黄华、秋菊、陶菊、寿客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菊花有著重要的地位,其與梅、蘭、竹合稱四君子。
菊花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属: | 菊属 Chrysanthemum |
种: | 菊花 C. × morifolium |
二名法 | |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 Hemsl. | |
異名 | |
|
菊花的生長習性及特性
菊花經各國多年育種選拔之結果,雖有周年開花品種,但屬短日照植物,於日照時間漸短之秋冬季行花芽分化而至開花。商業栽培上常利用菊花此種開花特性,於秋天夜間行電照技術以延長日長維持營養生長,或夏季遮黑幕縮短日長促進開花等方法來調節開花期。
以品種間之自然開花期來分類,依開花期之不同將菊花區分為夏菊、夏秋菊、秋菊及寒菊,其特性詳見表一。以臺灣之氣候而言,栽培寒菊常會有開花晚之現象,而且因低溫期短,每年可調節開花之季節短。而夏菊及夏秋菊為相對性短日植物,對短日之需求較不明顯,在臺灣夏天日照時間並不太長之條件下,不行黑布處理,亦可開花。
溫度及日長除了決定菊花開花與否之外,尚會影響開花之日數長短,花型、花序之變化,或形成畸型花,而這種種反應皆與菊花多樣化之品種有關
菊花之栽培與管理
品種
菊花是由很多小花組成一頭狀花序,小花有兩種:一為單具有雌蕊能授精之舌狀花,另一常具有雌雄蕊之管狀花。由這兩種小花組成之比例、形狀、大小及顏色,產生各種花型及花色,可分為單瓣菊、托盤菊、蓬蓬菊、裝飾菊、標準菊等多種。依花型大小可分大、中、小輪系,依花色主要為黃、白、粉紅、橙紅及赤紅。其果實為瘦果。[1]
菊花為短日植物,以電照延長日長,或以黑布遮光以縮短日長,可達周年生產菊花的目的。依光周反應分類,短日時間只要 6、7、8、10 或 11 週就能達盛開的品種是屬早生品種,需短日 12、13、14 或 15 週的品種為晚生品種,一般商業性栽培品種以 9-11 週品種為主。種植之花農應紀錄各項農事如定植、切電到採收的時間,以便推算栽種及收穫期間
繁殖
菊花之繁殖除育種以種子繁殖外,多用無性繁殖。商業栽培多以頂芽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方法操作極為簡便,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相當多的種苗供應切花或盆花栽培者種植,同時保持原有品種的良好園藝特性。
插穗之發根能力,以嫩莖最易發根,一般以手指能輕易折斷的 5–7 cm 之頂梢,具有 4-6 片葉,莖粗 0.3 cm 以上者最佳。採插穗時,為防可能病原之傳染,最好用手折取,不宜用剪刀採取。切花栽培者以向專門之育苗業者購買較為方便。
種植
定植的株距以每花莖應有 120-180 cm2 的空間,若每株摘心一次得 3 側枝,種植株距,每株應有 360-540 cm2 空間。一般菊農以每 10 公畝 (約一分地) 種 10,000-12,000株。
光周效應
在自然氣候下,菊花常於秋天氣溫轉涼,日長變短時開花,如在冬天定植,因日長太短,植株極矮小時已形成花蕾。為增長花莖,必須以人工電照來延長日長,以抑制花芽分化,事實上短夜比延長日長更為重要。如連續的暗期不超過 6 小時,菊花是不會花芽分化,長夜的電照強度,只要在菊葉上具有 2 燭光 (約為20 lux),就足以抑制花芽分化。
土壤與肥料
種植菊花的土壤,除需排水及通氣良好外,亦需含豐富之有機物,必要時應以蒸汽或化學藥劑消毒。然臺灣蒸汽消毒設備昂貴,若以土燻蒸劑「必速滅」或「衛本」消毒,可防止土壤中之病蟲害及雜草生長。與水稻輪作,可減少土壤病蟲害及因過量施肥所造成之養分不平衡問題。
病蟲害概述
病害
臺灣發生之菊花病害種類繁多,常見者有十種,分別為白色銹病、莖腐病、黑斑病、萎凋病、炭疽病、黑銹病、白絹病、灰黴病、菌核病及細菌性軟腐病。萎凋病、莖腐病、白絹病、菌核病及細菌性軟腐病屬系統性病害,罹病時往往造成全株死亡
蟲害
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蟲和害蟎充足的養料與棲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網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過害蟲或害蹣的為害。菊花上重要的害蟲有蚜蟲類、薊馬類、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點葉蹣等。次要的害蟲有切根蟲、擬尺蠖、斑潛蠅、粉蝨、毒蛾、粉介殼蟲、細蹣等,種類可說相當多。供內銷的菊花 (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響花的品質,可容許少量害蟲的發生。
雜草
菊花栽培大多屬於露地栽培且與水田輪作,一般水、旱輪作田常見之旱田雜草,皆會發生於菊花田中。雜草的競爭危害與菊花的栽培方式、草相、密度、競爭時期和環境因素均有關係,雜草對水分、養分、光線等之競爭,可直接造成菊花之生長不良、品質下降,不利於田間之管理作業等
田區及田的四周圍環境所發生的雜草,其非競爭性危害可成為病蟲之寄主或棲息所在,而間接造成損失。臺灣平地旱田所發生的一年生雜草,發生在高溫季節的雜草種類有芒稷、牛筋草、馬唐、香附子、馬齒莧及野莧;在低溫的秋冬季節主要雜草有鵝兒腸、鼠麴舅、小葉灰藋、小葉碎米薺、山芥菜、泥胡菜、早苗蓼。雜草對菊花生長除直接於水分、養分、光線等之競爭,亦不利於菊花田間管理作業或容易滋生其它病蟲害,故於菊花栽培過程中,必須要予以適當之防治。
菊花茶
菊花除可观赏外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最为常见的是冲泡“菊花茶”。
菊花茶分类主要有:黄山的贡菊,桐乡的杭白菊以及山东的野菊花。
“黄山贡菊”是从菊花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 据民间传说,“黄山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进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许多人得了红眼头痛病,有人采用鲜菊花泡水降火,十分灵验。 以后人们经常用鲜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医治目赤羞明、胆虚心燥等病。从此,这一带农家门前屋后广种菊花,为了久藏又特意烘制成干菊花,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
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也流传红眼病,皇上下旨,遍访名医良药,黄山知府献上黄山菊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于是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 贡菊历来被当作一味重要的中药材。[2][3] 但菊花性凉,因此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应大量饮用。
性味歸經
甘微苦寒、入肺,肝經。
功效
杭白菊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传统医学认为,杭白菊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常饮菊花茶,可以春暖去湿、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
但是,菊花茶并非人人皆宜。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压高的人喝。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饮用,体虚、脾虚、胃寒、腹泻的人也都不宜饮用,糖尿病人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单喝菊花,不要加糖或蜂蜜。过敏体质的人应先泡一两朵试试,若没有问题再多泡,不应过量饮用,不明确自己体质的人喝菊花茶最好不要加冰糖。
李時珍認為,菊花”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全身上下皆有用,是群芳中的上品。菊花枕是有名的藥枕之一。白菊花洗淨曬乾,將它放入枕心內即成菊花枕。[4]
- 本品治高血壓有效。
禁忌
虛寒忌用
文學
- 《禮記》:“季秋之月,菊有黃華”。
- 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
- 晉代陶淵明十分喜愛菊花。提到菊花就會想到陶淵明。他的作品常常提到菊:「採菊東籬下」、「秋菊有佳色」(《飲酒詩二十首》)、「今生幾叢菊」(《問來使》)、「菊解制頹齡」(《九日閑居》)、“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以菊表達「悠閑」之情。
- 唐代白居易《賦白菊》:“滿園菊花鬱金黃,中有孤叢色如霜。”
- 唐末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宋代周敦頤《愛蓮說》有「菊,花之隱逸者也」的說法。
- 宋代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黃花瘦」當中的「黃花」便是指菊。
- 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中考證陶淵明詩集的“九華菊”,具瓣兩層,白瓣黃心。
- 明代黃省曾在《藝菊書》中載有菊花品種220個。
- 清代陳淏子在《花鏡》中,記有菊花品種153個。
影響
- 菊花在葬禮上、墓碑前常常出現,因此現代華人忌諱送人菊花。
-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文化中,菊花是高雅纯洁的象征。
參考資料
- Chrysanthemum. Flora of China. eFloras.
- 杭白菊
- .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1).
- 段振離. . 健康世界. 2017, (491): 55–57.
- . 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6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