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式穀
蔡式榖(1884年4月28日-1951年9月4日),台灣新竹人;祖籍福建泉州同安,台灣日治時期律師,社運、政治家。乳名乞,之後取名式榖,晚號春圃。
蔡式穀 | |
![]() | |
表記 |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号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乳名 | |
漢字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生平

1935年台北市會員選舉開票終了當日的報紙
蔡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4月28日生於新竹,以小名蔡乞行於世。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年),入新竹國語傳習所--明志書院。1903年畢業後任教於新竹公學校擔任訓導,1909年於桃園公學校擔任教諭,之後前往日本內地求學,主攻法律。大正二年(1913年)畢業於明治大學專門部法科。大正十二年(1923年)2月,取得律師資格,是臺籍人士第一位通過日本律師考試者。
蔡式榖在日治時期從事台灣民權運動踏入政治,參與治警事件。曾擔任台灣文化協會理事、台灣民眾黨顧問、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常務理事等職。昭和十年(1935年),蔡式榖參選台北市會員選舉,以1245票獲得台北市最高票當選。
家庭
妻金井千代,戰後改華名蔡千代。
參考資料
- 國家圖書館:《台灣歷史人物小傳》,台北,2003年
- 北門街商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