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學位門

蔡英文學位門,又稱蔡英文論文門,是關於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語:)的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等相關議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于2019年10月8日在其网站發文确认了蔡英文博士学位的真实性,并确认了高等法律研究所(英語:)1985年出版的索引文檔“英國法律研究1905-1984”中有蔡英文的論文條目。發文同時提示LSE圖書館新近收到了蔡英文提供的論文個人副本傳真文檔,該文檔可在閱覽室查閱[1]

概述

相關爭議最早見於2015年(2016年第十四任总统选举前夕),媒体人周玉蔻称,国民党已派人至美国调查蔡英文的論文,期望找出其在过去的疏失,並指可能会攻擊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与碩士論文題目相同。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当时对此表示,蔡英文碩士念于康乃爾大學,「康乃爾的法學碩士不用寫論文」,國民黨查不到什麼,蔡英文也不會有抄襲問題[2]

2019年9月4日,蔡英文提告林環牆賀德芬彭文正三人妨害名譽[3][4][5][6]

9月27日,蔡英文的論文由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以電子檔的形式公開[7]

10月8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其官網的“News”區的“in the press”分類發布了一篇確認蔡英文博士學位與論文的新聞稿[8][9]

事件發展

公開質疑

2019年5月20日,賀德芬在批判蔡英文的記者會中,提到無法得見其博士論文的內容,希望大家慢慢發掘,或請蔡主動說明[10]。6月10日,在民進黨總統提名的初選民調展開當晚,美籍評論家曹長青在網路政論節目上,質疑博士論文造假,並提及外交部長吳釗燮和蔡英文合寫文章等情節,論文門才重新被台灣媒體報導。[11][12]吳隨後發表聲明,澄清從未與蔡合寫過任何文章[13],蔡則是在7月9日的參訪活動中,親自在手中高舉蓋有鋼印的正本畢業證書[14]

7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由於17日前接獲立委陳學聖來函關切蔡總統當年升等副教授、教授的資料,決定公布昔日的相關實體文獻[15][16]

爭議爆發

2019年8月29日,賀再度召開記者會,公布經濟學者林環牆歷時三個月完成的〈獨立調查報告: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認為蔡並未在1984年取得博士學位。[17][18]

2019年9月13日和2019年9月16日,徐永泰博士親自到 LSE 婦女圖書館閱讀蔡英文後來交付圖書館的博士論文,之後在媒體上公開對論文的格式和圖書館不合理的閱覽規定提出質疑。[19][20][21]質疑包含:沒有主考官簽字、缺頁、手改、穿越時空的電腦排版、美式拼音、頁數不連號、沒有總結論、沒有Bibliography等。[22]

蔡於8月29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針對賀之說表明立場,認為母校曾於聲明之中確認過自己於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還列入傑出校友名單中,並且強調她任教跟任公職,尤其是參與選舉這麼多次,每一次在參與的時候、或者是在任教時,都會檢驗、檢查她的學經歷。這已經是做過多少次的檢驗,絕對不會有問題[23],因此決定交由司法檢驗,採取法律行動及提起告訴,同時在臉書發文澄清[24]。「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則於9月4日公布了蔡的學籍卡、學位授予通知書、以及1984年的畢業證書和政大人事資料影本,強調當時有審查論文,並檢具這些英國校方近期提供的資料,向台北地檢署遞狀控告賀、林二人涉嫌妨害名譽[25][26]

陳學聖質疑政大升等資料保密

時任立委陳學聖追查蔡於政治大學的升等資料,並公布他詢問教育部關於政治大學升等審核論文以及應備資料時,教育部給他的回函照片,宣稱蔡的升等資料是以「密件」方式封存至2049年底,乃是「絕對機密」等級[27]

對此,教育部多次發表聲明稿說明其升等審查經過[28][29],升等論文可於國圖查閱[30],並澄清升等文件中保密的乃是基於「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39條第1項規定,「學校與教育部評審過程、審查人及評審意見等相關資料,應予保密」,且並非只有蔡一例,而是「過去保存三十年以上的教師資格審定案件,目前皆仍在持續保密中,並無例外。」[31]雖然如此,泛藍立法委員依然於2019年11月28日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並邀請彭文正等人到場[32]

另外,根據足球評論員石明謹的分析,陳學聖所提供的公文照片上的密等跟期限,指的是這份教育部書函的密等跟期限,而不是蔡英文的升等論文及應備文件的保密期限。[33]

總統府記者會公開論文等資料

2019年9月19日,蔡在徐永泰發文後接受媒體訪問,強調有學位就一定有論文的她說:「我們處理論文都按照當時的規定在處理,我想現在有很多人都沒有否認有論文這件事情。」至於學者評論那是由短篇文章湊起來的,她認為是「隔行如隔山」。針對有人說政經學院婦女圖書館的論文限閱條件是作者要求的,蔡驚訝表示:「不會是吧!」[34]而後在9月22日受訪時,重申自己有論文、有證書,返台申請教職也提供所有文件供教育單位審查,連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都承認這是一個很嚴謹的審查過程。蔡還說:「35年前的教育部,絕對不是民進黨的教育部,更不會是蔡英文的教育部,不是嗎?」[35]

9月23日,總統府召開記者會,重申蔡先前的立場,並強調確認學歷最正確、且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向校方查詢,不應捨近求遠;論文遺失的責任不在學生,LSE圖書館的嚴格閱覽規定也非作者要求;論文上無口試委員簽名,屬於常態;指導老師Elliott相當於助理教授,是可以指導博士生的。記者會中還利用6月間聯絡英國校方後取得的資料來對其求學歷程加以詳細解說,同時公布了3張LSE畢業證書:1984年3月14日發出的博士學位證書(影本)、2010年參與新北市長選舉時申請補發的證書和駐外代表處的認證(影本),以及2015年再次補發的證書正本[註 1]。更令人矚目的是,府方人員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示著蔡翻箱倒櫃找出來的一頁頁博士論文原稿,其中所缺的6頁已從其他年代的翻印本中尋得。府方表示,論文將會授權國家圖書館公開,方便有志於國際貿易法領域的人投入相關研究[36][37]。9月27日,國家圖書館於上午10時起,已開放民眾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閱、下載蔡之博士論文全文[38][39]

論文開放讓民眾下載之後,即有若干網友將其內容與全球文獻進行比對,認為有抄襲之嫌[40]。新聞於9月30日被報導出來,府方於當晚進行澄清,指出相關文獻皆是1984年以後出版的,斷無前者抄襲後者之可能[41]

10月14日,陳學聖在立法院審查國立大學預算時,向列席的48位校長詢問意見:有誰看過目前已公開的資料後相信蔡的博士學歷是真的?結果只有6人立即舉手表態。至於已經看過相關資料的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的原因是:「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之中。」陳又問有誰把畢業論文和證書都遺失了?這次則無人舉手。郭強調,資料會提供給司法機關,也會尊重立委的調查權。此事引發總統府的嚴厲譴責,認為這是政治勒索,大學校長沒義務配合作秀[42]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聲明

2019年10月8日,一篇未標註撰寫者和發布單位的文章出現在LSE官網News四區中的in the press區,指出「Dr Tsai Ing-wen」確實於1984年獲頒法學博士學位,且有記錄顯示,學校總圖的議會大樓圖書館(SHL)曾收到一本她的論文,並移交高等法律研究所(IALS)。[註 2][43][44][45]

但在10月13日的《政經關不了》節目中,彭文正引用網路粉專的文章指出,in the press區內和這份聲明並列的只有2017年發布的三篇新聞稿,與LSE官網News的其他三區文章數相差甚大。並在自己對LSE網站的使用條款做出解讀後,主張官網上的文章可能是透過外部連結,不見得代表官方立場。[46][47]。然而在LSE的使用條款第二條第一項,就已經提及校方會盡可能維持網站上資訊的正確性,並邀請讀者在發現可能有誤的資訊時,透過電子信箱通知校方。[48]

2019年10月17日,倫敦政經學院的週刊The Beaver對校方替蔡之博士學位進行背書這件事加以報導,並提及多名台灣留學生對於台灣政治圈對蔡學位的攻擊感到不解與憤怒。[49][50]

根據英國公益團體mySociety經營的自由信息網站WhatDoTheyKnow所公布的LSE於2019年11月18日答覆署名為Berenice的人士之提問結果,提到學位頒布之相關資訊為倫敦大學所有,請Berenice直接詢問倫敦大學。[51]

2020年1月6日,《紐約時報》在有關台灣總統大選的報導文章指出,「政界人士和媒體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造假,儘管她的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已經證實其真實性」,並直接附上2019年10月9日,以校方名義發表於LSE官網上的聲明的連結。該報導文章中也記錄了對彭文正的專訪,彭文正表示他不擔心會被抹黑為假新聞,因為大部分的人民不會那麼愚蠢;在新聞、假新聞相互競爭之下,真相終會大白。[52]

第三方文獻紀錄

英國高等法律研究所於1985年出版的文獻索引《英國法律研究1905-1984》(Leg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05-1984),根據2019年9月26日台灣留學生黃若翔在臉書上傳的照片顯示,他在東京大學法學圖書館找到的書中,確實記載了蔡的博士論文條目。他認為,除非蔡能偽造1985年的出版品,並且記得連東大圖書館都要寄藏一本,否則她的博士學位應無疑問。[53]

後續質疑

2020年1月8日,175名各領域博士,召開「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再度質疑博士論文與任教資格。教育部也第五度發表聲明,表示1984年7月10日已收到英國回函,證實蔡的倫敦大學政經學院博士資格屬實。[54][55][56]

彭文正反控誣告

2020年,關於彭文正向法院提出的確認蔡論文真假之訴,法院基於此起訴要件只是單純的事實確認,無關實際法律關係的訴訟,因此駁回,本案可上訴。[57]對此,彭做出了極為強烈的回應,質疑選後四天就判決,並要法官監察院見。[58]

疑中國大陸介入

2020年12月7日,台北地檢署以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收受中國台灣同學會會副會長黃信瑜3萬元人民幣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炒作蔡英文假學歷違反國安法為由起訴何建華。台北地檢署指出,黃信瑜於2019年11月2日告知何建華要炒作「蔡總統博士學歷造假」議題以影響選情,並指導何建華如何組織抗議以及轉發抗議新聞稿給彭文正、年金改革聯盟、軍公教聯盟等。同時黃信瑜通過銀行轉帳3萬元給何建華。2019年11月20日,何建華按照事先的謀劃率眾前往教育部、中央選舉委員會及凱達格蘭大道進行集會遊行[59][60][61][62][63]。彭文正否認與此事有關係[64]

二審發回一審更審

彭文正上訴後,此案由高等法院審理,2021年1月20日開庭審理,法官認為在一審時未經開庭、未傳喚雙方出庭,在訴訟程序有重大瑕疵,二審發回一審更審[65]

相關書目

註釋

  1. 依據總統府的說法,在2012年初次參選總統時雖然依法無需再度繳交證書給中選會,但在2015年決定再度參選時,因為有心人士攻擊學位真偽,遂再度申請證書。
  2. LSE早期的學位論文必須提交給倫敦大學的總圖,而高等法律研究所的圖書館也會收藏相關的博士論文,所以蔡在1984年應繳交兩本論文,分置於這兩處。但在2008年倫敦大學改制之後,紙本論文已從總圖移至LSE圖書館存放。

参见

參考資料

  1. Scienc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英国英语).
  2. . 自由電子報. 2015年12月10日 [2019年12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9日).
  3. . 自由電子報. 2019年9月4日 [2020年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7日).
  4. . 新頭殼 Newtalk. 2019年9月12日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5. . 中時電子報.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6. . 旺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7. . [201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8. . [2019-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9. . 中時電子報.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10. . 民報. 2019年5月20日 [2019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3日).
  11. . 2019年9月27日 [2020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4日) www.bbc.com.
  12. . www.peoplenews.tw. 2019-06-11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中文(台灣)‎).
  13. . 自由電子報. 2019年6月11日 [2019年1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3日).
  14. . 新頭殼 Newtalk. 2019年7月10日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15. . [2019-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16. . tw.news.yahoo.com.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17. 黃信維. . 風傳媒. 2019-08-29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18. . 新頭殼 Newtalk. 2019-09-12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中文(台灣)‎).
  19.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90918T182253Z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中文(台灣)‎).
  20.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90918T183242Z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台灣)‎).
  21.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90918T183214Z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台灣)‎).
  22.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191003T210030Z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中文(台灣)‎).
  23. .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24. . tw.news.yahoo.com.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25. 總統府發言人. . zh-tw.facebook.com.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26. . tw.news.yahoo.com.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27. . www.storm.mg. 2019年10月15日 [2020年1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9日).
  28. 教育部回應有關蔡總統任教大學資格審定議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高等教育司,2019年7月19日
  29. 教育部澄清核發蔡總統副教授證書之公文 可於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上查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高等教育司,2019年12月5日
  30. 總統升等論文期刊仍收藏於國圖並無不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教育部國家圖書館,2019年9月19日
  31. 教育部已查證總統學位與升等論文屬實 再強調學位及升等論文之公文,可於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上查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高等教育司,2019年12月30日
  32. (PDF).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2019年12月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0).
  33. 石明謹. . 鯨魚網站. 2020-07-26月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34. . 新頭殼 Newtalk. 2019年9月19日 [201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35. . 自由電子報. 2019年9月22日 [2019年12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5日).
  36. .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37. .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www.facebook.com.
  38. 陳至中. . 中央社. 2019-09-27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中文(台灣)‎).
  39. 蔡英文. .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84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英语).
  40. . 中時電子報.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41. . 自由電子報. 2019年9月30日 [2019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1日).
  42. . 台灣醒報. 2019年10月15日 [2019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1日).
  43. . CNN. 202020年1月11日 [2020年4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44.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45. .
  46. . www.peoplenews.tw. 2019年10月26日 [2020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2日).
  47. 邱珮畇. . 中國時報. 2019-10-13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48.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20-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49. . The Beaver. 2019年10月17日 [2020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2日).
  50. . 三立新聞. 2019年10月18日 [2020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18日).
  51. LSE statement on Ph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Berenice made this Freedom of Information request to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WhatDoThayKnow
  52. .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0).
  53. . 中時電子報. [2019-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54. 聯合新聞網. . 2020總統選舉.立委選舉.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2) (中文(台灣)‎).
  55. 自由時報電子報. . 自由電子報. 2020-01-08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9) (中文(台灣)‎).
  56. 中時新聞網. . 中時新聞網.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台灣)‎).
  57. . 自由電子報. 2020年1月15日 [2020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7日).
  58. . 中時電子報. 2020年1月15日 [2020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6日).
  59. .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60. 陶本和. . ETtoday新聞雲. 2020-12-07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中文(台灣)‎).
  61. . 蘋果日報 (台灣). 2020-12-07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中文(台灣)‎).
  62. 楊佩琪. . 三立新聞網 (三立電視). 2020-12-07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中文(台灣)‎).
  63. .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中央社. 2020-12-07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中文(台灣)‎).
  64. . 自由電子報. 自由時報. 2020-12-07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65. 吳銘峯. . ETtoday新聞雲. 2021-01-20 [2021-01-25] (中文(繁體)‎).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