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

李登輝於1988年1月繼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後,蔣中正家族執政時代正式結束,本土臺灣人首次出任中華民國國家元首,臺灣社會要求政治民主化呼聲日益高漲。1990年,第1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進行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引發野百合學運中華民國政府在1991和1992年完成中華民國國會在臺灣之全面選舉與罷免後,民主進步黨與李登輝總統即開始推動總統及副總統在臺灣之公民直接選舉與罷免,但因中國國民黨內保守派阻撓而未能實現。幾經折衝後,為避免於即將舉行1994年中華民國省市長暨省市議員選舉的「臺灣省省長」引發葉爾辛效應,乃於1994年7月修改並凍結部分中華民國憲法,而於選舉總統和中華民國副總統時適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一改先前由國民大會代表間接選舉的方式,亦使直選總統與行政院院長之權責關係類似法國第五共和雙首長制。1996年3月23日,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即臺灣澎湖金門、與馬祖)舉行總統之首次直接選舉[1][2]也有人将台湾几十年来的总统选举史做成视频,记录下了台湾民主化的进程。[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中華民國歷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得票分布。藍色表示代表中國國民黨推薦的候選人,綠色表示代表民主進步黨推薦的候選人,黃色為公民連署候選人林洋港,橘色為公民連署候選人宋楚瑜。
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政府

政治

改制背景與經過

1992年4月19日,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等人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

在1987年解除戒嚴前的臺灣,即有部分人士主張總統應由人民在臺灣地區直選產生。其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彭明敏與其學生謝聰敏魏廷朝於1964年共同起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主張「遵循民主常軌,由普選產生國家元首。」三人隨即遭逮捕、以「叛亂罪嫌」起訴、並判處有期徒刑。因為戒嚴限制,《台灣自救運動宣言》在黨外並未流傳,在1980年前曾有郭雨新以總統直選為選舉立委政見,但是成為集體性訴求是在民進黨建黨之後。1980年代,黨外和民主運動的自由派學者,為了對抗威權總統,訴求「回歸憲法」,換句話說就是回歸內閣制,所以直到1986年民進黨建黨之前再未有總統直選主張。1986年洪奇昌、翁金珠、黃昭輝組織連線參選增額國代,由林濁水建議,訴求「親手選出我們自己的總統」,十分轟動,三人順利當選。1989年姚嘉文領導「新國家連線」參選增額立委,繼續訴求總統直選,並由林濁水任總幹事,連線公佈總統直選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草案採取奧地利與愛爾蘭等的傾向內閣制的雙首長制。直選目的在於透過直選創造主權獨立象徵,而不在建立總統制。過一年民進黨通過總統直選主張,並先後起草了《民主大憲章》和《台灣國憲法草案》。此後民進黨發動一連串總統直選街頭運動。

高雄市於1979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原臺灣省的面積在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域中仍高達98%以上。1994年後民選省長之權力基礎已有與非直選的總統或行政院院長相抗衡之勢。

1992年3月,民進黨及無黨籍國代合組「總統直選聯盟」,向政府高喊「總統直選」。4月,第2屆國民大會在中山堂集會,民進黨代表拉布條要求總統直選。4月19日,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等人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與靜坐要求總統直選,歷經三天兩夜在臺北車站等地前的街頭抗爭,施因「四一九遊行」被以違反「集會遊行法」判拘役50日,臺灣並於4年後完成總統直選。5月10日 成立「新臺灣重建委員會」,推動新憲法、新國家和總統直選。[3]

在各界討論修憲時,包括李煥郝柏村邱創煥馬英九關中在內的國民黨保守派人士堅決反對總統公民直選,主張仍由國民大會選出,其後於民意壓力下再主張改為類似美國選舉人團之「委任選舉」,但最終不敵支持公民直選的呼聲。[1][4][5][6][7][8][9][10][11][12]

1994年7月28日,第二屆國大臨時會中正式通過了「總統、副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的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明訂「總統選舉方式自第九任總統改由人民直接投票產生」,並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了總統、副總統選舉。這是臺灣人民第一次有機會以直接投票的方式來選出中華民國的總統。[10]

法源與選舉方式

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因為正副總統一起選舉,因此正式名稱為「總統副總統選舉」。其適用制度法源除了憲法之外,最主要就是《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民國84年8月9日制定,民國97年1月16日修正。該法的重點是:

  1. 總統選舉機關:總統、副總統選舉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主管並指揮、監督省(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2. 選舉人(擁有投票權):包括在國內及現在國外之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公民,均得為總統、副總統之選舉人,但在國外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公民行使選舉權,需返國為之。
  3. 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資格: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且曾設籍十五年以上之選舉人,年滿四十歲,得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4.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因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大陸地區人民或香港、澳門居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不得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第20條)
  5. 候選人除了以上的通則外,為了避免候選人過多,影響選情。該法還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要有主要政黨推薦。而主要政黨定義為:最近任何一次總統、副總統或立法委員選舉(取其一),其所推薦候選人得票數之和,應達該次選舉有效票總和百分之五以上。二個以上政黨共同推薦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者,各該政黨推薦候選人之得票數,以推薦政黨數除其推薦候選人得票數計算之。
  6. 此外,為了讓缺乏主要政黨推薦的小黨或無黨籍人士也有機會參選,該法規定該候選人可由公民連署提出。總統選舉的公民連署定義為:連署人數於第二項規定期間內,已達最近一次立法委員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點五者。此連署的連署人必須具名,且須造冊[13]
  7. 選舉結果以候選人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候選人僅有一組時,其得票數須達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二十以上,始為當選。

影響

李登輝、蔡英文、許多臺灣政治人物與媒體都認為:1996年與之後的總統選舉不但讓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擁有更強的合法性正當性,也讓臺灣從威權轉化為落實主權在民精神的真正民主國家,並在政治層面落實臺灣本土化運動。公民直選的總統、國會、2000年、2008年及2016年的政黨輪替與和平轉移政權被視為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自主、政治自由民主、社會開放進步、政府依法行政、全民監督政府施政與公僕表現的重要象徵與方式。[2][14][6]

李登輝當選第一次以直選產生的總統後曾數度表示:「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它的領土範圍在臺澎金馬」。[15]他在選擇不競選連任並卸任後與日本學者中嶋嶺雄合著的《亞洲的智略》一書表示「中華民國在臺灣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時期,蔣中正、蔣經國統治是第一時期,因為,憲法都是在中國內戰時訂下的。現在,中華民國憲法不但經過大幅度修改,過去的立法院也已全面改選,老立委退職、國民大會虛級化、臺灣省已經『凍省』、總統由人民直選,臺灣經歷這些重大變革,憲法與政府結構也已經重組,這就是第二共和。」[16]在2002年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文膽阮銘則表示「辛亥革命誕生的中華民國第一共和,在大陸不在台灣;今天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在台灣不在大陸。」[17]

前副總統兼《玉山周報》創辦人呂秀蓮則於2010年專訪時任總統馬英九時表示1996年的總統大選是「臺灣人民第一次用選票選出國家領導人,其間中國3度試射飛彈恫嚇,美國柯林頓總統卻派2艘航空母艦暗中協防臺灣;從那天開始,中華民國在事實及法理上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人民選出來的總統就叫中華民國總統,這是藍綠陣營的最大公約數。」它將此稱為「九六共識」,作為凝聚國民對國家定位及台灣認同的基礎。[18][19][20]

歷屆選舉

1996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1996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9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得票 狀態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李登輝、連戰5,813,699(54.0%)
  彭明敏、謝長廷2,274,586(21.1%)
  林洋港、郝柏村1,603,790(14.9%)
  陳履安、王清峰1,074,044(9.98%)
總統副總統票數得票率
1 無黨籍陳履安王清峰1,074,0449.98%
2 中國國民黨李登輝連戰5,813,69954.0%
當選
3 民主進步黨彭明敏謝長廷2,274,58621.1%
4 無黨籍林洋港郝柏村1,603,79014.9%
選舉人數14,313,288
總投票數10,883,279
有效票10,766,119
無效票117,160
總投票率76.04%

2000年第十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200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0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得票 狀態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宋楚瑜、張昭雄4,664,932(36.84%)
  連戰、蕭萬長2,925,513(23.1%)
  李敖、馮滬祥16,782(0.13%)
  許信良、朱惠良79,429(0.63%)
  陳水扁、呂秀蓮4,977,737(39.3%)
總統副總統票數得票率
1 無黨籍宋楚瑜張昭雄4,664,93236.84%
2 中國國民黨連戰蕭萬長2,925,51323.1%
3 新黨李敖馮滬祥16,7820.13%
4 無黨籍許信良朱惠良79,4290.63%
5 民主進步黨陳水扁呂秀蓮4,977,73739.3%
當選
選舉人數15,462,625
總投票數12,786,671
有效票12,664,393
無效票122,278
投票率82.69%
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呂秀蓮

2004年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2004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1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3月20日
中選會公告
5月18日
全面驗票結果
11月4日
高等法院判決
狀態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陳水扁、呂秀蓮6,461,177(50.10%)
  連戰、宋楚瑜6,435,614(49.90%)
總統副總統票數得票率票數票數得票率
1  民主進步黨陳水扁呂秀蓮 6,471,97050.11%6,446,9006,461,17750.10%
當選
2  中國國民黨
 親民黨[21]
連戰宋楚瑜 6,442,45249.89%6,423,9066,435,61449.90%
選舉人數16,507,179爭議票數:40,570-
投票人數13,251,719-
投票率80.28%-
有效票12,914,42212,896,791
無效票337,297-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競選活動,地點是二重疏洪道下的廣場,飄著細雨的晚上,依然不減人們的熱情。(全景攝影,geoffrey攝於2004年3月6日)
 

2008年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2008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2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得票 狀態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41.55%)
  馬英九、蕭萬長7,659,014(58.45%)
總統 副總統 票數[22] 得票率
1  民主進步黨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41.55%
2  中國國民黨馬英九蕭萬長7,659,01458.45%
當選
選舉人數17,321,622
總投票數13,221,609
有效票13,103,963
無效票117,646
總投票率76.33%
選舉前夕之民主進步黨「挺台灣 救民主」造勢晚會

2012年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本次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同於2012年(民國101年)1月14日舉行。共有三組候選人,其中中國國民黨馬英九以現任(第十二任)總統身分競選連任,搭配時任行政院院長吳敦義民主進步黨蔡英文親民黨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領袖身分參選,分別搭配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蘇嘉全及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林瑞雄。選舉結果由馬吳配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英嘉配以近6%的差距(近80萬票)次之;宋林配墊底。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2012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3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得票 狀態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馬英九、吳敦義6,891,139(51.60%)
  蔡英文、蘇嘉全6,093,578(45.63%)
  宋楚瑜、林瑞雄369,588(2.77%)
總統副總統得票數得票率
1  民主進步黨 蔡英文 蘇嘉全 6,093,578 45.63%
2  中國國民黨 馬英九 吳敦義 6,891,139 51.60%
3  親民黨 宋楚瑜 林瑞雄 369,588 2.77%
選舉人數18,086,455 [23]
投票數13,452,016
有效票13,354,305
無效票97,711
投票率74.38%

2016年第十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本次选举与第九届立法委员选举同于2016年1月16日举行。共有三组候选人,分别是、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参选的朱立伦、以民主进步党主席身份参选的蔡英文和以亲民党主席身份参选的宋楚瑜,搭档的副手分别是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的王如玄、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的陈建仁民国党主席徐欣莹。当选者于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职。

2016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4任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选举结果
号次 政党 候选人 得票 状态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朱立倫、王如玄3,813,365(31.0%)
  蔡英文、陳建仁6,894,744(56.2%)
  宋楚瑜、徐欣莹1,576,861(12.8%)
总统副总统得票数得票率
1  中國國民黨 朱立倫 王如玄 3,813,365 31.0%
2  民主進步黨 蔡英文 陳建仁 6,894,744 56.2%
當選
3  親民黨 宋楚瑜 徐欣莹 1,576,861 12.8%
選舉人數18,782,991
投票數12,447,488
有效票12,284,970
無效票162,518
投票率66.27%

2020年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本次選舉於2020年1月11日舉行。共有三組候選人,分別是以親民黨主席身份參選的宋楚瑜中國國民黨韓國瑜民主進步黨蔡英文。最後由蔡英文與其副手賴清德以8,170,231票(57.13%)勝出。当选者于2020年5月20日宣誓就职。

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各縣市投票結果
第15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
號次 政黨 候選人 得票 狀態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數及百分比

  宋楚瑜、余湘608,590(4.3%)
  韓國瑜、張善政5,522,119(38.6%)
  蔡英文、賴清德8,170,231(57.1%)
總統副總統得票數得票率
1  親民黨 宋楚瑜 余湘 608,590 4.3%
2  中國國民黨 韓國瑜 張善政 5,522,119 38.6%
3  民主進步黨 蔡英文 賴清德 8,170,231 57.1%
當選
選舉人數19,311,105
投票數14,464,571
有效票14,300,940
無效票163,631
投票率74.90%

2024年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罷免

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70條「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提出後,立法院應為罷免案成立之宣告。但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前項罷免案宣告成立後十日內,立法院應將罷免案連同罷免理由書及被罷免人答辯書移送中央選舉委員會。」

罷免案需先經立法院這個門檻,因此公民沒有直接罷免總統副總統的權利。

参考文献

引用

  1. 總統直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條目撰稿人:政大歷史系薛化元教授, 台灣大百科全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 改寫台灣歷史的人--李登輝執政十二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灣光華雜誌, 2000.6
  3. <戒嚴幽靈續頑抗>漫長抗爭換來民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7/07/19
  4. 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 蘇俊雄先生訪談錄, 臺灣省諮議會
  5. 馬講的話還有人信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時報, 2011-8-31
  6. . [2011-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7. 威權時代終結及歷史的新開端--十年來的台灣政治民主回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1998/2/20。
  8. 馬英九:從「委任直選」到「委任公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3/12/03
  9. 馬英九「反民主」舉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2/11/17
  10. 金溥聰正清算馬英九的舊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黃創夏部落格,2011-06-15
  11. 施正鋒, 美國總統選舉方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灣法律網。
  12. . [201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13. . [2011-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14. 林佳龍,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見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217-66。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15. 李登輝、中鳩嶺雄,2000,亞洲的智略,駱文森、楊明珠譯。台北:遠流。
  16. 阮銘,2002,台灣企業家的「國家認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爭鳴網。7月16日。
  17. 馬呂交鋒 火花四射無共識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9-04,玉山周報,2010-2-11
  18. 96共識推動聯盟
  19. 翁明賢:兩岸新定位 台灣新課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玉山周報,2010-10-20
  20. 兩黨共同推薦。
  21. 為2008年3月28日中選會修正後之數字。
  22. 第13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選舉委員會,2012年1月10日

来源

參見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政府

政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