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風之
生平
蔣風之1908年4月27日生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自小就喜歡音樂,十歲時已吹得一手很好的笛子。十二歲時又迷上了二胡,向同村的王老四學習。十五歲時認識了儲師竹,他的二胡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1927年,蔣風之入讀上海國立音樂學院,跟指揮家吳伯超學習二胡。第二年,他因兩次向當時政府替示威學生發送請願書,而被校方開除。蔣唯有於1929年轉讀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修小提琴和二胡,副修琵琶與鋼琴。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北平大學,他幸得到音樂大師劉天華敎導,成為其第一代優秀傳人。
1932年蔣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北京女子藝術與科學學院,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國立藝術學院。
1948年至1957年,任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後升系主任[1]。 1957年11月,他回北京師範大學任教。 1977年,他到中國音樂學院任副校長。
音樂作品
蔣風之的代表作是他重新演譯中國古典樂曲《漢宮秋月》的二胡獨奏,該曲於1950年灌錄成唱片出版。這部作品源自《瀛州古調》,是琵琶音樂《漢宮秋月》的第一部分。一開始,音樂家劉天華將其重新改編成一個以胡曲調為基礎的二胡樂曲,並於1929年左右將其傳授給學生。之後,許多音樂家在教授學生並進行樂器演奏時進一步將之改編。其中,蔣是做得最出色的一個。他對《漢宮秋月》做了大量研究,以至於他的演奏成功地表達了貂蟬的情感。同年,他的另一部作品《良宵》面世。[2]
除此之外,他還寫了許多音樂作品,如《南歸》、《長夜》等,對古曲的整理亦賦予了新意。有一個關於《長夜》的故事: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對日軍侵略感到憤怒。面對黑暗的前景,蔣創作了《長夜》。《長夜》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在黑暗中徘徊。第二部份是關於渴望光明。 最後是朝著新的未來發展。[3]
其它音樂作品包括:
- 病中吟
- 江河水
- 空山鳥語
- 花歡樂
- 苦中樂
- 仙居音閒居吟
- 中國民族器樂典藏:二胡
文字著作
- 蔣風之二胡演奏藝術
- 蔣風之二胡曲八首
影響
蔣將傳統二胡的圓形琴筒改為啞鈴型,被稱為「蔣氏南胡」。又與周榮庭、陸修堂等共同設計出「洋山柄頭」二胡和「迴紋頭」二胡[4]。另外蔣還深入鑽研二胡琴弓的製作,其中「歪把弓」就是他研究的成果[5]。在教育領域,他為音樂教育貢獻了五十多年的時間,他的許多學生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其中一個是項祖英,他非常出色,進一步推動了二胡的藝術[6]。他的四個孩子都成為了精彩的二胡藝術家並擁有自己的風格。他的家庭被認為是二胡藝術的家族[3]。
参考资料
- .
-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first stage, 1989
- http://www.yxarchive.gov.cn/show_info05.asp?id=1353&iid=131%5B%5D 宜兴档案信息网
- . udn部落格.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5) (中文(台灣)).
- . 新浪博客.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5).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