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桥
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2005年7月22日),原名薛雨林,男,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2][3]。
薛暮桥 | |
---|---|
无锡博物院中的薛暮桥雕塑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4年10月25日 江苏省无锡 |
逝世 | 2005年7月22日 | (100歲)
籍贯 | 江苏省无锡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生平
薛暮桥生于无锡县礼社镇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5岁时,薛暮桥正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初二,其父在50岁生日前几天因害怕债主逼债而上吊自杀身亡。半年后,薛暮桥辍学来到杭州站当练习生,学习会计。22岁时,薛暮桥已成为笕桥站站长[4],是当时沪杭铁路各车站中最年轻的站长[5]。1927年,薛暮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沪杭甬铁路总工会常委、组织部长[1][2][3]。不久,在中国国民党清党中,薛暮桥在杭州被捕入狱,和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都被关在甲监5号。在3年的狱中生活中,薛暮桥学习世界语、世界通史,以及苏联和西方学者的政治经济学著作[5]。
出狱后不久,薛暮桥遇到了经济学家陈翰笙。陈翰笙注重田野调查[6]。1930年代初,薛暮桥参加了中国农村经济问题调查[3]。经一个月调查,薛暮桥发表了首篇经济学调查报告《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以家乡礼社镇的薛姓家族经济状况演变为线索,揭示了农村封建经济破产的必然性;不久,此文被翻译到日本[6]。
1931年之后,薛暮桥历任南京民众教育馆《民众周报》编辑、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村》月刊第一任主编[1][2][3]。《中国农村》月刊刊登了大量调查报告及论文,批评了农村改良主义,论证了土地制度变革的必要性[6]。1935年5月5日,薛暮桥和罗琼在上海结婚。1935年9月,参加筹办新知书店。1935年秋冬之际,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十二月决议》精神,在《中国农村》月刊上发文号召全中国的乡村工作者共赴国难。1935年12月,参与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后,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训练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华中总分校训练部部长,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山东省抗日政府工商局局长、山东省抗日政府秘书长兼实业厅厅长。1948年,任华北人民政府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1][2][3]。
1949年后,薛暮桥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中纪委委员。1952年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1952年8月至1958年11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1975年后,任国家计委顾问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计划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物价学会名誉会长[1][2][3]。他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7][2]。
1979年,薛暮桥发表了系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经验的专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针对城乡大批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的问题,薛暮桥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仍归劳动者自己所有的观点。1980年6月,薛暮桥率先提出,从改革流通制度入手,比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更重要。1980年代末,薛暮桥提出中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应当以全国战略规划为基础,沿海外向型地区的发展战略应与腹地发展战略配合起来研究。1991年,薛暮桥指出应当逐步改用利率政策,尽快学会使用经济手段,运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建立和完善间接调控体系[3][1]。2005年3月,薛暮桥获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8]
著作
相关
参考文献
- . 网易.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人民网.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中国经济网. 2005-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9).
- . 中国经济网. 2006-06-15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9).
- . 搜狐. 200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搜狐. 200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搜狐. 200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 新华网. 2006-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