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晉朝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大規模南迁,由黃河流域遷至長江流域。八王之亂後,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之中原地区仍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政权,威胁到西晋政权,最终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禍」。晋建武年间,司馬睿率中原汉族士族臣民从西晉京师洛阳南逃。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强,協助晉元帝重建朝廷,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晋室渡后,定都江東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也是古代中國正統皇朝首次由中原遷都至江南,亦是繼孫吳後在江南建立的第二个汉人建立的偏安皇朝,連同南朝四个皇朝,合稱六朝

中原氏族南遷圖

衣冠」:东晋士族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衣冠楚楚。因普通人家无力负担搬迁费用,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名門世族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1]。同時“衣冠”象徵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2]

各地情况

福建

福建,從唐代初年開始出現「永嘉之亂,衣冠入閩」的傳說,最晚在唐之際,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的具體敘述[3]: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的主要八姓,指[4]。專門研究魏晉南北朝史權威的歷史學家王仲荦教授則认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劉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间,北方流民分七个阶段南下 [5][6]

江南

東晉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大量士族華北,南下江南一帶,在江南落地生根。華北士族南渡,號稱僑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陈郡袁氏蘭陵蕭氏,合稱「王、謝、袁、蕭」。

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蘇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遷居至江南

代表人物

參見

参考文献

  1. 衣冠指搢紳、名門世族。  《昭明文選·沈約·奏彈王源》 (中文). "自宋氏失御,禮教雕襄,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又唐朝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中文).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2. 衣冠指典章制度、禮樂規儀等文化。任彥昇.  《昭明文選·卷36·天監三年策秀才》 (中文). "何者?百王之弊,齊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餘。"  《隋書·卷四十九·牛弘傳》 (中文). "素歎曰:『衣冠禮樂盡在此矣,非吾所及也。』"
  3. 路振《九國志》: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
  4. 梁克家等人.  《淳熙三山志·卷26》 (中文). "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閩,陳、鄭、林、黃、詹、丘、何、胡,昔實先之。"
  5.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随唐史》第五章,第二节
  6.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二版),上冊,頁57-62。《福建简志》第二章,《八闽入闽传说》,第十七页,1963年油印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