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姓
來源
丘姓主要的源出有四:姜姓(呂氏)、姒姓、妫姓(毌丘氏)、少數民族改姓。
丘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且因官职、因地名为氏者远多于血缘,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属于大姓系列,此姓人口约四百六十七万六千多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29%左右。
姜太公姜尚因輔佐武王克殷有功,被封於齊,是為姜齊,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太公又是炎帝的後代 ,故此支丘氏乃炎帝子孫也。戰國時田氏代齊,田齊將一些姜齊公族放逐于商丘(今商丘市),因此改用丘姓。
晋朝五胡乱华時八姓入閩,八姓中的丘氏家族也移入福建,移居在莆田县或蕉嶺县,成為闽籍丘氏世居之地。[1]
後來許多貫丘、毌丘、吾丘、浮丘、營丘等姓氏人士因簡化、避禍,改為丘姓。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帝下诏:天下人不許冒犯孔子的名讳“丘”,故多數丘氏族人為了避諱,“丘”字皆加“邑”偏旁改为邱姓。「」字在中国大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曾被视作「」的异体字废除,但后来发现有人以之為姓,於1988年回复為规范字。
丘(邱)的英文译音主流的分别有Chiu(威妥玛拼音)、Yau(香港政府粤语拼音)和Qiu(中国大陆汉语拼音),而在国际上Chiu为丘(邱)姓最常用的英文姓氏。
历史人物
- 丘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灵鞠之子。南朝梁文学家。初仕南齐,官至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后投入萧衍幕中,为其所重。梁天监三年,丘迟由中书侍郎出为永嘉太守。
- 丘延翰:字翼之,曹魏毌丘俭之后裔。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代风水祖师,第二代易学、堪舆学的伟大传承者。
- 丘行恭:隋唐间洛阳人。善骑射。隋末在歧州(今陕西凤翔)聚兵万人。杀原州起义军首领,率众归李世民。助世民攻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以功授左一府骠骑。后又从侯君集平高昌,封天水郡公,进右武候将军。高宗时,为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
- 丘度:明朝人。外祖父是沉山。母亲沉氏是吴承恩的外甥女,吴承恩称丘度“亲犹表孙,义近高弟”,并安排他去淮安知府邵元哲处学习。万历五年(1577年),丘度中进士。吴承恩去世后,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编《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 丘处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亦为龙门道创始人。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石番溪集》等。
- 丘濬:琼山人,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廉介持正,嗜好读书,熟知典故。著《大学衍义补》等。
- 丘灵鞠:吴兴人,南齐长沙王车骑长史。才华横溢,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传世。
- 丘光庭:吴兴(今属浙江省)人,五代十国时学者。在哲学上,坚持元气论,并据此解释潮汐成因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著有《海潮论》等。
- 丘逢甲:广东省蕉岭人,近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其诗多爱国篇,风格近杜甫、陆游诸家。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 丘宗武:(1899年-)别名余秀,号发堂,广东澄迈人(现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1949年任国民革命军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南守区副司令。
- 丘卓云:(1898年-1978年)字越卿。广东澄迈人。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
- 丘葵:(1244年-1332年)南宋泉州府人。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丘姓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 尹全海 余紀珍 喬清忠 編. . 九州社 崧博出版社. 2017-12-05: 62,168 [2019-02-07]. ISBN 978-986-95837-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