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 (和服)

[註 1]日语: Hakama),是日本和服的一種下裳。「袴」本來指褲子,但現代日本此字包括褲和部份款式的裙子在內的下裳,因此在中文裏也稱為褶裙。袴實取自漢服中南北朝至隋唐流行的軍服、軍袴的大口袴,因兩褲腿寬大外加褶皺因而外觀看形似下裳。

穿著袴參加畢業典禮的日本女學生(1996年攝)

武家服飾的袴正面左腿三褶,右腿兩褶,共折疊出五個褶,再加上褲腿後面各一個褶,合計七褶,突出所謂武士道的義勇仁禮誠名忠克。袴的樣式在平安時代成形,最初是使用在武士階級,在日本武士道上,袴的穿法逐漸的講究化、多樣化。後來逐漸成為男性傳統禮服的下裳。

明治时代教育家下田歌子發明供女性用的行燈袴,結構與一般的袴不同,實際上是前後兩片式的打褶裙子(裳),現代女性弓道服、昭和初期女學生服及現代女大學生畢業服所穿的都是這種行燈袴。神道教巫女服則是裙子,只是行燈袴出現後,人們也把這種裙子稱為袴。

註釋

  1. 「袴」,拼音:,注音:,音同「褲」
袴(和服)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袴 (和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