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英語:)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後續為了改善緊張狀態而改變自身行為或想法,使自己相信理念與行為間沒有衝突。

如時薪過低勞累而相信自己熱愛工作、被眾人指責是因為自己的錯誤,內心感到愧疚不願承認而故作輕鬆、對遭嚴酷考驗而進入的團體更有歸屬感,都是認知失調的作用案例。

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感觉,這裡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只要個人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就會感覺到心理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而遷就另一認知,藉以消除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

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於其著作《當預言失靈》中提出了此一理論,其觀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員們對這種反直覺信仰的堅持,以及其領導人的預言失敗後,改信人數的增加。因為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預期落空」增加了認知間的失調,結果使得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成員們,為了減緩此一认知失調带来的紧张感而改去接受新的預言;亦即,因為外星人他們已經饒恕了這個星球。

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

已有一些實驗方法被用來證明認知失調,其為:

  •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之中的研究對象被要求做出和其看法相背的行為[Festinger & Carlsmith, 1959; Harmon-Jones, Brehm, Greenberg, Simon, & Nelson, 1996]
  • 決策後的研究,研究在決策後對反對的另一種選擇的看法[Brehm, 1956; Harmon-Jones & Harmon-Jones, 2002]
  • 研究人類如何以其自身的觀點來找尋協和的資訊,而不是不協和的資訊,以防止認知失調的發生[Frey, 1986]
  • 研究人類對與其堅信的信仰、看法等不協和的資訊是如何反應的[Festinger, Riecken, & Schachter, 1956; Batson, 1975; Burris, Harmon-Jones, Tarpley, 1997]

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

在費斯廷格與美瑞爾·卡爾史密斯1959年的一個經典實驗中,學生們被要求進行繁瑣且無意義的工作,包括把書翻轉四分之一圈,以及另一個,把湯匙放在盤子上,清空盤子,再把盤子放滿湯匙,如此不斷地重複。參加這個實驗的人都很消極地反覆這些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們會被告知實驗已經結束,他們可以離開了。這是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的一個例子。

不過,實驗者隨後向實驗對象做了一個小小的請求。即他們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無法進行這個實驗,而這位參加者被要求去代為說服另一位接受實驗者(此人實際上是知情者)這項剛剛才被完成的單調的,無聊的工作其實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某些參加者受雇以20元的代價,另一組則是1元,而對照組不能被要求去執行此任務。

當之後被要求去評價拔釘子工作時,那些在1元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組以及對照組之評價顯得更加地肯定。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釋成為認知失調的證明。實驗者理論化了人們在感受到介於矛盾認知的不一致「我告訴某人這項工作是有趣的,而實際上我卻發現它是無聊的」。 當只被給予1元時,學生們被強迫內在化他們被誘導表現而產生的態度,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正當的理由。那些在20元組的情況中,这种认知失调是有争议的,因为此行為有著一個外在正當的理由。行為內在化是唯一一個方式去解釋受試者對於此任務的評價。這項研究已經在之后被重新试验过。現今相信的理论是有一個衝突介於認知當中即「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但我卻說了謊」。 因此,這事實已經被帶向靠近謊言一步了,更可以說,即此任務評價往上升了。

研究者更進一步地推測只有1元組的受測者面臨“没有足够动机解释这种行为”以致於產生“認知失調”的境况,所以當他們被要求對於這些任務而說謊,他們藉由改變他們的態度以尋求抒發“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不适感。這種過程讓受測者真正地相信這些工作是有趣的。

此理论的应用

此理论多用于心理学领域,来解释个人态度改变与否。如果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两者协调时,态度不会改变;两者失调时,态度就可能会改变。 例如:

  1. 那些反对禁烟的人,他们在情感上喜欢吸烟,在认知上又认为吸烟利少害多,那么要他们改变态度支持禁烟是办不到的。
  2. 在某会议上,一个人对某议案本来持反对意见(态度),可是迫于大多数舆论压力,在最后表决时,却举手赞成(行为)。如此,态度和行为失去了一致。但私下问他时,他可能真的改变了原来所持的态度。因为如果不改变原来所持的态度,他将对自己的举手行为无法自圆其说,而感到尴尬。

显然,人在很多社会场合中,其态度改变与否与个人维持面子与自尊有关。而且,当个人态度改变或维持不变时,为了保持心理上认知一致,个人常对自己的作为提出辩解。

假設

此理論對於人類的認知有三個基本假設:

  1. 人們都有追求認知三元素一致性的需求
  2. 當認知失諧出現時,人們會在心裡上產生不愉快的經驗
  3. 心裡上不愉快感會激勵人們去解決不協調感,以求恢復認知上的平衡與和諧。

認知失諧的強弱程度取決於所有涉及的失諧認知的數量,與協調認知元素的數量之比率,以及這些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對個人越重要,而且失諧認知元素的數量越大,認知失諧程度也越大。[1]

參考文獻

  • Aronson, E. (1969).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current perspective.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4, pp1-3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Bem, D.J. (1965).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lf-persua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 199-218
  • Bem, D.J. (1967). Self-percep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Review, 74, 183-200
  • Brehm, J. (1956). Post-decision changes in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384-389
  • Burris, C. T., Harmon-Jones, E., Tarpley, W. R. (1997). “By faith alone”: Religious agit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17-31.
  • Festinger, Leon; co-authors Henry W. Riecken and Stanley Schachter When Prophecy fails a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tudy of a Modern Group That Predicte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1956)
  •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Festinger, L. and Carlsmith, J. M.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211. Full text.
  • Festinger, L., Riecken, H. W., & Schachter, S. (1956). When prophecy fail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Harmon-Jones, E., Brehm, J. W., Greenberg, J., Simon, L., & Nelson, D. E. (1996). Evidenc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aversive consequences is not necessary to create cognitive disson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5-16.
  • Harmon-Jones, E., & Mills, J. (1999). Cognitive Dissonance: Progress on a pivotal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Sherman, S. J., & Gorkin, R. B. (1980). "Attitude bolstering when behavior 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ral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 388-403.
  • Knox, R. E., & Inkster, J. A. (1968). "Postdecision dissonance at post ti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19-323.
  • Tedeschi, J.T., Schlenker, B.R. & Bonoma, T.V. (1971). Cognitive dissonance: Private ratiocination or public spectac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6, 685-695

另見

  • 1844年的再生論,認知失調在宗教上的一個例子。
  • 團體迷思,認知程序的缺乏。
  • 自我知覺理論,看法轉變的一個零合理論。
  • 選擇依據偏見,記憶的扭曲,使得過去的選擇看起來比實在上的要好。
  • 超自然現象,合乎因果之信仰的另一種解釋之描述。
  • 狐狸與葡萄,在寓言中的一個例子。
  • 無法計算,是一個在大眾科幻小說裡,用來表示一個人工智能認知失調的一個句子。
  • 矛盾想法,同時抱有兩種相衝突的信仰,並且強烈地相信著。
  • 否定是和其有關的一個防衛機制。
  • 忠實信徒症候群,是對認知失調免疫的一個例子。
  • 敵意,對認知失調的一種心理反應。

外部連結

  1. 郭, 貞. .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5月: 551. ISBN 978-986-298-224-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