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村 (花蓮港廳)

豐田村,是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之一,位於台灣花蓮港廳(現今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豐山村、豐坪村三村)[1]

豐田村移民指導所事務室

沿革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曾在花、東一帶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政策」,從1911年到1924年間,在東台灣建立了數處頗具規模的移民村,如吉野村(今花蓮縣吉安鄉)、豐田村(今花蓮縣壽豐鄉)、林田(今花蓮縣鳳林鎮)、瑞穗(今花蓮縣瑞穗鄉)、鹿野(今台東縣鹿野鄉)等等共十餘處移民村,這些移民村規劃完善,村內道路設計成寬敞有序的棋盤狀,村內設有移民指導所、派出所、醫療所、神社與佈教所,以及教育移民子弟的小學校等單位,其中豐田移民村是目前保存較為良好的一處[1]

豐田是日本在台灣所設的第二個移民村,日治時代被選作日本移民村的示範基地[2]。豐田村始於大正2年(1913年),舊地名為鯉魚尾,以水田多而土地肥沃出名,原為賀田金三郎之事業地,明治43年(1910年)因經營不善為臺東拓殖合資會社承繼,1911年開始由會社自熊本縣與宮城縣招募移民入住,墾殖百餘甲甘蔗園 [3]。大正元年(1911年)臺東拓殖合資會社與鹽水港株式會社合併後,以歸還之總督府許可地作為豐田村之用地,大正2年(1913年)移民開始入住。

移民村內設有豐田小學校(今豐裡國小)、移民指導所(今豐田社區中心)、「醫生的家」、豐田派出所廳舍(今壽豐文史館)、豐田神社(今碧蓮寺)[2][4]

聚落

豐田村位於知亞干溪出山口北側,至大正6年住戶約180戶人口912人,村中聚落可分為[3] :

  • 大平
  • 中里 : 位於豐田村中央,移民指導所、醫療所、小學校、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布教所皆位於此。
  • 森本 : 以林木茂盛之神社而得名。
  • 山下

水路

豐田圳在1916年開鑿幹線和支線,於1917年完工,是豐田村唯一的水利設施,其水源引知亞干溪水(今壽豐溪),灌溉耕地600甲[5]。另外,台灣總督府從1915年起,分三年進行排水道修築工程,興建排水幹線和支線,以解決豐田村山下聚落積水問題[5]。1941年設溪口發電所,發電尾水接豐田圳供豐田移民村的灌溉民生用水[6]

組織

豐田村的社會組織有 : [3]

  • 恆心會儲金 : 備不時之需與會員救濟。
  • 豐田村水利組合 : 成立於大正6年(1917年),分配灌溉用水與水渠修繕。
  • 青年會 : 於農閑進行補習教育與協同耕作。

參考文獻

  1.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中文(台灣)‎).
  2.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中文(台灣)‎).
  3. 張素玢. . 衛城出版.
  4.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 (1895-1945)P344
  5.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4-06-14] (中文(台灣)‎).
  6. 記者簡群育/壽豐報導.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07-09-22 [2014-06-15]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