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草站

赤草站广州地铁14号线的一座高架车站[1],车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从化区105国道(广从北路),逸泉山庄南侧。车站于2018年12月28日随14號線一期通车而启用[2][3]

赤草站

Chicao Station
1号月台
位置 中国
廣東省廣州市从化区
105国道(广从北路),逸泉山庄南侧
地理坐标 23°30′14.49″N 113°33′18.59″E
途经广州地铁14号线
2個島式月台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高架车站
站厅类型地上站厅
出口数目3
车站色系  灰綠色
其他
车站代码1411
历史
启用日期2018年12月28日
营运
車站服務時間06:02-23:37
首班车14号线
嘉禾望岗:06:07
东风:06:17
班车14号线
嘉禾望岗:22:43
东风:23:32
服务
上一站 广州地铁 下一站
神岗 14号线 从化客运站
位置

本站與位於附近的邓村車輛段接軌。

車站結構

车站楼层

本站共有三层,地面为設備層,车站附近为105國道(广从北路)、逸泉山庄以及其他建筑,地上二層為站廳層,地上三层為月台層。

地上
三層
4站台 14号线 嘉禾望崗方向神岗站
島式站台
2站台 14号线 嘉禾望崗方向(神岗站)
1站台 14号线 東風方向从化客运站
島式站台
3站台 14号线 東風方向(从化客运站)
地上
二層
站廳 售票機、客服中心、商店、警务室、安检设施
地面 出入口、设备房及市政设施

站厅

站厅

赤草站站厅設有售票機、自动售卡/充值机、客務中心;亦设有自动售卖机和自动售卡/充值机等自助服务设施。

为方便行人进出,赤草站站厅中部偏南侧被划分为收费区,收费区内各自设有三條扶手电梯、兩組楼梯和一台专用电梯(升降机)供乘客前往不同方向的月台。

另外,本站的公共洗手间及母婴室均设于站厅付费区内南侧。

月台

4号月台

赤草站在105國道南側的上空设有两个並排的岛式月台

本站作為14號線的快慢車越行站,因此設有四條路軌。外側兩條路軌亦延長進入鄧村車輛段,作為出入段線。但14號線首期開通至今,因列車班次尚未加密,所有列車均會經內側的的1號及2號站台停靠,或越行過站。故现时外侧的两个站台暂作備用站台,在車站開通初期更未能获得站台编号,直到2020年4月才分別獲編為3號及4號月台[4]

另外,本站往东风方向一端其正线处设有一条交叉渡线;同时两条正线及两条出入段线均各自设有一条交叉渡线,列车可使用這些渡线往返邓村車輛段

2號月台全景图(摄于2020年1月)
3號月台全景图(摄于2020年1月)

出入口

A出入口
B出入口

赤草站目前设有3个出入口供乘客进出车站[5]

編號无障碍设施出口指示建議前往的目的地
A   廣從北路地鐵赤草站公交車站(東北行)
B 廣從北路
C   廣從北路地鐵赤草站公交車站(西南行)
註︰ 設有 |  設有 |  設有

歷史

本站最早在2003年的地铁规划方案出现,為當時的新华线[註 1]的其中一個車站。後來新華線分拆為來往花都區的9號線和來往從化區的14號線,本站成為14號線的車站之一。 本站在规划及建設時命名为邓村站。2018年3月,廣州地鐵集團向廣州市民政局地名委員會申報十四号线车站沿线站名,最終經公示確定以赤草站作為車站正式名稱[6]

2017年4月6日,本站封顶;同年7月27日,本站主体结构顺利通过验收并移交[7]

車站於2018年10月30日三權移交運營四中心[8]。随后于2018年12月28日下午2时随14號線一期通车而启用[3]

註釋

  1. 當時規劃中,該線曾先後使用9號線和14號線兩個編號

参考资料

  1. 来来来~你期待的14号线,快看(新线明信片第二弹)广州地铁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2018年12月27日
  2. 官宣!2日后,广州地铁新线“三线齐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南方网 2018年12月26日
  3. 12月28日,广州这三条地铁线要通了!广州地铁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2018年12月27日
  4. @小刘同学X-liu.14号线在其他高架越行站也粘贴了线网图啦,14号线有望实现其他车站越行啦!.新浪微博.2020-04-30
  5. 【十四号线车站的自白】你若不离不弃,我必风雨相依(廣州地鐵)車站服務八部微信公眾號. 2018年10月30日
  6. 关于公开征求对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名称意见的公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廣州市民政局.2018年3月29日
  7. 公司广州地铁14-3标邓村车站主体结构顺利移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国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7月31日
  8. . 新浪广东.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8-11-01 [201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