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成因

跨性別成因的研究調查了跨性別性別認同形成,特別是變性人跨性別性別認同與其的指定性別不符,常常导致性別不安[1]性別轉換症的原因已經研究了幾十年。研究最多的因素是生物因素,尤其是与生物学和性取向有关的大脑结构差异。除此之外還有環境因素。

對跨性別者的大腦研究都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對女性有性吸引力的跨性別女性,以及那些对男性有性吸引力的跨性別男性,因為這些研究僅包括了少數的被测试个体。[2]已經發現跨性別女性的某些大腦結構與順性別女性相似或與順性別男性相反,而跨性別男性則與順性別男性相似,甚至在監督下的激素使用,這也可以使跨性別者的大腦變得更接近同性別的順性別者。然而,這些研究是有限的,因為它們只有少數受試個體。[3]在男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以及女同性戀和異性戀女性之間也存在大腦結構差異,這是生物學性取向的廣泛研究的一部分。研究還發現,男性向女性向跨性別女性的大腦功能和反應都像順性別女性一樣,與順性別男性不同,或者介於兩者之間。同樣的,像Rametti這樣的研究發現,無論性取向如何,跨性別男性都有類似男性的白質形態(甚至在使用激素之前)。

關於遺傳因素,Hare的一項研究報告說,跨性別女性的雄激素受體基因比順性別男性長,這種結合睾酮的效果較差,可能會阻止大腦完全男性化(產前雄激素的暴露和敏感性或缺乏,是一種經常被引用來解釋觀察到的腦結構差異的理論)。[4]Bentz的一項研究發現,跨性別男性的CYP17等位基因分佈與順性別男性一樣,與順性別女性不同。[5] 發表在國際跨性別主義雜誌上的一項雙胞胎研究發現,33%的同卵雙胞胎都是跨性別雙胞胎,而同一家族同時撫養的非同卵雙胞胎只有2.6%,而每對中不全然是跨性別,基因不完全相同。[6]

環境因素也已經被提出。在大衛·利馬的生殖器被意外摧毀之後,試圖將其從嬰兒時期開始到青春期的嘗試失敗被認為是對性別認同由養育決定的理論的反駁。Ray Blanchard開發了一種男性至女性性別轉換症的分類學,該研究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男性向女性向病因,這些病因已引起極大爭議。

生物因素

遺傳因素

Rearing2008年的一項研究比較了112名跨性別女性(包括男性向女性向),大多數已經接受激素治療,共有258名順性別男性對照組。對於雄性激素或睾酮,跨性別女性順性別男性更有可能擁有更長類型的受體基因(基因的更長且重複),這降低了其結合睾酮的有效性。[4]雄激素受體(NR3C4)通過與睾酮或二氫睾酮的結合而活化,其在男性第一性徵和男性第二性徵的形成中起關鍵作用。該研究表明,減少雄激素和雄激素信號傳導有助於跨性別女性的女性性別認同。作者說,在發育過程中大腦中睾酮水平的降低可能會阻止跨性別女性的大腦完全男性化,從而導致更多的女性化大腦和女性的性別認同[4][7]

一種名為CYP17的變異基因型,其作用於性激素的孕烯醇酮和黃體酮,已被發現與跨性別男性相關,但與跨性別女性無關。最值得注意的是,跨性別男性受試者不僅更頻繁地具有變異基因型,而且具有與男性對照組相當的等位基因分佈,與女性對照組不同。該論文得出結論,女性特定性CYP17 T -34C等位基因分佈模式的喪失與跨性別男性相關。[5]

大腦結構

一些研究發現性別認同與大腦結構之間存在相關性。[8]

在失去外部器官后,幻肢是一种常见的,通常是痛苦的经历。Ramachandran(2008)发现,虽然近三分之二的順性別男性手术切除了阴茎后會有幻肢的現象,但是跨性別女性經歷性別重置手術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有幻肢。然而,这项研究忽略了單純截肢性別重置手術之間的差異。截肢時连接阴茎和大脑的神经會被切断,而性別重置手術中一些阴茎和阴囊可以再次使用以产生阴道腔,阴唇和阴蒂。在这种情况下,生殖器连接到大脑的神经會有一些保持完整的功能。三分之二的跨性別男性报告了从童年开始幻想阴茎的感觉,浮現出勃起和其他现象。[9]

產前雄激素暴露

產前缺乏雄激素的接觸或缺乏或对产前雄激素敏感性是通常被引用來解釋以下的發現。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检查了跨性別者和順性別者的指長比(一種普遍接受的產前雄激素的暴露標誌)上的差异。一项綜合分析的结论是,这种關聯的影响情況很小或根本不存在。[10]

XX性染色體患者的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導致產前雄激素過量暴露,導致生殖器男性化,通常具有爭議的是產前激素治療[11]和產後外科手術干預。[12]患有CAH的個體通常是被當女孩撫養,並且往往具有與典型女性相似的認知能力,包括空間能力、語言能力、語言側化、用手习惯和侵略性。[11]研究表明,XX染色體的人患有CAH更容易被同性吸引,[11]其中至少有5.2%的人會出現嚴重的性別不安[13]

在具有5-α-还原酶缺乏症的男性中,睾酮往二氫睾酮的轉化被破壞,從而減少了生殖器的男性化。患有這種病症的個體通常性徵較接近女性而被當女孩撫養。然而,超過一半的男性患有這種疾病並且被當作女性撫養,之後以男性角色生活。科學家們推測,青春期男性特徵的定義以及較高的男性社會地位是他們從女性轉換到男性的兩種可能動機。[13]

撫養

大衛·利馬的生殖器被意外摧毀之後,試圖將其從嬰兒時期開始作為女孩撫養到青春期,但這一個嘗試的失敗被引用來反駁這一理論,即性別認同是由養育子女的方式決定的。[14][15]在1960年代至2000年之間,许多新生儿和婴儿如果出生时阴茎畸形,或者在意外事故中失去了阴茎,都会被手术重新指定为女性。許多外科醫生認為,這樣的男性在通過手術後和社會上重新指定女性會更為快樂。现有的证据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非常努力地将这些儿童抚养成女孩,并尽可能以典型性别的态度抚养他们。在成人隨訪研究中提供定向的七例中,有六例為異性戀男性,其中一例保留女性身份,但被女性吸引。[16]:72-73利馬的案例被北美雙性人協會等組織用來警告反對不必要地修改未成年人的生殖器。[17]

2015年,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關於性別,性別認同性別表現跨性別等的網絡研討會系列。[18][19]在第一講中,Sherer博士解釋說,父母的影響(通過懲罰和行為獎勵)可以影響性別表現,但不影響性別認同[20]她引用史密森尼的一篇文章,上面展示了一张3岁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总统的照片,他留着长发、穿着裙子。[21][19]直到1940年,6歲以下的兒童穿著性別中性服裝,包括白色連衣裙。[21]1927年,時代雜誌印製了一張圖表,顯示適合性別的顏色,其中包括粉紅色的男孩和藍色的女孩。[21]Sherer博士認為,孩子们会改变他们的性別表現,以尋求父母和社會的獎勵,但這不會影響他們的性別認同(他們內在的自我意識)。[20]

參考文獻

  1. Curtis, R.; 等. (PDF). NHS: 12. March 2009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9-19).
  2. Guillamon A, Junque C, Gómez-Gil E. .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October 2016, 45 (7): 1615–48. PMC 4987404. PMID 27255307. doi:10.1007/s10508-016-0768-5.
  3. Saraswat, Aruna; Weinand, Jamie; Safer, Joshua. . Endocrine Practice. 2015, 21 (2): 199–204. PMID 25667367. doi:10.4158/EP14351.RA.
  4. Hare, Lauren; Bernard, Pascal; Sánchez, Francisco J; Baird, Paul N; Vilain, Eric; Kennedy, Trudy; Harley, Vincent R. .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9, 65 (1): 93–6. PMC 3402034. PMID 18962445. doi:10.1016/j.biopsych.2008.08.033.
  5. Bentz, E; Hefler, L; Kaufmann, U; Huber, J; Kolbus, A; Tempfer, C. .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8, 90 (1): 56–9. PMID 17765230. doi:10.1016/j.fertnstert.2007.05.056.
  6. Diamond, Milt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genderism. May 2013, 14 (1): 24–38 [14 June 2015]. doi:10.1080/15532739.2013.75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
  7. . abc.net.au. [201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
  8. For a survey, see Swaab, Dick F.; Castellanos-Cruz, L.; Bao, A.-M. "The Human Brain and Gender: Sexual Differentiation of Our Brains." In: Schreiber, Gerhard. Transsexuality in Theology and Neuroscience. Findings, Controversies, and Perspectives. Berlin and Boston: Walter de Gruyter 2016 (ISBN 978-3-11-044080-5), pp. 23-42.
  9. Ramachandran, V. S. .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8, 15 (1): 5–16.
  10. Voracek, Martin; Kaden, Alice; Pietschnig, Jakob; Tran, Ulrich. . Endocrine Practice. April 2018, 24 (4): 386–390. PMID 29561190. doi:10.4158/EP-2017-0024.
  11. Dreger A, Feder EK, Tamar-Mattis A. . Journal of Bioethical Inquiry. September 2012, 9 (3): 277–294. PMC 3416978. PMID 22904609. doi:10.1007/s11673-012-9384-9.
  12. Clayton PE, Miller WL, Oberfield SE, Ritzén EM, Sippell WG, Speiser PW. . Hormone Research. 2002, 58 (4): 188–95. PMID 12324718. doi:10.1159/000065490.
  13. Erickson-Schroth, Laura. .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Mental Health. 2013, 17 (2): 150–74. doi:10.1080/19359705.2013.753393.
  14. . [201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15. Colapinto, J. . Harper Perennial. 2001. ISBN 0-06-092959-6. Revised in 2006
  16. Bailey JM, Vasey PL, Diamond LM, Breedlove SM, Vilain E, Epprecht M. .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September 2016, 17 (2): 72–73. PMID 27113562. doi:10.1177/1529100616637616.
  17. . [201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0).
  18. . www.aap.org.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美国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19.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eptember 11,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07).
  20. Dr. Sherer,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2015-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21. . Smithsonian.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