鐽的同位素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用字:「」。有关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汉字。
主要的鐽同位素
同位素 衰變
丰度 半衰期 (t1/2) 類型 產物
281Ds syn 14  94% SF -
6% α 277Hs
279Ds syn 0.2  10% α 275Hs
90% SF -
※同位素依半衰期長度排序
←Mt109 Rg111

同位素

圖表

符號 Z(p N(n 同位素質量(u 半衰期 衰變
方式
[n 1]
衰變
產物
原子核
自旋
激發能量
267Ds[n 2] 110 157 267.14377(15)# 3(+6−2) µs 9/2+#
268Ds 110 158 268.14348(32)# 100# µs 0+
269Ds 110 159 269.14475(3) 230(110) µs
[179(+245−66) µs]
α 265Hs 3/2+#
270Ds 110 160 270.14458(5) 160(100) µs
[0.10(+14−4) ms]
α 266Hs 0+
270mDs 1140(70) keV 10(6) ms
[6.0(+82−22) ms]
α 266Hs (10)(−#)
271Ds 110 161 271.14595(10)# 210(170) ms α 267Hs 11/2−#
271mDs 29(29) keV 1.3(5) ms α 267Hs 9/2+#
272Ds 110 162 272.14602(44)# 1# s 0+
273Ds 110 163 273.14856(14)# 0.17(+17−6) ms α 269Hs 13/2−#
273m1Ds 198(20) keV 120 ms 3/2+#
273m2Ds 290(40) keV
274Ds 110 164 274.14941(42)# 2# s 0+
275Ds 110 165 275.15203(45)# 2# s
276Ds 110 166 276.15303(59)# 5# s 0+
277Ds[n 3] 110 167 277.15591(41)# 4.1 ms[1] α 273Hs 11/2+#
278Ds 110 168 278.15704(67)# 10# s 0+
279Ds[n 4] 110 169 279.16010(64)# 0.18(+5−3) s SF (90%) (various)
α (10%) 275Hs
280Ds 110 170 280.16131(89)# 11(6) s 0+
281Ds[n 5] 110 171 281.16451(59)# 9.6 s SF (94%) (various) 3/2+#
α (6%) 277Hs
281mDs[n 6][n 5] 3.7# min α# 277mHs#

備註: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同位素及核性質

能產生Z=110複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0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目標 發射體 CN 結果
208Pb 64Ni 272Ds反應成功
208Pb 62Ni 270Ds反應成功
232Th 48Ca 280Ds至今失敗
238U 40Ar 278Ds至今失敗
244Pu 36S 280Ds尚未嘗試
244Pu 34S 278Ds反應成功
248Cm 30Si 278Ds尚未嘗試
250Cm 30Si 280Ds尚未嘗試
249Cf 26Mg 275Ds尚未嘗試
251Cf 26Mg 277Ds尚未嘗試
208Pb(64Ni,xn)272-xDs(x=1)

GSI的科學家在1986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但沒有成功。計算出的截面限制在12 pb。1994年,他們使用改進了的設施,成功地檢測到9顆271Ds原子。GSI在2000年成功重現了這種反應,檢測到4個原子[2][3][4][5]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則在2000年和2004年探測到9顆原子,而2002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也測得14顆原子。[6]

207Pb(64Ni,xn)271-xDs(x=1)

2000年10月至11月,GSI小組也在反應中使用207Pb目標體進行實驗,以尋找新的同位素270Ds。他們成功合成8個270Ds原子,其中包括基態270Ds和高自旋同核異構體270mDs。[7]

208Pb(62Ni,xn)270-xDs(x=1)

GSI的研究小組於1994年研究了這條反應,探測到3個269Ds原子。他們起初測定了第4條衰變鏈,但其後將其撤回。

209Bi(59Co,xn)268-xDs

俄羅斯杜布納的小組在1986年首次研究這個反應。他們無法檢測到任何原子,測量的截面限制在1 pb。1995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報告表明,他們成功地在1n中子蒸發通道中檢測到267Ds的單個原子。然而他們沒有測量某些衰變,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認這一發現。[8]

232Th(48Ca,xn)280-xDs

杜布納的團隊在1986年首次嘗試用熱核聚變合成鐽元素。他們無法測量任何自發裂變活動,計算出的截面限制在1 pb。1997年11月和1998年10月,同樣的團隊在三個不同的實驗中重新研究這種反應。他們的新方法使用48Ca來合成超重元素。他們檢測到一些半衰期相對較長的自發裂變活動,並初步分配到衰變產物269Sg或265Rf,截面為5 pb。

232Th(44Ca,xn)276-xDs

杜布納小組在1986年和1987年進行了這種反應,並在這兩個實驗中測量到10毫秒的自發裂變活動,分配到272Ds,截面為10 pb。目前認為這項裂變活動並不是來自鐽同位素的。

238U(40Ar,xn)278-xDs

1987年,杜布納小組首次嘗試這種反應。他們只觀察到來自240mfAm和242mfAm的自發裂變,截面限制在1.6 pb。GSI小組於1990年首次研究這個反應,沒有檢測到任何鐽原子。2001年8月,GSI重複進行反應,但沒有成功,計算出的截面限制在1.0 pb。

236U(40Ar,xn)276-xDs

1987年,杜布納小組首次嘗試這種反應,但沒有觀察到自發裂變活動。

235U(40Ar,xn)275-xDs

1987年,杜布納小組首次嘗試這種反應,但沒有觀察到自發裂變活動。GSI團隊在1990年作進一步研究,同樣沒有檢測到鐽原子,截面限制在21 pb。

233U(40Ar,xn)273-xDs

GSI團隊在1990年首次嘗試這條反應,但沒有檢測到鐽原子,截面限制在21 pb。

244Pu(34S,xn)278-xDs(x=5)

1994年9月,杜布納小組在5n中子蒸發通道中檢測到273Ds的單個原子,截面只有400 fb。[9]

作為衰變產物

科學家也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發現鐽的同位素。

蒸發殘留 觀測到的鐽同位素
293Lv, 289Fl 281Ds
291Lv, 287Fl, 283Cn 279Ds
285Fl 277Ds
277Cn 273Ds

在一些實驗中,293Lv和289Fl衰變所產生的鐽同位素以8.77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3.7分鐘。雖然未經證實,但這項活動極有可能是與一個亞穩態同核異構體281mDs有關。

280Ds

首次合成時所產生的兩個原子起初被認定為288Fl,其衰變到280Ds後進行自發裂變。後來該發現被改為289Fl,衰變產物則改為281Ds。因此280Ds目前還是未知的同位素。

277Ds

1999年一項有關發現293Uuo的報告指出,277Ds以10.18 MeV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3 ms。發現者於2001年撤回這項發現。這個同位素最後於2010年被合成,其衰變特性不符合此前的數據。

273mDs

GSI在1996年合成277Cn(詳見),其中一條衰變鏈以9.73 MeV能量進行α衰變,形成273Ds,半衰期為170毫秒。該數據無法得到證實,因此273mDs目前還是未知的。

272Ds

在第一次嘗試合成鐽的實驗中,10毫秒的自發裂變活動被分配到272Ds,所用反應為232Th(44Ca,4n)。該同位素的發現已被撤回。

同位素發現時序

同位素 發現年份 核反應
267Ds 1994年 209Bi(59Co,n)
268Ds 未知
269Ds 1994年 208Pb(62Ni,n)
270Dsg,m 2000年 207Pb(64Ni,n)
271Dsg,m 1994年 208Pb(64Ni,n)
272Ds 未知
273Ds 1996年 244Pu(34S,5n)
274Ds 未知
275Ds 未知
276Ds 未知
277Ds 2010年 242Pu(48Ca,5n)
278Ds 未知
279Ds 2002年 244Pu(48Ca,5n)
280Ds 未知
281aDs 1999年 244Pu(48Ca,3n)
281bDs 1999年 244Pu(48Ca,3n)

281Ds

分別由289Fl或293Lv形成281Ds的兩條衰變鏈相互存在矛盾。最常見的衰變模式是自發裂變,半衰期為11秒。一個未經證實的罕見衰變模式是能量為8.77MeV的α衰變,觀察到的半衰期為3.7分鐘。這種衰變路徑十分特別,很可能是源自同核異構體能級,但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認這些報告。

271Ds

直接合成271Ds的衰變數據清楚地表明存在兩個同核異構體。第一個所釋放的α粒子能量為10.74和10.69 MeV,半衰期為1.63毫秒;另一個的α粒子能量為10.71 MeV,半衰期為69毫秒。第一個同核異構體為基態,後者則為同核異能態。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兩種同核異構體的α衰變能量相近,因此同核異能態主要是以延遲同核異能躍遷的形式進行衰變的。

270Ds

直接和成270Ds的實驗結果明確表明存在兩個同核異構體。基態270Ds通過α衰變形成266Hs,途中釋放一顆能量為11.03 MeV的α粒子,半衰期為0.1毫秒。亞穩態同樣進行α衰變,期間放射能量為12.15、11.15和10.95 MeV的α粒子,半衰期為6毫秒。亞穩態在釋放12.15 MeV能量的α粒子後,會形成266Hs的基態。這表明該亞穩態的能量比基態高出1.12 MeV。

同位素產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鐽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冷聚變

發射體 目標 CN 1n 2n 3n
62Ni 208Pb 270Ds 3.5 pb
64Ni 208Pb 272Ds 15 pb, 9.9 MeV

衰變特性

理論對不同鐽同位素半衰期的估值與實驗結果相符。[10][11]尚未被發現的同位素294Ds的中子數為幻數,其α衰變半衰期預計長達311年。[12][13]

蒸發殘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種目標-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MD:多面;DNS:雙核系統;σ:截面

目標 發射體 CN 通道(產物) σmax 模型 參考資料
208Pb 64Ni 272Ds 1n (271Ds) 10 pb DNS [14]
232Th 48Ca 280Ds 4n (276Ds) 0.2 pb DNS [15]
230Th 48Ca 278Ds 4n (274Ds) 1 pb DNS [15]
238U 40Ar 278Ds 4n (274Ds) 2 pb DNS [15]
同位素列表
䥑的同位素 鐽的同位素 錀的同位素

註釋

  1. Abbreviations:
    SF: Spontaneous fission
  2. Unconfirmed isotope
  3. Not directly synthesized, occurs in decay chain of 285Fl
  4. Not directly synthesized, occurs as decay product of 283Cn
  5. Not directly synthesized, occurs in decay chain of 289Fl
  6. This isomer is unconfirmed

参考文獻

  1. V. K. Utyonkov. (PDF). Super Heavy Nucle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exas A & 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TX, USA. March 31 – April 2, 2015.
  2. Ginter, T. N.; Gregorich, K.; Loveland, W.; Lee, D.; Kirbach, U.; Sudowe, R.; Folden, C.; Patin, J.; Seward, N. . Physical Review C. 2003, 67 (6): 064609. Bibcode:2003PhRvC..67f4609G. doi:10.1103/PhysRevC.67.064609.
  3. "Confirmation of production of element 110 by the 208Pb(64Ni,n) reaction", Ginter et al., LBNL repositories. Retrieved on 2008-03-02
  4. Folden, C. M.; Gregorich, KE; Düllmann, ChE; Mahmud, H; Pang, GK; Schwantes, JM; Sudowe, R; Zielinski, PM; Nitsche, H.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4, 93 (21): 212702. Bibcode:2004PhRvL..93u2702F. PMID 15601003. doi:10.1103/PhysRevLett.93.212702.
  5. "Development of an Odd-Z-Projectile Reaction for Heavy Element Synthesis: 208Pb(64Ni,n)271Ds and 208Pb(65Cu,n)272111", Folden et al., LBNL repositories. Retrieved on 2008-03-02
  6. Morita, K.; Morimoto, K.; Kaji, D.; Haba, H.; Ideguchi, E.; Kanungo, R.; Katori, K.; Koura, H.; Kudo, H. .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A. 2004, 21 (2): 257. Bibcode:2004EPJA...21..257M. doi:10.1140/epja/i2003-10205-1.
  7. Hofmann; Heßberger, F.P.; Ackermann, D.; Antalic, S.; Cagarda, P.; Ćwiok, S.; Kindler, B.; Kojouharova, J.; Lommel, B.; 等. (PDF). Eur. Phys. J. A. 2001, 10: 5–10. Bibcode:2001EPJA...10....5H. doi:10.1007/s100500170137.
  8. Ghiorso, A.; Lee, D.; Somerville, L.; Loveland, W.; Nitschke, J.; Ghiorso, W.; Seaborg, G.; Wilmarth, P.; Leres, R. . Physical Review C. 1995, 51 (5): R2293. Bibcode:1995PhRvC..51.2293G. doi:10.1103/PhysRevC.51.R2293.
  9. Lazarev, Yu. A.; Lobanov, Yu.; Oganessian, Yu.; Utyonkov, V.; Abdullin, F.; Polyakov, A.; Rigol, J.;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 Physical Review C. 1996, 54 (2): 620. Bibcode:1996PhRvC..54..620L. doi:10.1103/PhysRevC.54.620.
  10. P. Roy Chowdhury, C. Samanta, and D. N. Basu. . Phys. Rev. C. 2006, 73: 014612. Bibcode:2006PhRvC..73a4612C. arXiv:nucl-th/0507054. doi:10.1103/PhysRevC.73.014612.
  11. C. Samanta, P. Roy Chowdhury and D.N. Basu. . Nucl. Phys. A. 2007, 789: 142–154. Bibcode:2007NuPhA.789..142S. arXiv:nucl-th/0703086. doi:10.1016/j.nuclphysa.2007.04.001.
  12. P. Roy Chowdhury, C. Samanta, and D. N. Basu. . Phys. Rev. C. 2008, 77 (4): 044603. Bibcode:2008PhRvC..77d4603C. doi:10.1103/PhysRevC.77.044603.
  13. P. Roy Chowdhury, C. Samanta, and D. N. Basu. . At. Data & Nucl. Data Tables. 2008, 94 (6): 781. Bibcode:2008ADNDT..94..781C. doi:10.1016/j.adt.2008.01.003.
  14. Feng, Zhao-Qing; Jin, Gen-Ming; Li, Jun-Qing; Scheid, Werner. . Physical Review C. 2007, 76 (4): 044606. Bibcode:2007PhRvC..76d4606F. arXiv:0707.2588. doi:10.1103/PhysRevC.76.044606.
  15. Feng, Z; Jin, G; Li, J; Scheid, W. . Nuclear Physics A. 2009, 816: 33. Bibcode:2009NuPhA.816...33F. arXiv:0803.1117. doi:10.1016/j.nuclphysa.2008.11.0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