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院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書院
位置新竹縣關西鎮南山里7鄰79號
建成年代1901或1904年
官方網站http://www.lohouse.com.tw/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院是一棟位在臺灣新竹縣關西鎮合院客家建築。[1]

歷史

乾隆十六年(1751年),有羅氏移民淡水遷徙到現今關西鎮南山里上南片開墾,並招呼廣東省蕉嶺縣之親族前來。後來,羅碧玉在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出一定規模時開始興辦教育;他率領眾人建立了學堂及書院。在創建書院時,他聘請了來自福建師傅,並使用了採自大陸地區建材關西太和宮也在此時被一同興建。[2]

地理位址

該建物位在關西鎮上南片,前方有鳳山溪流經,其餘三面環有矮山。[3]

構造設計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之形制為一堂四橫之大型三合院建築,其周圍設有內外埕、外圍牆及門樓,圍牆設有天官香爐,左右廊道飾有石雕、泥塑交趾陶[2]其主建物座向為坐南朝北。[4]其門樓內縮並面向東北方。[3]

文物

正廳供奉王爺神位。[2]

周邊

連結

閱讀

參考

引用
  1. (民俗學), 劉淑音.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014-01-01. ISBN 9789860415261 (中文).
  2.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3. . hakkaarchitecture.thcdc.hakka.gov.tw.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4. . archive.is. 2017-03-21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