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坤 (畫家)

陳慧坤1907年6月25日-2011年2月11日),上苑台灣知名畫家教育家,出身於台灣臺中龍井人,為陳清文、蔡恐夫婦的次子。長年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陳慧坤
上苑
出生1907年6月25日
日治臺灣臺中州大甲郡龍井庄
逝世2011年2月11日(2011歲-02歲-11)(103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国籍 日治臺灣(1907-1945)
 中華民國(1945-2011)
语言國語、台語、日語
教育程度東京美術學校
职业畫家
家乡臺中市龍井區

簡歷

陳慧坤自幼受其父常臨摹芥子園自娛影響,雅好繪畫,雖早失怙恃、二度喪偶,但坎坷的遭遇更堅定其追求美術的心志。第三任妻子陳莊金枝為音樂教師,育有二女一子,長女陳曉冏是美術系教授,次女陳郁秀為知名鋼琴家(曾任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長子陳繼平服務機械、金融業。

1919年,陳慧坤受級任老師陳瑞麟鼓勵,更加熱愛美術。1927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負笈東瀛,1928年以素描最高分,考取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師範科正取及油畫科備取,創該校建校四十一年來最高記錄,在校期間石膏素描、人體素描、油畫師承田邊先生,日本畫由平田松堂授課,雕刻課由水谷鐵也先生授課,除孜孜不倦的習畫外,也充分利用機會親睹中西名畫,對其繪畫創作產生極大的啟發。

1931年,陳慧坤返台後先後任教於台中商業學校(今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台中第二高等女學校(今台中二中)、台中第一女中(今台中女中)及臺灣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77年退休,四十餘年間作育英才無數。畢生從事美術教育及創作,自1920年起,其作品即連續參加台展、全省美展,且歷任省展、教員展、學生展之籌備委員、評審委員、評議委員。

1950年代,陳慧坤曾二次赴日考察美術教育。1960年利用一年休假赴法進修,參觀美術館並至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旅行寫生,當時適逢巴黎現代美術館舉行三個月之久的20世紀歐洲美術源泉展(Les sources du XXe siècle, les arts en Europe de 1884 à 1914),藉此機會體驗現代美術史的全貌與發展趨勢。1969年以後,每隔一年即利用暑假赴歐,一方面進修考察參觀美術館,一方面旅行寫生,前後共計七次,使其有機會擴大視野,並對西洋美術之各畫派做深入研究,將其獨到之見解表現於畫作中,並舉行十次歐遊畫展。1973年暑假赴歐至義、比、荷、法、日考察及旅行寫生。於法國康布羅畫「阿爾卑斯山白朗山」時,宣紙上油顏料作畫,採用了中國繪畫的「披麻皴解索法」融和中西繪畫技法,其中作品「白朗山」的色彩處理效果。1977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後亦曾至美國日本中國等地遊覽作畫。陳慧坤是臺灣畫家中少數兼擅油畫、膠彩、水墨創作,以及深入理解東西洋美術思潮的畫家。畢生創作強調面對實影寫生,以及塞尚對於畫作堅實的結構與空間表現的追求。畫作風格充分融合東方繪畫靈秀之氣與西方再現自然內在精神的特質。

1982年作品「東照宮本殿唐門」從寫生畫稿至完成歷時一年,充分表現了對西方透視法的合理爰用,使之呈顯出國畫的新面貌,藝評家們將他的作品稱為「台灣繪畫交響曲」。

風格

陳慧坤擅長國畫膠彩畫油畫,早年創作題材多為靜物,後以風景為主,亦可見其繪描親人之作品,鮮豔的色彩、生動的線條及平穩的結構,令人感受到其對大自然、對家人之熱情。

年表

  • 1907年6月15日,出生於臺中縣龍井鄉,為陳清文、蔡恐夫婦次子。上有長兄永珍,下有弟瑞珍,妹媛。
  • 1915年3月,入大肚鄉公學校。
  • 1920年2月,母蔡氏病逝。兄考進臺北師範學校。妹寄養於舅父家。慧坤、弟隨祖母林冷女士遷居梧棲姑媽家。4月入梧棲公學校。5月遷至清水外婆家休養一個月後再遷回龍井。7月轉入龍井公學校。
  • 1922年,為實現學習美術心願,考入臺中一中,寄宿學校宿舍。
  • 1924年,為便於課外加強術科考試準備,遷出宿舍,並獲得新任校長下村先生允許使用美術課準備室。
  • 1927年 3月,臺中一中畢業。赴日入東京川端畫學校練習素描,投考東京美術學校,落榜。6月,回川端畫學校學素描。9月,夜間參加成淵學館英語會話班。
  • 1928 年3月,參加三次素描比賽,第三次比賽,得到第一名。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正取及油畫科備取,為顧全生計及興趣而選擇師範科。一年級上石膏素描,由田邊先生授課。日本畫由平田松堂先生授課。
  • 1929年,人體素描及日本畫,仍由田邊先生與平田先生授課。雕刻課一年級、二年級由水谷鐵也先生授課。
  • 1930年,油畫課由田邊先生授課,到1931年4月田邊先生轉任油畫科,任科主任。弟瑞珍考入臺中一中。 7月,返臺與郭翠鳳女士結婚。
  • 1931年 3月,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 1932年,長女曉冏出生。
  • 1934年,任臺中商業學校(今國立臺中科技學院)兼任教師,教授商業美術課程至1945年離職。
  • 1935年,妻郭氏仙逝。4月,任臺中市幸公學校代用全任教師。
  • 1938年,轉任臺中市新高公學校(今太平國小)正式教師。
  • 1939年4月,與國小教師謝碧蓮女士結婚。
  • 1941年1月,妻謝氏病逝。4月,轉任臺中第二高等女學校專任美術老師。
  • 1943年6月,祖母林氏仙逝。10月,與員林女教師莊金枝女士結婚。
  • 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轉任臺中第一女中專任教師。
  • 1946年3月,受聘籌備臺中市初中招生事宜。任臺中市立初中教務主任。第一屆省展,展出「賞畫」獲「學產賞」。
  • 1947年,受聘省立臺灣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第二屆省展,展出「臺灣土俗室」獲「主席賞」。
  • 1948年,升任省立臺灣師範學院美術系副教授。任省展歷任審查委員並出畫參展至1986年。
  • 1949年4月,次女郁秀出生。
  • 1951年11月,長子繼平出生。
  • 1952年8月,登玉山主峰寫生作畫,四天三夜。
  • 1953年,戰後首次赴日考察日本美術教育。升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 1955年,長女曉冏結婚。
  • 1957年,第二次赴日考察美術教育。
  • 1958年,受聘私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兼任教。
  • 1960年,利用教授休假一年假期,赴法進修,考察美術教育,參觀美術館並至西、義、比、荷、德等國旅行寫生。
  • 1961年,經由英、美、日返國,並參觀美術館。
  • 1962年5月,臺北中山堂舉行「歐洲作品展」。9月,臺中省立圖書館「歐洲作品展」。
  • 1965年,次女郁秀赴法,考進國立巴黎音樂學院;受聘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兼任教授。5月,和張道林教授在國際畫廊開雙人展。
  • 1968年,長兄永珍病逝。
  • 1969年,暑假赴法考察,旅行寫生,歷時四個月。
  • 1970年,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歐洲作品展」。著「歐洲行腳與美術館巡禮」一書。
  • 1971年,暑假赴法,考察寫生。辭去私立實踐家政專科學校兼任教授乙職。
  • 1972年3月,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歐遊作品展」。
  • 1973年,暑假赴歐至義、比、荷、法、日考察及旅行寫生。
  • 1974年4月,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歐遊作品展」。撰「石濤畫語錄中的現代思想」一 文發表於幼獅書店發行的「學術論叢」第107頁120頁。
  • 1975年,暑假赴法國亞維農古城及比國布魯日寫生。辭去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兼任教授乙職。年底次女郁秀學成榮歸任師大音樂系副教授。
  • 1976年5月,臺北省立博物館、臺中省立圖書館舉行「歐遊作品展」。9月,教育部頒發優良教師「選樣」服務四十年。
  • 1977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退休。著「梵谷」一書。
  • 1978年,弟瑞珍病逝美國。
  • 1979年,赴泰國、瑞士、比、法旅行寫生與參觀。12月, 臺北中山北路羅福畫廊舉行畫展(展出作品二十五件)。
  • 1981年2月,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個展。7月,赴日旅行寫生,完成油畫「姬路城」白鷺城,及代表日本三景之一「嚴島神社」等作品。開拓創造了空間的擴大性。
  • 1982年7月,赴日旅行寫生,先到日光東照宮畫本殿「唐門」,自寫生畫稿至作品完成歷時一年,為慧坤先生最珍愛之作品之一,八月轉赴美國舊金山寫生。
  • 1983年12月,於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行「遊日、美畫展」。
  • 1986年1月,擔任第十三屆臺北市美展油畫評審委員。2月,長子繼平與吳秀卿小姐結婚。4月,應臺北市立美術館邀請舉行「八十回顧展」。11月,長孫女佳文出生。
  • 1987 年,擔任省展評議委員至今。
  • 1988年2月,應聘臺灣省立美術館展品審查委員 。作品「巴黎街頭巷尾」參加由文建會主辦「中華民國當代美術展」在南美洲三國巡迴展覽達一年之久。
  • 1989年2月,作品「淡水下坡第一張」及「淡水下坡第六張」列入臺北市立美術館永久珍藏。3月,參與「藝術薪水相傳—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系列畫展。6月,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與陳進、林玉山,舉行聯展。11月,當選第一屆臺中縣十大資深傑出藝術家,並獲金穗獎。12月,參與為紀念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週年,舉辦之「山高水長」國畫等展。
  • 1990年10及11月,與妻赴美寫生作畫,並至華盛頓參觀各博物及美術館。
  • 1991年4月,次孫女佳玲出生。11月,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陳慧坤八十五回顧展」(展出作品一百件)。12月於好來藝術中心舉行「陳慧坤個展」(展出作品32件)。
  • 1992年6月22日至7月4日,與妻兒赴大陸杭州、北平寫生旅行。
  • 1993年8月至10月,與妻赴美聖.路易士市寫生作畫,遊覽大峽谷並至尼加拉瓜瀑布寫生。
  • 1994年5月至7月,再赴美聖.路易士市寫生作畫。
  • 1995年9月,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陳慧坤九十回顧展」(展出作品70件)。藝術家出版社出版「臺灣美術全集<第十七卷>陳慧坤」。
  • 1996年,中國當代名家油畫百人大展,展出油畫「聳立雲霄」。3月30日至5月19日,臺灣省立美術館「陳慧坤九十回顧展(展出作品77件)。9月21日至10月3日,第六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午募蘭」、「蝴蝶蘭」、「夏威夷」、「聖路易」。
  • 1997年,「西湖東風—印象派在臺灣」,於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印象派名作展,借展油畫「故鄉龍井」。第五十二屆全省美展,展出膠彩「洋蘭」。綠水畫會第七屆,展出國畫「桔梗」。5月,「西湖東風—印象派在臺灣」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12月,獲「行政院文化獎」。
  • 1998年,擔任「陳進藝術文化獎第一屆委員委員」。6月5日14日,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淬光連斗—陳慧坤畫展」(展出作品42件)。綠水畫會第八屆,展出國畫「蘭花」。郭木生美術中心,展出「松山郊外」、「濠上樂」、「客神社拔殿」、「文武閣塔影」。全國美展第十五屆,展出油畫「佳玲」。
  • 1999年,師大藝術系五十周年慶,展出膠彩「桔梗」。4月26日,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馨獎」。4月至12月,由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合辦「東亞油畫的展開與確立」(1850~1950),於日本靜岡縣、兵庫縣、德島縣、宇都宮市、福岡市各地巡迴展出,展出油畫「自畫像」、「故鄉龍井」。綠水畫會第九屆,展出膠彩畫「巴黎郊外」。12月29日,獲台北市政府頒發「榮譽市民獎」。1999名家書畫大展,展出油畫「聖.路易四鎮湖風光」。
  • 2000年5月5日,李登輝總統頒贈二等景星勳章表彰陳慧坤文藝的傑出成就。9月1日至12月1日,於紐約中華新聞中心「台北藝廊」推出「臺灣精神—現代風格與文化傳統的對話」。
  • 2001年6月22日至7月22日,「大器九五--陳慧坤九五回顧展」假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舉行,並出版「蒼松映長春」畫冊與光碟。
  • 2002年5月5日, 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榮譽文藝獎」。7月21日,交通大學藝文空間「慧筆乾坤—陳慧坤創作與教學研討會暨陳慧坤作品展」。11月1日,擔任「陳進藝術文化獎第二屆委員委員」至2007年10月31日。
  • 2003年6月25日至7月13日,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舉辦「慧照乾坤九七回顧展」及「從塞尚到陳慧坤」學術研討會。10月8日,榮獲國家文藝基金會第七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分別是陳慧坤、白先勇、潘皇龍、顧正秋。
  • 2004年6月25日,交通大學舉辦「陳慧坤九八華誕演講會」,出版「慧照乾坤-陳慧坤的藝術人生」。
  • 2005年,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眾彩交響-陳慧坤藝術研究論文集」。
  • 2006年5月,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百慧藏坤-陳慧坤百歲誕辰特展」。6月,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師範大學、交通大學並出版專輯、「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等書。
  • 2011年2月11日晚間七時卅分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103歲。
  • 2011年3月11日,獲得總統華總二榮字第10000044180號褒揚令[1]

畫歷

  • 1.1928年,油畫「故鄉龍井」。
  • 2.1930年10月,臺灣美展西畫部 油畫「裸婦習作(一)入選、油畫「裸婦習作(二)」。
  • 3.1932年,「嬰兒習作」、「母愛」、「自畫像」。
  • 4.1933年10月,台展第七屆東洋畫部,膠彩畫「無題」入選。
  • 5.1936年10月,台展第九屆東洋畫部,膠彩畫「在世時的面影」入選。
  • 6.1937年10月,台展第十屆東洋畫部 膠彩畫「屏風佳人畫」入選。
  • 7.1938年10月,第一屆臺灣總督府美展東洋畫部,膠彩畫「手風琴」入選。
  • 8.1939年10月,第二屆府展東洋畫部,膠彩畫「逍遙」入選。
  • 9.1940年10月,第三屆府展東洋畫部,膠彩畫「秋之收獲」入選。
  • 10.1941年10月,第四屆府展東洋畫部,膠彩畫「池畔音色」入選。
  • 11.1942年10月,第五屆府展東洋畫部,膠彩畫「登山」入選 ,府展停辦。
  • 12.1946年10月,全省第一屆美展,展出國畫「賞畫」,獲學產賞。
  • 13.1947年10月,全省第二屆美展,展出國畫「臺灣土俗室」,獲主席賞。
  • 14.1948年10月,全省第三屆美展,展出國畫「古美術研究室」、「逍遙」、「淡水風光」。任評審委員
  • 15.1949年10月,全省第四屆美展,展出國畫「雙鵝出浴」、「母愛」、「碧潭」。任評審委員
  • 16.1950年10月,全省第五屆美展,展出國畫「濠上樂」、「烏來瀑布」、「畫眉晚翠」。任評審委員
  • 17.1951年10月,全省第六屆美展, 展出國畫「能高瀑布」、「能高松原」、「能高主峰」。任評審委員。
  • 18.1952年10月,全省第七屆美展,展出國畫「靈山第一峰」、「東峰連山」、「北峰連山」。任評審委員。
  • 19.1953年10月,全省第八屆美展,展出國畫「太平山」、「北澳風光」。任評審委員。
  • 20.1954年10月,全省第九屆美展,展出國畫「台北風光」、「東京郊外」。任評審委員。
  • 21.1955年10月,全省第十屆美展,展出國畫「淡水一角」、「淡江遠望」。任評審委員。
  • 22.1956年10月,全省第十一屆美展,展出國畫「七面鳥」。任評審委員。
  • 23.1957年10月,全省第十二屆美展,展出國畫「公館風景」。任評審委員。
  • 24.1958年10月,全省第十三屆美展,展出國畫「翠峰平原」。任評審委員。
  • 25.1959年10月,全省第十四屆美展,展出國畫「松嶺平原」、「太魯閣」。任評審委員。
  • 26.1960年12月,全省第十五屆美展,展出國畫「淡水風景」。任評審委員。
  • 27.1961年12月,全省第十六屆美展,展出國畫「夢索路公園」。任評審委員。
  • 28.1962年12月,全省第十七屆美展,展出國畫「觀音山眺望」。任評審委員。
  • 29.1963年12月,全省第十八屆美展,展出國畫「淡水風光」。任評審委員。
  • 30.1964年12月,全省第十九屆美展,展出國畫「赤崁樓」。任評審委員。
  • 31.1965年12月,全省第二十屆美展,展出國畫「野柳鼓浪」。任評審委員。
  • 32.1966年12月,全省第二十一屆美展,展出國畫「海濱屏嶂」。任評審委員。
  • 33.1967年12月,全省第二十二屆美展,展出國畫「野柳龜山」。任評審委員。
  • 34.1968年12月,全省第二十三屆美展,展出國畫「烏來瀑布」。任評審委員。
  • 35.1970年1月,全省第二十四屆美展,展出國畫「莫黑鎮」。任評審委員。
  • 36.1971年1月,全省第二十五屆美展,展出國畫「合歡連山」。任評審委員。
  • 37.1972年1月,全省第二十六屆美展,展出國畫「凡爾賽宮的哈漠別宮」。任評審委員、省展顧問。
  • 38.1973年1月,全省第二十七屆美展,展出國畫「祝山遠望」。任顧問。
  • 39.1974年1月,全省第二十八屆美展,展出國畫「阿爾卑斯山」。任顧問。
  • 40.1975年1月,全省第二十九屆美展,展出國畫「白朗第一峰」。任評審委員。
  • 41.1976年1月,全省第三十屆美展,展出國畫「紅富士」。任評審委員。
  • 42.1977年1月,全省第三十一屆美展,展出國畫「十分瀑布」。任評審委員。
  • 43.1978年1月,全省第三十二屆美展,展出國畫「烏來瀑布」。任評審委員。
  • 44.1979年1月,全省第三十三屆美展,展出國畫「野柳鼓浪」。任評審委員。
  • 45.1980年1月,全省第三十四屆美展,展出國畫「布魯日河光倒影」。任評審委員。
  • 46.1981年1月,全省第三十五屆美展,展出國畫「坡菩提寺」。任評審委員。
  • 47.1982年1月,全省第三十六屆美展,展出國畫「東照宮(日本)」。任評審委員。
  • 48.1983年1月,全省第三十七屆美展,展出國畫「孤單獨秀一枝松」。任評審委員。
  • 49.1984年1月,全省第三十八屆美展,展出國畫「美國約舍密德瀑布」。任評審委員。
  • 50.1985年1月,全省第三十九屆美展,展出國畫「琉球海濱迂路」。任評審委員。
  • 51.1986年1月,全省第四十屆美展,展出國畫「日本姬路城」。任評審委員、評議委員。
  • 52.1987年1月,全省第四十一屆美展, 展出國畫「青年公園的一角」。任評議委員。
  • 53.1988年1月,全省第四十二屆美展,展出國畫「故宮至善園」。任評議委員。
  • 54.1989年1月,全省第四十三屆美展,展出國畫「翠峰」。任評議委員。
  • 55.1990年1月,全省第四十四屆美展,展出國畫「淡水下坡路」。任評議委員。
  • 56.1991年1月,全省第四十五屆美展,展出國畫「北市內湖水景」。任評議委員。
  • 57.1992年1月,全省第四十六屆美展,展出國畫「松山郊外」。任評議委員。
  • 58.1993年1月,全省第四十七屆美展,展出國畫「杭州西湖玉帶橋」。任評議委員。
  • 59.1997年1月,全省第五十一屆美展,展出國畫「洋蘭」。任評議委員。

參展

個展

  • 1962.05.06—1962.05.15,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六十件),台北中山堂。
  • 1962.09.20—1962.09.24,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七十件),台中省立圖書館。
  • 1970.04.05—1970.04.12,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五十件),台北省立博物館。
  • 1972.03.02—1972.03.05,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四十二件),台北省立博物館。
  • 1974.04.02—1974.04.10,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三十六件),台北省立博物館。
  • 1976.05.11—1976.05.16,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四十二件),台北省立博物館。
  • 1976.05.20—1976.05.23,陳慧坤歐遊作品展(展出三十件),台中省立圖書館。
  • 1979.12.01—1979.12.10,陳慧坤畫展(展出二十五件), 台北市羅福畫廊。
  • 1981.02.24—1981.03.02,陳慧坤畫展(展出四十件), 台北省立博物館。
  • 10.1983.11.29—1983.12.05,陳慧坤畫展(展出二十件),台北省立博物館。
  • 11.1986.04.05—1986.05.04陳慧坤八十回顧展(展出一百件),台北市立美術館。
  • 12. 1989.03.17—1989.04.02,陳慧坤畫展(展出六十六件),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台中縣美術家接力展。
  • 13. 1991.11.07—1991.12.08,陳慧坤八十五回顧展(展出一百件),國立歷史博物館。
  • 14. 1991.12.21—1992.01.19,陳慧坤個展(展出三十二件), 好來藝術中心。
  • 15. 1995.09.30—1995.12.17,陳慧坤九十回顧展(展出七十件),台北市立美術館。
  • 16. 1996.03.30—1996.05.19,陳慧坤九十回顧展(展出七十七件),台灣省立美術館。
  • 17. 1998.06.05—1998.06.14,淬光連斗—陳慧坤畫展(展出四十二件),國立歷史博物館。
  • 18. 2001.6.22-2001.7.22,大器九五回顧展(展出二十二件畫作及畫家用具等),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畫冊與光碟
  • 19. 2002.6.17-2002.7.21,慧筆乾坤-陳慧坤創作及教學研討會暨陳慧坤作品展,交通大學。
  • 20. 2003.6.25-2003.7.13,慧照乾坤-陳慧坤回顧展(展出四十件),國父紀念館,從賽尚到陳慧坤學術研討會
  • 21. 2006.5.26-2006.9.24,百慧藏坤-陳慧坤一00回顧展(展出一百四十九件),國史館、國美館、交通大學、師範大學。
  • 22. 2017.4.1-2017.4.30,寫生-陳慧坤百壹紀念展,台北尊彩藝術中心 Liang Gallery。


聯展

  • 1.1952年5月4日-12日,台陽展,展出國畫「烏來溪谷」、「微笑」、「能高瀑布」。
  • 2.1956年8月10日-20日,台陽展,展出國畫「小妹妹。
  • 3.1957年12月7日-16日,全省美展,展出國畫「阿平」。
  • 4.1957年8月21日-27日,台陽展,展出國畫「淡江遠望」。
  • 5.1960年5月25日-29日,台陽展,展出國畫「下坡路」。
  • 6.1965年5月2日—9日,陳慧坤、張道林雙人展,台北國際畫廊。
  • 7.1972年11月30日-12月5日,長流畫會,展出膠彩「玉山第一峰」。
  • 8.1973年10月3日-8日,長流畫會,展出膠彩「巴黎郊外」、「別宮」。
  • 9.1974年12月3日-8日,長流畫會,展出膠彩「合歡山高原」。
  • 10.1976年,教授聯展—紀念總統蔣公九秩誕辰,展出國畫「白朗第一峰」。
  • 11.1976年,師大美術學系—慶祝三十週年校慶,展出油畫「比利時河畔鐘樓」。
  • 12.1980年,六十九年度文藝期活動,展出油畫「文武閣倒影」。
  • 13.1982年,年代美展—資深美術家作品回顧,展出油畫「故鄉龍井」、油畫「淡水風景」、油畫「姬路城」。
  • 14.1983年,第一屆高雄市美展,展出國畫「客神社拔殿」。
  • 15.1984年,第二屆高雄市美展,展出油畫「舊金山海灣」。
  • 16.1985年10月1日—15日,林玉山、袁樞真、陳慧坤三人展,福華畫廊。
  • 17.1985年,師大美術學系展,展出油畫「故鄉龍井竹坑」。
  • 18.1985年,全省美展四十週年回顧展,展出國畫「古美術研究室」、國畫「凡爾賽宮哈漠別宮」、國畫「松林平原」、國畫「孤單獨秀一松枝」。
  • 19.1985年,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教授聯展,展出油畫「故鄉龍井竹坑」。
  • 20.1986年,第三屆高雄市美展,展出油畫「小提琴家」。
  • 21.1986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展出油畫「故鄉龍井竹坑」。
  • 22.1986年,紀念蔣公百年誕辰及慶祝第十八屆榮民節畫展,展出油畫「青年公園」。
  • 23.1987年10月11日—20日,師大教授林玉山、袁樞真、陳慧坤三人展,福華畫廊。
  • 24.1987年,當代人物藝術展,展出油畫「憩」。
  • 25.1987年,中華民國大專教授美展,展出油畫「美濃山光水色」。
  • 26.1988年,中華民國當代美術展,展出國畫「巴黎街頭巷尾」。
  • 27.1988年,台中縣美術家聯展,展出國畫「中正公園雲漢池」。
  • 28.1988年,師大教授聯展,展出油畫「含飴弄孫」、國畫「台灣土俗室」。
  • 29.1988,中華民國美術發展展,展出油畫「觀音山眺望」。
  • 30.1989年6月4日—17日,陳進、林玉山、陳慧坤三人膠彩畫聯展, (各別展出二十件),國立歷史博物館。
  • 31.1989年,山高水長國畫特展—紀念蔣故熜統經國先生逝世週年,展出油畫「翠峰」。
  • 32.1990年9月28日—10月14日,林玉山、袁樞真、陳慧坤三人聯展,福華畫廊。
  • 33.1991年,第六屆師大教授聯展,展出國畫「中正公園雲漢池」。
  • 34.1991年4月27日,第一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淡水白洋館」。
  • 35.1992年,中華民國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展出油畫「野柳海港」。
  • 36.1992年,第二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萬里海浪」8F。
  • 37.1992年,台灣早期美術運動文件大展,展出油畫「池畔」「龍井故鄉」、國畫「無題」。
  • 38.1993年,當代名家國畫油畫大展,展出油畫「頤和園石舫」。
  • 39.1993年,藝術家眼中的淡水,展出油畫「淡水白洋館」。
  • 40.1993年5月1日—16日,第三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野柳漁港」10 F,台北哥德畫廊。
  • 41.1993年,台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展出國畫「孤單獨秀一松枝」、國畫「松嶺平原」、國畫「凡爾賽哈漠別宮」。
  • 42.1994年,台灣藝術家名人錄,參加國畫「白朗第一峰」。
  • 43.1994年,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展,展出油畫「日內瓦」。
  • 44.1994年5月18日—31日,第四屆綠水畫會 展出膠彩畫「大直郊外」10F。
  • 45.1994年,資深畫家膠彩聯展,展出膠彩畫「桑姆頓池畔春色」、膠彩畫「翠峰」、膠彩畫「公館農舍」、膠彩畫「松山郊外」。
  • 46.1994年,台北—巴黎旅法前輩藝術家作品展,展出油畫「賽納河畔」;法國巴黎舉行展出,油畫「姬路城」、國畫「淡水下坡路」、原稿「淡水下坡路研究」、油畫「淡水街頭」。
  • 47.1994年,高雄市立美術館 時代的形象: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展出油畫「日內瓦」。
  • 48.1995年7月1日—28日,中華民國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展出油畫「南方澳」。
  • 49.1995年,台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三),展出油畫「野柳海邊」、油畫「那波里鳥瞰圖」。
  • 50.1995年,八十之美資深藝術家聯展,展出油畫「日內瓦」、油畫「淡水白洋館」、油畫「尼加拉瓜瀑布」。
  • 51.1995年,師大教授聯展,展出油畫「花園與少女」、油畫「聖.路易近郊」、國畫「杭州玉帶橋」、國畫「尼加拉大瀑布」。
  • 52.1995年6月3日—15日,第五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巴黎郊外」。
  • 53.1995年,第三屆長流畫展,展出「合歡山原始高原」。
  • 54.1996年9月21日—10月3日,第六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午募蘭」4 F、國畫「蝴蝶蘭」4 F。
  • 55.1996年,中國當代名家油畫百人大展,展出油畫「聳立雲霄」20 F。
  • 56.1997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西湖東風—印象派在台灣」法國奧塞美術館印象派名作展,借展油畫「故鄉龍井」。
  • 57.1997年,第七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桔梗」10 F。
  • 58.1998年,第八屆綠水畫會,展出國畫「蘭花」;郭木生美術中心展出「松山郊外」、「濠上樂」、「客神社拔殿」、「文武閣塔影」。
  • 59.1998年,全國美展第十五屆,展出油畫「佳玲」。
  • 60.1999年,師大藝術系五十周年慶,展出膠彩畫「桔梗」。
  • 61.1999年10月16-24日,第九屆綠水畫會,展出膠彩畫「巴黎郊外」。
  • 62.1999年4月-12月,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合辦「東亞油畫的展開與確立」(1850~1950),日本靜岡縣、兵庫縣、德島縣、宇都宮市、福岡市巡迴展展出油畫「故鄉龍井」、油畫「自像畫」。
  • 63.1999年,1999名家書畫大展,展出油畫「聖.路易四鎮湖風光」。
  • 64.2000年9月-2001年2月,美國紐約文化中心舉辦「台灣精神-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展出「梅蒂西噴泉」。
  • 65. 2000年9月23日,阿扁搬家 美神入厝,展出「烏來瀑布」。
  • 66.2001年,第十一屆綠水畫會,展出「松山郊外」。
  • 67.2002年5月3日-19日,亞洲藝術中心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大台北風景:古蹟之美」,展出「台北近郊舊厝」、「淡水白洋樓」
  • 68. 2002年5月7日-12日,「水墨新紀元-當代水墨兩岸交流展」,展出「能高瀑布」。
  • 69.2002年 9月17日-22日,綠水畫會,展出「午蒡蘭」。
  • 70.2002年11月22日-12月1日,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法國秋季沙龍展:畫時空的聚焦-台灣」,展出「凡爾賽宮的哈漠別宮」。
  • 71.2002年12月7日-18日,參展台灣美術協會「六五台陽 甲子風華」
  • 72.2002年11月22日-12月1日,參展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法國秋季沙龍展」。
  • 73.2003年3月21日-5月25日,長流畫會長流美術館主辦「時間的刻度:台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展出「翠峰」
  • 74.2003年4月19日-6月15日,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五十年代台灣美術展」,展出「阿平」。

得獎紀錄

  • 1.1946年,全省第一屆美術展覽會,獲學產獎,展出國畫「賞畫」。
  • 2.1947年,全省第二屆美術展覽會,獲主席獎,展出「台灣土俗室」。
  • 3.1976年,教育部頒發「優良教師選樣」,服務四十年。
  • 4.1989年,獲第一屆台中縣十大資深傑出藝術家金穗獎。
  • 5.1997年12月29日,行政院頒發行政院文化獎。
  • 6.1999年4月26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頒發文馨獎。
  • 7.1999年12月29日,獲台北市政府榮譽市民獎。
  • 8.2000年5月5日,李登輝總統贈授二等景星勳章。
  • 9.2002年5月5日,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
  • 10.2003年10月8日,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七屆國家文藝獎。

著作

  • 1.1970年,《歐洲行腳與美術館巡禮》,未公開出版。
  • 2.1974年4月,撰「石濤畫語錄中的現代思想」一文發表於幼獅書店發行的「學術論叢」,107頁至120頁。
  • 3.1977年,《梵谷》,未公開出版。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