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柏赫

陸柏赫德語:1942年9月20日)是一名已退休的德國外交官,在30餘年的外交生涯內,曾於德國外交部葡萄牙巴西美國洛杉磯加拿大多倫多北京台北等海外地區的德國駐外代表機構中服務,所擔任過的館長職位包括駐多倫多總領事,以及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

陸柏赫
出生 (1942-09-20) 1942年9月20日
德意志國路德维希堡[1]
国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语言德語英語法語漢語[2]
职业外交官
配偶王曉薇
附錄:主要經歷
  • 德國駐葡萄牙大使館館員
    (1974年-1975年)
  • 德國駐巴西大使館館員
    (1975年-1978年)
  • 德國外交部北約暨安全議題處處員
    (1978年-1982年)
  • 德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處發言人
    (1982年-1986年)
  • 德國駐洛杉磯副總領事
    (1986年-1989年)
  • 德國外交部法律司司員
    (1989年-1992年)
  • 德國駐華大使館政治處長
    (1992年-1996年)
  • 德國外交部東亞處長
    (1996年-1999年)
  •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
    (2000年-2002年)
  • 德國駐多倫多總領事
    (2002年-2007年)
其他經歷
  • 美國哈佛大學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研究員
    (1999年-2000年)
  • 加拿大約克大學德國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2009年)

簡歷

早年生涯

陸柏赫於1942年9月20日誕生在德國西南部的路德维希堡。1962年至1966年間,於薩爾蘭大學柏林自由大學蒂賓根大學攻讀法律政治科學,1968年到美國愛荷華大學進修,獲得比較法學碩士()學位,接著又在1972年的蒂賓根大學成為法學博士[1]。包含母語在內,他能口說英語法語漢語等六種語言[2]

外交生涯

1972年,陸氏正式進入外交部,於1974年至1975年間派赴德國駐葡萄牙大使館(里斯本)、1975年至1978年則在駐巴西大使館巴西利亞)供職,1978年時返國,於外交部波昂辦公室的北約暨安全議題處(201處;)當處員。1982年至1986年間,調赴駐華大使館北京[1]任新聞參贊[3]:p1及新聞處發言人。1986年離華後,奉調為德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的副總領事,至1989年時離任[1]

當陸柏赫的駐美任期屆滿後,即於1989年回德,於波昂外交部法律司()工作。1992年時,陸柏赫第二度派往中華人民共和國[1],獲駐華大使館一等參贊職銜[4]、擔當使館政治處處長之位,1996年返回波昂外交部,接下了東亞處(309處;)處長一職[1],負責德國對中國、日本韓國蒙古的雙邊關係[5]。1999年到2000年間,他還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的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當研究員[2],研究工作的基礎題材為中國崛起及其融入世界既有秩序的過程[5]

2000年2月1日時,德國正式於台北成立「德國在台協會」、作為該國派駐台灣的代表機構[6],陸柏赫獲派為首任處長,在他的任期於2002年結束時,又獲得了新的使領館館長職務——德國駐加拿大多倫多總領事[1],他前往加國履新後,擔任此職到2007年為止,這是他外交生涯中的最後一個崗位[7]

晚年生涯

陸柏赫自總領事位上離任後,即從外交部退休。同年年8月中旬,多倫多的約克大學任命他為加拿大德國歐洲研究中心(,)創設後的第二屆主任,負責傳遞德國的相關資訊,及發展與外交界、文化界和商業界的聯繫[2],他領導該研究中心至2009年時才卸任[7]

個人生活

陸柏赫在1974年[8]娶王曉薇為妻[3]:p2,岳母是美國華裔作家聶華苓[3]:p1,兩人的喜宴於該年在美國愛荷華州舉辦[8]。陸氏結婚之後與妻育有一子[1]

相關條目

外交職務
前任:
(首任)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
2000年-2002年
繼任:
戴森
前任:
弗朗西斯科·斯卡拉塔
德國駐多倫多總領事
2002年-2007年
繼任:
霍爾格·拉許
學術機關職務
前任:
馬克·韋伯
加拿大德國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2009年
繼任:
羅傑·凱爾

參考來源

  1. . . 2006-09-18 [2015-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18).(英文)
  2. (英文)
  3. (简体中文)古華. .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7. ISBN 7505901788.
  4. (简体中文)中國共產黨對外工作概况編委會. . 當代世界出版社. 1994: 頁152.
  5. (英文)
  6. (繁體中文). 德國在台協會. [2015-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7. (英文)
  8. (繁體中文)聶華苓.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1: 頁277. ISBN 957083798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