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柏赫
陸柏赫(德語:,1942年9月20日-)是一名已退休的德國外交官,在30餘年的外交生涯內,曾於德國外交部及葡萄牙、巴西、美國洛杉磯、加拿大多倫多、北京及台北等海外地區的德國駐外代表機構中服務,所擔任過的館長職位包括駐多倫多總領事,以及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
陸柏赫 | |
---|---|
出生 | 德意志國路德维希堡[1] | 1942年9月20日
国籍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语言 | 德語、英語、法語、漢語等[2] |
职业 | 外交官 |
配偶 | 王曉薇 |
附錄:主要經歷 | |
---|---|
|
簡歷
早年生涯
陸柏赫於1942年9月20日誕生在德國西南部的路德维希堡。1962年至1966年間,於薩爾蘭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及蒂賓根大學攻讀法律及政治科學,1968年到美國愛荷華大學進修,獲得比較法學碩士()學位,接著又在1972年的蒂賓根大學成為法學博士[1]。包含母語在內,他能口說英語、法語及漢語等六種語言[2]。
外交生涯
1972年,陸氏正式進入外交部,於1974年至1975年間派赴德國駐葡萄牙大使館(里斯本)、1975年至1978年則在駐巴西大使館(巴西利亞)供職,1978年時返國,於外交部波昂辦公室的北約暨安全議題處(201處;)當處員。1982年至1986年間,調赴駐華大使館(北京)[1]任新聞參贊[3]:p1及新聞處發言人。1986年離華後,奉調為德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的副總領事,至1989年時離任[1]。
當陸柏赫的駐美任期屆滿後,即於1989年回德,於波昂外交部法律司()工作。1992年時,陸柏赫第二度派往中華人民共和國[1],獲駐華大使館一等參贊職銜[4]、擔當使館政治處處長之位,1996年返回波昂外交部,接下了東亞處(309處;)處長一職[1],負責德國對中國、日本、韓國及蒙古的雙邊關係[5]。1999年到2000年間,他還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的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當研究員[2],研究工作的基礎題材為中國崛起及其融入世界既有秩序的過程[5]。
2000年2月1日時,德國正式於台北成立「德國在台協會」、作為該國派駐台灣的代表機構[6],陸柏赫獲派為首任處長,在他的任期於2002年結束時,又獲得了新的使領館館長職務——德國駐加拿大多倫多總領事[1],他前往加國履新後,擔任此職到2007年為止,這是他外交生涯中的最後一個崗位[7]。
相關條目
外交職務 | ||
---|---|---|
前任: (首任) |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 2000年-2002年 |
繼任: 戴森 |
前任: 弗朗西斯科·斯卡拉塔 |
德國駐多倫多總領事 2002年-2007年 |
繼任: 霍爾格·拉許 |
學術機關職務 | ||
前任: 馬克·韋伯 |
加拿大德國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2009年 |
繼任: 羅傑·凱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