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Hsiung Feng III),簡稱「雄三」,是由中華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於2007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國防表演時正式展示。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成功嶺展示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类型反艦飛彈
原产地 中華民國
服役期间2015年
生产历史
生产商中山科學研究院
单位成本5000~6000萬新台幣[1]
基本规格
重量1,470公斤
长度6.1(20英尺)
直径46(18英寸)
弹头自鍛破片式彈丸

发动机固態火箭加力器
液態燃料衝壓發動機
翼展不明
作战范围150公里
飞行高度10公尺~250公尺
速度2.5馬赫(1,903.0 mph;3,062.6km/h)
制导系统慣性導航 + 主動雷達導引
发射平台成功級巡防艦
錦江級巡邏艦
沱江級巡邏艦
海軍機動飛彈發射車

簡介

雄三的導引及尋標系統,目前推測應該是由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的X波段單脈衝平面陣列搜索天線改良而來,以改良的積體電路設計與射控程式提升反應速度,因應超音速導引需求。由於彈體超音速飛行的摩擦熱問題目前未有合理的解決方案,雄二的紅外線導引系統並未安裝;雄三的有效射程目前軍方尚未公佈資料,臺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的文章推測为130公里[2],台湾媒体在雄三公開初期一般报道認為它有和雄二相等射程的性能,或許有150公里;但在雄三量產後且因誤射事件聲名大噪之後,報章媒體多度聲稱雄三射程可達300公里、甚至400公里[3],但所有數據當前都沒有更明確的權威性說明實證。[4]同时梅復興的文章中提到,由於衝壓引擎啟動後需要足夠速度才可運作,初始加速以及姿勢控制等過程,雄風三型飛彈可能至少需要4海浬的距離才可完成作戰開機手續。

對同樣約150公里標準的水面目標,以魚叉飛彈為楷模的次音速反艦飛彈極速大多在0.8-0.85馬赫(1,041公里)區段,從發射到目標會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即使在地平線距離才捕捉到目標,也還有近2分鐘可以反應迎擊。但若是2.5馬赫(3,063公里)的速度,抵達目標區僅需3分鐘,進入地平線距離時反應時間會大幅降低到30-40秒左右,增加防禦者的迎擊難度。

發展歷史

中山科學研究院衝壓發動機的研究要追溯回1970年代末開發天弓飛彈時在飛彈動力上的重複投資爭議,根據《全球防衛雜誌》的報導,雄風三型飛彈的技術來源可追溯至美國沃特公司,由沃特公司研發的冲压发动机(Air Launched Low Volume Ramjet,ALVRJ)和其對應的STM导弹(Supersonic Tactical Missile),ASALM在1976年完成了開發[5],不過之后ASALM和衍生產品數次参與的美國軍方競標均失敗,最終於1980年代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購得此技術並研發天弓二型冲壓飛彈[6]

不過天弓計畫負責人陳傳鎬於2014年出版的自傳中否定了這項爆料,天弓計畫在初期階段確實是有兩項推進設計項目同時進行獨立研發,分別為衝壓動力與固體火箭,但是當時並沒有向沃特收購ALVRJ之案件,所以天弓系列與此案牽連性相當低;而最後衝壓引擎防空飛彈開發案也在技術門檻難以突破的問題下於1984年起擱置技術研發,天弓一型飛彈則採用技術難度較低之固態火箭推進。[7]

雖然1980年代開發衝壓引擎防空飛彈的努力並無成果,但中科院並沒放棄在這技術的投資,而是引入了更多新設備轉向其它領域開發。中科院在引進技術與持續研發並行下,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累積,開發出小型化的衝壓反艦飛彈。

雄風三型的開發計畫則因衝壓引擎的長期實驗從1990年代末期資訊逐漸明朗,最早外界得知的資訊是1990年「雄二計畫」告一段落後,中科院將原先開發團隊與研發衝壓引擎的「擎天計畫室」整合為雄三開發小組;當時外界預測新一代的反艦飛彈將會以衝壓發動機作為推進動力,1999年中科院30週年院慶時展示的擎天衝壓載台與測試照片也證明此點,隨後好幾年的時間公開資訊沉寂,內部消息指稱雄三原型於2001年7月開始測試,約在2004年底到2005年初於成功號巡防艦定保時安裝上艦[2]。直到2006年,由民間軍事愛好者拍攝到成功級巡防艦上的大型飛彈發射箱後,雄三的開發再度引發關注。

2007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96年雙十國慶大會兼國軍「同慶操演」地面部隊展示中,正式公開雄風三型(HF-3)超音速反艦飛彈實體。雄風三型的計畫代名為「追風」,原始設計採用整合式衝壓發動機,即助推器(SRB)與續航衝壓發動機整合一體裝置於彈體後段,節省飛彈的長度與體積。然而到量產時為了安裝在成功級巡防艦的上層甲板,由於長度限制,最後仍放棄整合式燃燒室設計,採取可拋棄助推火箭設計。發射時,由2具側掛的火箭助推器將飛彈送至高空,並加速到一定速度後點燃衝壓發動機進行後續航程,大幅提升飛行速度。

雄風三型的量產與部署計畫稱為「追風」,總預算118億9300多萬新台幣,從2007到2013年編列執行,到2013年度生產120枚,量產的雄三飛彈安裝在8艘成功級巡防艦和7艘錦江級巡邏艦[8],船載板本以二連裝發射器為一組,並以對稱方式配載,每艘船上裝載4發雄三飛彈[4]沱江級巡邏艦首艦沱江號的發射架安裝區可搭載4組四連裝、共16枚雄三飛彈,但沱江艦因船體承載穩定性問題,一般狀態僅配載兩組雙連裝發射管;陸射車裝型也在201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公開,現場說明官表示機動型配發海鋒大隊,發射拖車組重32噸,在拖板車頭安置了30kw發電機供給發射架操作動力。

完全戰備

2014年10月18日,中華民國海軍進行該年度唯一一次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射擊驗證。2艘驗證的成功級軍艦,在台東外海發現目標後,依作戰程序各發射1枚、共2枚雄三飛彈,均成功擊中百公里外靶船,也代表雄三飛彈完成海軍所有的作戰測評,成為海軍作戰艦艇的作戰裝備,正式進入完全戰備的時代。[9]

目前外界得知最透徹的一次試射,是由2018年7月16日締造。成功級田單艦在2018年6月納編海空軍飛彈射擊任務訓練,2018年7月15日進駐九鵬附近海域;2018年7月16日7時7分由由艦長孫康華下令允許發射命令,7時10分00秒田單艦抵發射位置,航向347度T、速率10節,靶船中權號戰車登陸艦(LST-221)方位067度T、距離47公里北緯22度05分、東經121度3分。田單艦由二號架4號彈發射編號S015之雄三飛彈,於7時11分11秒命中47公里外之靶艦,全程耗時1分11秒,飛彈速度在2.2-2.4馬赫區間。[10][11]

2017年11月中旬,台灣媒體報導中科院在九鵬基地進行增程型雄三的作戰測試,射程已達400公里,總統同意增程雄三的量產計畫,數量至少為60枚,未來不但可以採陸上固定陣地與車輛機動發射方式部署,至於未來是否可在海軍新一代主力艦及新一代巡防艦上部署,將要視海軍需求以及新式軍艦載台能否承載條件再做考量。中科院發聲明,表示有關報載「增程型」雄三反艦飛彈於九鵬基地進行飛彈測試一事,「為媒體自行臆測報導,內容非屬事實。」[12][13]傳增程型雄三飛彈研發已突破瓶頸,未來在部署運用時,由於體積會比現役的雄三稍大,因此將會優先部署在基隆級驅逐艦,以及陸岸的機動發射系統上[14]

使用國家

誤射事件

2016年7月1日,中華民國海軍錦江級巡邏艦金江艦(PGG-610)進行雄風三型飛彈系統檢查測試時,發生一枚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國防部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證實,該枚飛彈貫穿高雄籍翔利昇漁船船身,造成船長黃文忠不幸死亡、三名船員受傷[15]

該枚飛彈從左營港內射出,飛至40海浬外(約74公里)、澎湖群島東南方海域的預設目標點搜敵,該海域作業中民用船隻因此遭到鎖定。飛彈在高速貫穿漁船後,因為引信未能作動,繼續飛行約1.9浬後墜海,過程約兩分多鐘。事發後,國軍隨即派出S-70C直升機、錦江級巡邏艦、諾克斯級巡防艦、飛彈快艇等六艘艦艇在附近海域搜索。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梅家樹說,初步判斷意外發生原因應是「人員操作未依據正常程序」[16][17]

雄三反艦飛彈失控脫靶

2011年6月28日,國防部表示海軍近期在常態演訓中試射國人自製的「雄三飛彈」,結果未能命中,原因出在「尋標器伺服介面板」失效,將檢討改進[18]

海軍原定於2013年完成中科院研發的雄風三型飛彈所有的作戰評測,該年排定射擊驗證的雄風三型飛彈為5枚,但是其中有1枚脫靶未擊中靶船,中科院花費4個月時間確認脫靶原因後,在2014年再排入射擊驗證。不過軍方人士坦承,如果再度發生脫靶意外,將影響雄風三型飛彈的部署期程,與後續的增程型飛彈研發[19]

2017年6月23日 軍方實施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實彈射擊,分別由成功級、錦江級軍艦共發射3枚雄三飛彈。前2枚雄三飛彈都順利擊中靶艦,但第3枚雄三飛彈發射升空加速後,兩個加速器隨即脫離,正常應轉為下降貼海飛行,但該枚雄三飛彈卻是直接衝入海中[20]

参见

參考文獻

  1. 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16-07-05 [2016-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2. 梅復興, "Supersonic ASCM Equips Frigate," Taiwan Defense Review, August 10, 2006.
  3. .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4. .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5. ALVRJ Flight Test Program Summary 存檔,存档日期2014-02-03.
  6. (PDF). 全球防衛雜誌. [2013-0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02).
  7. 陳傳鎬. . 臺灣: 科技圖書. 2014-03-20: 416頁 [2014]. ISBN 978-957-655-522-0.
  8.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9.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中文(台灣)‎).
  10. . 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11. . 中央社 記者游凱翔.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2. .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13. .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14. . 自由時報 記者羅添斌. [2019-06-08].
  15. 尹俞歡. . 風傳媒. 2016-07-01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16. . 公視新聞. 2016-07-01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17. 涂鉅旻、黃旭磊、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16-07-01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18. 曾依璇. . 大紀元. 中央通訊社. 2011-06-28 [2020-08-13].
  19. 呂炯昌. . NOWnews. 2014-11-25 [2020-08-13].
  20. 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17-07-23 [2020-08-13].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飛彈
反艦飛彈 巡弋飛彈 短程弹道导弹 中程弹道导弹
雄風一型 · 雄風二型 · 雄風三型 雄二E型 · 萬劍飛彈 · 雲峰飛彈 青鋒飛彈 天馬飛彈
反戰車飛彈 反輻射飛彈 空對空飛彈 防空飛彈
昆吾飛彈 天劍二A型 天劍一型 · 天劍二型 天弓一型 · 天弓二型 · 天弓三型 · 捷羚 · 海劍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