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式大廈
雙塔式大廈(英語:)是香港公屋大廈的一種,高低兩塔相連,高座約24至28層高,低座約21層高。各單位皆設有露台。由於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所以坊間普遍稱雙塔式大廈為「井型公屋」、「天井型公屋」、「井字型公屋」等。該類型大廈是由後來升任房屋司及政務司的廖本懷設計。
簡介
最早的雙塔式大廈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華富邨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於1970年落成,目前樓齡已達51年。而最後一座雙塔式大廈落成在1984年的秀茂坪邨秀明樓。
雙塔式大廈例子有觀塘順利邨利明樓(1978年落成)、友愛邨愛義樓、愛信樓、愛廉樓(1981年-1982年落成)、順天邨天琴樓(1982年落成)、愛民邨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信民樓(1974-1975年落成)及屯門湖景邨,當中屯門湖景邨全部大厦均為雙塔式大厦(1982年落成)。
房委員於1975年在專家顧問的協助下,尋找嶄新興建公屋的方法。其中在麗瑤邨及長青邨所興建的雙塔式大廈開始採用機械化施工法技術興建,其後在餘下的雙塔式大廈均採用上述方法興建[1]。
大廈及單位設計
雙塔式大廈中央天井是留空的,優點是空氣流通,尤其在夏天塔內單位大多打開門戶,而每層每戶大門均是互相對望,所以若有偷竊發生,容易被人發現,故其設計上具有保安功能。
缺點是兩個深洞,無論從高處望下抑或從低望向高處,令人產生不安的感覺,兩個洞更成部份有意輕生人士跳樓自殺的地方;在日間非正午時份,陽光亦難抵達洞的底部,造成井底光線長年都較暗淡;加上興建雙塔式大廈耗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大,但每個單位的面積都相當細小(平均單位建築面積不多於40平方米,最大的單位也只有大約55平方米),不適合給於5人或以上的家庭居住;另外,雙塔式的大部份單位在面向走廊的牆身都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通風窗戶,令偷竊者和偷窺者透過通風窗戶進行偷竊或偷窺,使單位內的住客失去了安全感和私隱。因此,港府在1980年代開始已停止在新型屋邨興建雙塔式大廈。
擁有雙塔式大廈的公共屋邨
所屬地區 | 屋邨名稱 | 數量 | 樓宇名稱 | 落成年份 | 備註 |
---|---|---|---|---|---|
南區 | 華富邨 | 6 | 華興樓 華昌樓 |
1970 | 以15,16樓為高低層界線 |
華泰樓 華生樓 |
1971 | ||||
華翠樓 華景樓 |
1978 | ||||
九龍城區 | 愛民邨 | 5 | 衛民樓 | 1974 | |
敦民樓 德民樓 新民樓 信民樓 |
1975 | ||||
黃大仙區 | 彩雲邨 | 3 | 豐澤樓 明麗樓 啟輝樓 |
1978 | |
竹園南邨 | 富園樓 貴園樓 榮園樓 |
1984 | 升降機可到達頂層 | ||
觀塘區 | 秀茂坪邨 | 1 | 秀明樓 | 升降機可到達頂層 全港最後一座雙塔式大廈 | |
順利邨 | 3 | 利祥樓 利恆樓 利明樓 |
1978 | 以15,16樓為高低層界線 | |
順天邨 | 4 | 天琴樓 天柱樓 天池樓 |
1982 | ||
天韻樓 | 1984 | 升降機可到達頂層 | |||
葵青區 | 長青邨 | 6 | 青榕樓 青槐樓 青松樓 青柏樓 |
1977 | 以15,16樓為高低層界線 |
青楊樓 | 1979 | ||||
青梅樓 | 1978 | ||||
麗瑤邨 | 3 | 富瑤樓 | 1976 | ||
貴瑤樓 樂瑤樓 |
1977 | ||||
荃灣區 | 象山邨 | 2 | 樂山樓 | 1978 | |
秀山樓 | 1979 | ||||
屯門區 | 湖景邨 | 6 | 湖畔樓 湖暉樓 湖光樓 |
1982 | 原為蝴蝶邨第一期 |
湖碧樓 湖翠樓 湖月樓 |
原為蝴蝶邨第三期 | ||||
友愛邨 | 3 | 愛信樓 | 1981 | ||
愛義樓 愛廉樓 |
1982 | ||||
大埔區 | 廣福邨 | 4 | 廣禮樓 廣義樓 廣祐樓 廣平樓 |
1983 | |
沙田區 | 隆亨邨 | 3 | 善心樓 賞心樓 慧心樓 |
升降機可到達頂層 | |
新翠邨 | 新俊樓 新學樓 新傑樓 |
1984 | |||
禾輋邨 | 6 | 康和樓 豐和樓 |
1977 | 以15,16樓為高低層界線 | |
順和樓 民和樓 泰和樓 富和樓 |
1980 | ||||
合計:61座 |
参考文献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香港: 香港房屋委員會. 1975年: 第8頁.
- 香港地方 建設及建築物-屋宇建設委員會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