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棍

雙節棍琉球語 Nunchaku英語:),又称双截棍。早期源於宋太祖发明了双节棍,宋太祖发明的双节棍是现代双节棍的前身。双节棍由兩支中間以短鐵鏈或繩索連在一起的鐵棍或木棍所組成。

鋼製雙節棍
各種雙節棍

起源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发明大盘龙棍(又称大扫子、长小棒)和小盘龙棍(小扫子)两种,與現在雙節棍不同的地方是大掃子是一長一短,用以長截破盾,與現在雙節棍應用技法上均大異其趣[1]。但從宋代起連枷即成為中原地區的制式武器,[2],但名稱隨地區與朝代不同各有演變,如宋代與西夏的鐵鍊夾棒,[3],元明的馬上鞭棍、鞭棍,一直沿續到清代的虎頭棒、哨子棍等,皆有演練之法。双节棍的英文名称為「Nunchaku」,由琉球语」直譯而來。「ヌンチャク」並不是指雙節棍,因「ヌンチャク」並不是只指木質的棍,全体尺寸和雙節棍也有分別。琉球语「ヌンチャク」(nunchyaku)据说来自于闽南语“兩節棍"的发音”nng-chat-kun“,指长小棒。

琉球馬轡

由於雙節棍的特殊構造,得以衍生出各種華麗動作,加上攜帶便利,因此現受到很多武術運動愛好者的練習,且常用於武術表演。

雙節棍真正名揚世界是始於武打明星李小龙,因为在电影中多次使用,許多文献都提到他是向菲律宾著名武术家伊诺山度学习雙節棍,但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則否认此一说法,她提出自己父亲的雙節棍功夫是出於自学。

法條規範

  • 雙節棍不屬於中華民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範的武器。
  • 在《香港法例》中,雙節棍被列入「重力操作鋼棒」類(警用伸縮警棍也屬此類)[4]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制刀具认定标准》中,双截棍不属于被管制的武器。廉价的松木质地双截棍并无攻击性,可作为体育器材。

结构

耍法

由棍体和棍链组成,通常一根叫龍棍,另一根叫陽棍,又或叫青棍和白棍。对于单节棍体来说,靠近棍链一端称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

握法

共分為正握、反握、叠握、垂棍、架棍、夹棍、背棍、藏棍、举棍等。

  • 正握:虎口朝向棍的内端
  • 反握:虎口朝向外端称为反握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雙節棍
  1. 楊武. . 中國: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中文(简体)‎).
  2. 《武經總要》
  3.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4. 《香港法例》第217章附表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