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事件

霞喀羅事件,或稱霞喀羅戰役[1],是發生於日治台灣的一系列原住民武裝衝突事件,發生地點位於今新竹縣尖石鄉,主因為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於1910至1914年(明治43年至大正3年)所實施的五年理蕃計畫,對於台灣北部山區原住民進行數次的武力掃蕩、沒收武器[2]及限縮活動範圍等高壓措施,引發當地原住民的不滿,再加上原住民各部落間舊有的仇恨與矛盾,因而導致一連串的暴力衝突。[3]霞喀羅即清代文獻的石加祿,亦曾在開山撫番之際和林朝棟率領的清軍衝突,《淡新檔案》記載「石加祿之番只知有威,而不知有恩也」。

自1913年(大正2年)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軍剿討泰雅族基那吉群為始[1],至1926年(大正15年)埋石之盟為止,在長達13年的原住民武裝抗日活動中,日本方面透過各種手段,如軍警武力鎮壓、懷柔招安、以蕃制蕃、強制移居、修築警備道路,以及新竹州知事古木章光於各原民部落間的居中調停下,才使事件逐漸告終。[3]

參見

參考資料

  • 腳註
  1. 霞喀羅戰役,台灣: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 《霞喀羅國家森林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第106-124頁,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3. 《霞喀羅國家森林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第29-36頁,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 文獻
    1. 楊南郡. . 台灣: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002年5月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