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叶号重巡洋舰

青叶号重巡洋舰(日语:,平假名:)为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青叶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本舰以京都舞鶴市加佐郡青叶山命名[1]舰内神社为青叶山的青叶神社。1926年9月25日下水,活跃于太平洋战争期间,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空袭中被重创后坐沉,战后被打捞解体。

青叶
公试中的青叶号
概觀
艦種重巡洋舰
艦名出處青叶
擁有國大日本帝国
艦級青葉級重巡洋艦
製造廠三菱造船厂长崎造船所
動工1924年2月4日
下水1926年9月25日
服役1927年9月20日
除籍1945年11月20日
技术数据
排水量新造时 → 改装后(下同)
标准8300 → 9000吨 →10255吨(青葉1945年時)
全長185.17米
全寬15.83米 → 17.56米
吃水5.71米 → 5.66米
鍋爐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10座、同型优煤混烧2座 → 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12座
动力三菱帕森斯式变速蒸汽轮机4座4轴推进
功率102,000马力
最高速度36节 → 33.43节
續航距離7000海里/14节 → 8223海里/14节
乘員643人 → 657人
武器裝備新造时
50倍径200毫米双联装舰炮3座计6门
40倍径120毫米单装高射炮4门
610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6座计12门
八年式二号鱼雷24枚
7.7毫米机枪2挺 青葉最終改装后
50倍径203毫米双联装舰炮3座计6门
45倍径120毫米单装高射炮4门
610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计8门
九三式魚雷16枚
25毫米三联装机枪4座
25毫米双联装机枪4座
25毫米單联装机枪24座
13毫米双联装机枪12座
裝甲主装甲带76毫米
甲板32~36毫米
主炮25毫米
艦載機1架九O式二号水上侦察机 → 3架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青葉1945年時)

舰历

建造背景

两艘古鹰级、以及两艘青叶级重型巡洋舰中,加古、衣笠是在神户川崎造船所建造的,而古鹰、青叶则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在日本大正時代的日本海军,将7000吨以上的巡洋舰称为一等巡洋舰,不足7000吨的则称为二等巡洋舰(参见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類別變遷[2])。1922年(大正11年)8月11日,预定建造的两艘一等巡洋舰分别根据古鹰山和衣笠山而进行了命名[3]。10月9日,又决定将原定用于川內級輕巡洋艦的“加古”(根据加古川而来)改用于一等巡洋舰,因此预定中将要建造的一等巡洋舰将会有三艘[4][5]。1923年(大正12年)9月18日,继之前已经决定了的加古、衣笠、古鹰三艘后,第四艘预定建造的一等巡洋舰根据青叶山命名[6]

青叶号以暂称舰名第4甲级巡洋舰的名义,于1924年(大正15年)2月4日正式开工建造。1926年(昭和2年)9月25日下水,第五战队(重巡洋舰古鹰、加古,轻巡洋舰川內號輕巡洋艦由良号轻巡洋舰)参加了下水仪式;仪式由高松宮宣仁親王海军少尉在古鹰号上主持[7]。1927年(昭和2年)9月20日舾装完成[8][9]。同级姊妹舰衣笠1924年1月23日开工、1925年10月24日下水、1926年9月30日竣工。衣笠虽然正式开工建造的时间要比青叶早,但下水和完工却都比青叶略晚一些。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巡洋舰为基准排水量在1万吨以下、火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203.1毫米)。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进一步作出限制,巡洋舰吨位限定为1850吨至1万吨;其中主炮口径超过6.1英寸的为甲级巡洋舰;5.1至6.1英寸的为乙级巡洋舰(1850吨以下的舰艇如果搭载了超过5.1英寸的火炮的话,也被视为巡洋舰)。1930年10月2日,日本作为缔约国之一批准了《伦敦海军条约》,加古级以及青叶级共四艘巡洋舰被划分为甲巡洋舰(重巡洋舰),而日本原有的一等、二等巡洋舰划分的方案因为与这一定义不同,也据此进行了修改。[10]

建成后

1927年9月20日,青叶被编入佐世保镇守府。同年12月1日,青叶与衣笠一同编入第二舰队第五战队。[11]>[12] 第五战队共有一等巡洋舰4艘,旗舰加古,衣笠加入后旗舰变更为衣笠。[13][14]

1928年12月4日,第五战队参加御大礼特别观舰式(横滨,御召舰为榛名号战列舰[15]

1929年11月7日,古鹰脱离第五战队编制[16],第五战队共有三艘重巡(加古、青叶、衣笠)。

1930年12月1日,加古、衣笠转为后备舰,古鹰重新加入第五战队,此时第五战队共有青叶、古鹰。

1931年12月1日,青叶、古鹰转为后备舰,第五战队编制撤销。[17]

1932年12月1日,青叶、加古、衣笠重新编入第五战队。[18]

1933年5月20日,第五战队编制再次被撤销,青叶、加古、衣笠被编入第六战队[19]。 11月5日加古被转出第六战队,古鹰则转入进来,此时的第六战队包括青叶、古鹰、衣笠[20]

1934年11月15日,青叶与衣笠转籍入吴镇守府。同日原青叶舰长三川軍一海军大佐改任高雄级3号舰鸟海的舰长[21]。青叶舰长一职由军令部副官伍贺启次郎递补叙任[22]

1935年11月15日,青叶与衣笠被编入第七战队[11][12]

1936年2月15日,古鹰被编入第七战队,此时第七战队共有青叶、衣笠、古鹰,司令为古贺峰一,旗舰为青叶[23]。10月,青叶与衣笠在夜间航行中发生意外碰撞:当时训练结束后青叶、衣笠、古鹰三舰以单纵阵(舰艇排列成单列纵队)航行,本来应该要减速至6节,但衣笠没看到青叶的信号,维持9节航速前进,结果撞上了青叶的舰艉。衣笠的舰艏被撞毁,但除此没有太大的损伤[24]。12月1日,青叶、衣笠、古鹰三艘重巡再次转为预备舰。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叶参加了对华战争,在上海登陆作战中进行对地支援。

1938年6月3日,原衣笠舰长松山光治海军大佐改任高雄号舰长,时任青叶舰长广濑末人于是临时兼任衣笠舰长。6月15日佐藤勉海军大佐被任命为衣笠新任舰长,广濑不再兼任衣笠舰长一职[25]。同年11月始至1940年10月,青叶开始进行改造,将主炮更换为203毫米火炮。

1940年11月15日,青叶被编入第六战队,此时第六战队拥有三艘重巡(青叶、加古、古鹰)。[11]

1941年3月1日,衣笠也被编入第六战队,此时这两级四艘重巡再次齐聚[12]。9月15日,原第二水雷战队司令五藤存知海军少将转任第六战队司令,青叶正式成为第六战队旗舰[26]

太平洋战争初期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青叶隶属于日本南洋部队(指挥官为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井上成美,旗舰鹿岛号)下的第六战队(指挥官为五藤,第一小队青叶、加古,第二小队衣笠、古鹰),参加了进攻特鲁克环礁以及關島等一系列中太平洋作战[27]。但另一方面,同样发起于12月8日的威克島作战中日军被击退。12月21日,日军再度对威克岛发起进攻,为此日军投入了第二航空战队的两艘航空母舰飞龙苍龙),以及第八战队的两艘利根级重巡(利根筑摩),第17驱逐队的两艘驱逐舰谷风浦风)。第六战队的四艘重巡也参加了是次战斗。21日战斗开始,23日岛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投降。

1942年2月海军随军作家海野十三搭乘青叶号,将期间舰上官兵的生活记载了下来,书中有提及舰上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28]

1942年4月,日本为了占领莫尔兹比港,而编成了MO攻略部队(日方对MO作战中意图进行登陆作战的相关舰队、运输船队和海军陆战队的称呼),指挥官依然是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井上。第六战队的四艘重巡也都参加了这次作战,与驱逐舰一同担任轻型航母祥凤的护卫。这场战斗的主角是航母及其舰载机队伍,其他水面舰艇都没有在目视距离内遇到敌军舰艇,因此青叶在战斗中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主要出动搭载的水上飞机协助侦察美军的动向。5月7日的空袭中,美军飞机突破了青叶等的防空屏障,集中攻击了祥凤并将其击沉。因为忧虑美军再度发起空袭,第六战队中止打捞落水人员,向北退避[29]。5月8日,第六战队第2小队离开,前往与MO机动部队(日方对MO作战期间参战的正规航母及护航舰艇的称呼)会合,而第1小队(青叶、加古)则继续参加MO攻略部队,一同行动[30]

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期间,青叶返回了日本吴港进行休整。中途岛海战后到7月上旬,第六战队各舰都一直在所罗门群岛一带活动。[31]

井上发布SN作战(南太平洋方面对适合建设机场的地方的调查、机场建设工程以及已有机场的强化),第六战队也被投入其中参加各项任务[32]。7月14日,第六战队与第18战队以及一批驱逐舰一同被编列为新的外南洋部队[31]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8月7日,第六战队为了对日军在新几内亚的进攻以及SN作战进行支援,第一小队(青叶、加古)正在向阿德默勒尔蒂群岛进发,第二小队则驶往拉包尔。就在同一天,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主力的大批盟军部队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下简称瓜岛)以及周边岛屿,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发。得知这一消息的第六战队司令五藤没有向上级请示,而是当即决定中止原定的计划,第六战队的4艘重巡立即火速返回拉包尔,与第八舰队司令长官三川军一(曾任青叶舰长)海军中将的旗舰鸟海号重巡会合。到当天傍晚,在拉包尔已经聚集起了8艘战斗舰艇(5艘重巡、2艘轻巡、1艘驱逐舰)。这支临时拼凑出来的舰队没有进行事先的夜间列队航行和转向演练,就这么直接往瓜岛进发。[33]

萨沃岛海战发生于1942年8月8-9日夜间。8日早上,这支由三川率领的舰队放出了4架水上飞机侦察瓜岛及周边的美军动向。其中青叶派出的飞机侦察了瓜岛附近,发回报告称发现“图拉吉岛西南90海里有美军战列舰1艘,图拉吉海峡有重巡1艘、商船4艘、驱逐舰3艘,瓜岛泊地有商船15艘、驱逐舰4艘、轻巡2艘”[34]。第八舰队把这份报告和基地航空队的报告综合起来,作出了瓜岛周边美军有“战列舰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9艘、运输船15艘”的判断,决心实施夜间突击[34]。在夜战中,青叶的鱼雷发射管被炮弹击中,发生了小规模的火灾,但没有遭受其他严重的损伤[35]。本次战斗中,青叶全舰发射了200毫米主炮弹183发、120毫米高射炮弹84发、25毫米机枪弹190发[36]

8月9日08:00,第六战队的4艘重巡和三川直接指挥的其他军舰分离,驶向卡維恩。但在10日07:15,航行在青叶后方800米的加古遭到美军潜艇的伏击,被鱼雷击中沉没。当时青叶虽然放出了水上飞机在战队前方进行警戒,但依然没能阻止美军潜艇的攻击。第六战队受到攻击后立即采取反潜的之字形航线前进,此时舰员已经非常疲劳,但是此后一路无事[37]。加古沉没后,第六战队剩下3艘重巡。

8月24-25日,第六战队的3艘重巡与鸟海一起参加东所罗门海战,为增援部队的运输船队护航。不过这次和珊瑚海海战一样,也是航母之间的战斗,青叶在这场战斗中并没有遇到敌人舰艇。

1942年10月,日军为了在瓜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准备对岛上部队进行一次重要的补给,同时对岛上的盟军机场进行炮击,意图摧毁机场上的盟军飞机和机场设施,减轻盟军的空中威胁。接受了炮击机场任务的第六战队在10月上旬进行了炮击练习。10月11日,由两艘水上飞机母舰和多艘驱逐舰组成的输送部队先行出发,同时第六战队和第11驱逐队第2小队的两艘驱逐舰组成炮击部队(日方称为挺身攻击队),也在同日稍晚的时候出发。[38]

10月11日深夜,炮击部队接近了萨沃岛,但被埋伏在此地的美军舰队(重巡两艘、轻巡两艘、驱逐舰5艘)拦截,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爆发[39]。炮击部队根据早前的侦察报告,断定“敌舰队不存在”,又由于当晚能见度很差,将在左舷前方发现的美军舰队误认为是日军先行进发的输送部队,排列在舰队前面的青叶号甚至还向对方发送“我是青叶”的闪光信号。双方接触时伏击的美军正好抢占了T字横头,使得美军可以充分发扬全舰队火炮火力,而日军炮击部队只能用前面舰只的舰艏火力迎敌[40]。毫无准备的炮击部队受到美军的迎头痛击,位置在最前面的青叶最先遭受攻击,上层建筑严重损毁,2号、3号炮塔被摧毁,舰桥前部、主炮方向盘、2号高射炮、水上飞机弹射器、轮机舱遭到损坏[41]。其中最严重的伤害来自于一发从舰桥正面贯穿而过的敌方主炮炮弹,第六战队司令部大量人员死伤,战队司令五藤也受了致命伤,在次日晨伤重死亡。丧失了作战能力的青叶拉起烟雾撤离,共发射主炮弹7发,五藤在内79人战死[40][27]

青叶虽然负了重伤,但依然成功撤离。而紧跟在青叶后方的古鹰直接向前突击迎战,代替了青叶承受了接下来的美军舰队火力,终致损伤严重沉没。同时驱逐舰吹雪也在交火中被击沉。次日前来救援的驱逐舰中又有两艘因为美军的空袭而被击沉。[39]

古鹰沉没后,第六战队就只剩下了青叶和衣笠。10月15日下午,青叶返回了特鲁克基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前往慰问,并视察损伤情况[40]。青叶被命中的炮弹中有相当多的哑弹,修理时的造船士官称“假如这些炮弹全部爆炸了的话青叶就一定沉没了”[42]。因为有如此多的哑弹,山本宣称,“这次战斗我很有自信,我们一定没有失败”[40]。10月16日,青叶舰长久宗米次郎海军大佐、古鹰舰长荒木传海军大佐被传唤至联合舰队司令部,向联合舰队参谋宇垣纏海军少将进行海战报告,宇垣后来将败因归结为“事前侦察不充分、第11航空队任务失败、第八舰队司令部对陆地方面的勤务以及所罗门方面的实情并不知晓、氧气鱼雷被诱爆”[40]

遭受重创的青叶返回日本,10月22日抵达吴市的军港[43],与在东所罗门海战中受损的战舰一同在吴海军工厂进行修理。修理的内容包括将前舰桥改成三脚桅,改造舰桥,增设防空机枪。同时3号炮塔因为缺乏备用的炮管而被拆除,改为安装一座25毫米3联装机枪[27]

11月10日,第六战队被解散,需要大修的青叶被移籍至吴镇守府部队[44]。原第六战队仅剩下还能作战的衣笠改为第八舰队直属[12]。11月14日,在瓜岛海战中衣笠被击沉[45]。至此,舰型相似、从计划建造开始就密切相关、建成服役后也基本一起行动的古鹰级和青叶级4艘重巡,就只剩下青叶一艘了。

1943年

1943年2月15日,大修完毕的青叶(没有了3号炮塔)被编入第八舰队[46]。当天青叶从吴港出发,20日抵达特鲁克。3月2日,转移到拉包尔,3日又抵达卡维恩,被基地的鱼雷机部队利用来作为鱼雷攻击的练习舰。2-3日间俾斯麦海海战爆发,日军运输船队几近全军覆没。此次战斗后军令部海军大佐高松宮宣仁親王在总结时,认为战斗爆发时基地航空部队却在练习,也是失败原因之一[47]。4月1日,鮫島具重海军中将接替三川担任第八舰队司令。

当联合舰队和第11航空队(东南方面舰队)正在为伊號作戰进行准备之时,4月3日青叶在新爱尔兰岛卡维因的港内遭到美军B-17轟炸機袭击,中弹受创,36人死亡、75人受伤[48]。舰上鱼雷被诱爆,导致青叶损伤严重,被迫在浅滩搁浅[49]。日军尝试派出轻巡川内将青叶拖曳回港,但青叶进水严重,只能派出工作船先行抢修[48]。当时跟随山本一起到了拉包尔准备若号作战的宇垣在日记中记载到:“好不容易才修好的船,刚被派过去,什么都还没做,就又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昨天敌人进行侦察时,(我)就预感到会有危险,建议第八舰队转移锚泊地,结果还没实施,就遭遇了如此不幸的打击。”[48]

4月21日,川内终于能成功拖曳青叶。24日(也可能是25日)青叶被川内拖曳着回到特鲁克,由工作舰明石号接舷进行应急修理[49][27]。7月25日青叶从特鲁克出发,与运粮船伊良湖号以及两艘驱逐舰一起组队返回日本,8月1日回到吴港[50]

重新返港的青叶再度接受大修,修理工作一直持续到11月24日[27]。这段时间内日本军方曾经有过对青叶的改装的讨论,或者是航空巡洋舰,或者是伴随高速舰队航行的加油舰,但都没有付诸实施[51]。青叶在维修时前舰桥加装了21号雷达,同时也增设了防空机枪[27]。但是损坏的引擎部分并没有彻底修理,最高航速降低到了28节[51]

第十六战队

1943年11月25日,青叶被编入第一南遣舰队第16战队。12月15日,青叶从吴港出发,途经马尼拉,24日抵达新加坡。因为此时的青叶速度比较慢,也担任了一些运输任务。[27]

1944年2月27日,青叶从新加坡出发。3月上旬,青叶作为第16战队旗舰,与两艘利根级重巡利根、筑摩一起,在战队司令左近允尚正海军少将的指挥下,一同在印度洋执行对同盟国的交通线路的破袭作战。3月15日,青叶回到雅加达,萨一号作战部队解散。4月23日,青叶前去救助触雷的天雾号驱逐舰,24日偕同救上来的天雾舰员回到塔拉卡恩的港口。[11]

1944年6月上旬,青叶作为第16战队旗舰参加了浑作战,和鬼怒号轻巡洋舰以及第27驱逐队一同行动。7月5日,青叶进驻林加泊地,此后在当地从事训练行动。[11]

10月中旬日军开始准备捷號作戰。青叶最初隶属于栗田健男海军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18日凌晨随大部队一起从林加泊地出发。当天下午第16战队改由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的第二游击队管辖。20日第16战队抵达文莱。21日尚在澎湖的志摩下令第16战队就近与驻菲律宾的第14方面军联系,向莱特岛运输增援部队。由于战事紧急,而第16战队又需要先从文莱到马尼拉去领取登陆用小艇,然后再到卡加延去搭载增援部队,最后才到莱特岛,左近允决定立即率队出发(此时旗下共有旗舰重巡青叶、轻巡鬼怒、驱逐舰浦波[52]。第16战队一路上为了防止美军潜艇偷袭,以22節(41每小時)的高速进行之字形移动。这个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战队在通过巴拉望水道时,美军潜艇鏢鱸号(SS-227)、雅罗鱼号(SS-247)虽然发现了第16战队,但无法占领攻击阵位,未能展开攻击[53]

23日凌晨,战队还是难逃噩运,在马尼拉湾口西南约70海里处遭遇了鲤鱼号(SS-243)。04:30青叶号观察哨发现右舷45度1500米外有3枚鱼雷的航迹,青叶号舰长山澄忠三郎海军大佐下令右满舵全速前进,但依然被1枚鱼雷命中右舷前部轮机舱处[53]。青叶当即右倾10度,右部轮机停机,18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后1人伤重不治),1人失踪。中雷后损管对舰体进行注水,倾斜一度减少到9度,左后轮机依然可以运作,航速能达到9节[54]。但海水持续涌入,淡水储备也即将告罄,舰上仅剩下2号、10号锅炉还在工作,其余锅炉均已熄火,同时倾斜加大到了11度。05:45轮机全部停转。08:15鬼怒开始拖曳着以7.5节的速度青叶行驶。此时青叶全舰只剩下唯一一台锅炉还在运作[55]。驻马尼拉的第31特别根据地队在收到左近允的求援电报后,从马尼拉湾派出驱潜艇46号和长运丸赶去救援。14时左右,救援队与第16战队会合,并在20:45一同抵达马尼拉湾。22时,心急如焚的左近允在鬼怒上升起将旗,继续执行任务,而青叶就留在当地进行抢修。但现有救援船只排水能力不足,救援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55]

24日07:30起,美军对马尼拉先后发起了3波空袭,青叶15人死亡、43时受伤,其中08:15舰艏左舷位置、13:05右舷前部各受到一发近失弹袭击,海水再度大量涌入。10:25青叶被迫向附近发送电报请求支援。当时正好在附近的乙类特设运输船庆州丸响应了电报,13:50赶到青叶旁边,全力协助青叶排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青叶的进水情况终于得到控制,在晚间被拖曳到马尼拉卡维特港区进行修理。[11][55]

青叶经过应急修理后,恢复了5节的航行能力,于是接到命令和在雷伊泰灣海戰(又译莱特湾海战)中受伤的重巡熊野一同返回日本。11月6日,青叶、熊野以及第31船团离开圣克鲁斯群岛,当天中午熊野受到美军潜艇伏击,被命中一枚鱼雷,受到重创。本就只能勉强航行的青叶只好向熊野发出“我舰没有拖曳能力”的信号,把熊野留在原地(25日,熊野受到美军空袭,在圣克鲁斯湾沉没)。12月12日,伤残的青叶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回到吴港。[11]

结局

在吴港内坐底的青叶

青叶受到了鱼雷攻击后,预定要进行大修,但工厂方面认为,青叶并未算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因此没有立即安排修理,而是让青叶停泊在工厂附近,此時艦上載有3架零式三座水上偵察機。[27]

1945年2月下旬,青叶被指定为第一预备舰。[56]

1945年3月开始,美军的航母舰载航空兵多次对吴港进行空袭,青叶也被作为防空炮台而参加对空战斗。[11]

4月20日,青叶被指定为第四预备舰[57]。6月20日,青叶又被指定为特殊警备舰[58]。7月24日,青叶在吴港空袭中被命中1枚炸弹,另有近失弹1枚,7月28日再次被命中炸弹4枚,舰艉几乎被切断,右舷倾斜坐底[59]

青叶就这么维持着坐底的姿势,迎来了战争的结束。8月15日,转为预备舰。11月20日,青叶被除籍。1946年11月,由播磨造船经手,青叶被解体。[11]

现今,海上自卫队第1术科学校还保留着青叶舰艏装设的菊花纹章,而在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则有青叶的主炮炮身尾部展出。

历任舰长

  1. 大谷四郎 大佐:1927年9月20日 - 11月15日
  2. 井上肇治 大佐:1927年11月15日 - 1928年12月10日
  3. 日暮丰年 大佐:1928年12月10日 - 1929年11月30日
  4. 片桐英吉 大佐:1929年11月30日 - 1930年12月1日
  5. 古贺峰一 大佐:1930年12月1日 - 1931年12月1日
  6. 星野仓吉 大佐:1931年12月1日 - 1932年11月15日
  7. 小池四郎 大佐:1932年11月15日 - 1933年11月15日
  8. 杉山六蔵 大佐:1933年11月15日 - 1934年2月20日
  9. 三川军一 大佐:1934年2月20日 - 1934年11月15日
  10. 伍賀啓次郎 大佐:1934年11月15日 - 1935年11月15日
  11. 平冈粂一 大佐:1935年11月15日 -
  12. 广濑末人 大佐:1937年11月25日 -
  13. 秋山胜三 大佐:1939年11月15日 -
  14. 森友一 大佐:1940年11月1日 -
  15. 久宗米次郎 大佐:1941年7月25日 -
  16. (兼)荒木传 大佐:1942年11月10日 - (本职:筑摩舰长)
  17. 田原吉兴 大佐:1942年12月31日 -
  18. 山森龟之助 大佐:1943年2月24日 - 1944年6月4日[60]
  19. 山澄忠三郎 大佐:1944年6月4日[60] - 1945年1月1日[61]
  20. (兼)村山清六 大佐:1945年1月1日[61] - 1945年8月15日[62] (本职:吴海军港务部长)

没有注释的条目,参看『艦長たちの軍艦史』90-93頁、『日本海軍史』第9巻・第10巻「将官履歴」。

同级舰

注释

  1. 昭和2年6月3日(金)海軍公報第124号 p.10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309000 『○軍務一部第一三九號ノ三 呉海軍人事部ヨリノ軍艦青葉艦名起源ニ就キ照會ニ對シ同艦ハ丹後若狭國境ノ青葉山ニ因ミ命名セラレタルモノナル旨回答セリ 昭和二年六月三日 海軍省軍務局』
    (军务一部第139号第3条 对吴海军人事部,就有关军舰青叶的舰名起源的照会,回答为,本舰乃根据丹後国与若狭国国境的青叶山而命名)
  2. #達大正1年8月p.32『達第十一號 艦艇類別標準別表ノ通改正セラル 大正元年八月二十六日 海軍大臣男爵斎藤實 |艦艇類別標準|軍艦|巡洋艦|一等|七千頓以上|二等|七千頓未満』
  3. #達大正11年8月p.8『達第百五十一號 軍備補充費ヲ以テ大正十一年度ニ於テ建造ニ着手スヘキ一等巡洋艦二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大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 海軍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川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 衣笠キヌカサ|三菱長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 古鷹フルタカ』
    (达第151号 使用追加的军费,于大正11年度(1922年)着手建造两艘一等巡洋舰,根据左侧所列命名,大正11年8月11日,海军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于川崎造船所建造衣笠、读音Kinukasa,于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古鹰、读音Furataka)
  4. #達大正11年10月p.2『達第百七十六號 軍備補充費ヲ以テ大正十年度ニ於テ建造ニ着手スヘキ二等巡洋艦四隻ノ内加古ノ艦型ヲ一等巡洋艦ニ變更シ大正十一年度ニ於テ川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セシム|大正十一年十月九日 海軍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
    (达第176号 使用追加的军费,于大正10年度(1921年)着手建造的两艘二等巡洋舰中的加古的舰型变更为一等巡洋舰,于大正11年度于川崎造船所建造,大正11年10月9日,海军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
  5. #達大正11年10月p.2『達第百七十八號 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大正十一年十月九日 海軍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巡洋艦一等ノ欄ニ「加古、衣笠、古鷹」ヲ加ヘ同二等ノ欄「加古、」ヲ削ル』
    (达第178号 改正左侧所列舰艇类别等级表,大正11年10月9日,海军大臣男爵加藤友三郎,巡洋舰一等一栏添加“加古、衣笠、古鹰”,同时二等一栏删去“加古”)
  6. #達大正12年9月p.1『達第百九十一號 艦艇製造費ヲ以テ大正十二年度ニ於テ長崎三菱造船所ニテ建造ニ着手スヘキ一等巡洋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大正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海軍大臣財部彪 七千百頓級巡洋艦 青葉アヲバ』
    (达第191号 根据舰艇建造经费,于大正12年于三菱长崎造船所着手建造一等巡洋舰一艘,根据左侧所列命名,大正12年9月18日,海军大臣财部彪,7100吨级巡洋舰,青叶、读音Aoba)
  7. #青葉進水式儀礼p.11『15.9.25 第五戦隊司令官 海軍大臣 青葉進水式ニ關スル任務無事終了 午後二時』
  8. #艦船要目公表範囲(昭和12年12月1日)p.4
  9.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68
  10. #ポケット海軍年鑑(1935)p.30
  11.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104(重巡洋艦『青葉』行動年表)
  12.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105(重巡洋艦『衣笠』行動年表)
  13. 昭和2年12月3日(土)海軍公報第277号 p.7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311200 『○旗艦變更 第二艦隊司令長官ハ本月一日第五戰隊司令官ノ旗艦ヲ加古ヨリ衣笠ニ、第二水雷戰隊司令官ノ旗艦ヲ夕張ヨリ名取ニ變更セリ』
    (旗舰变更 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下令本月1日第五战队司令官旗舰从加古变更为衣笠,第二水雷战队司令官旗舰从夕张变更为名取)
  14. 昭和3年1月23日(月)海軍公報第313号 p.11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313500 『○旗艦變更 第二艦隊司令長官ハ自一月二十三日至二月十四日第五戰隊司令官ノ旗艦ヲ一時衣笠ヨリ加古ニ變更ス(略)』
    (旗舰变更 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下令1月23日至2月14日第五战队司令官旗舰从衣笠临时变更为加古)
  15.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p.114-115(衣笠御大礼観艦式写真)
  16.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42(重巡洋艦『古鷹』行動年表)
  17. #海軍制度沿革(巻4、1939)p.44
  18. #海軍制度沿革(巻4、1939)pp.45-46
  19. #海軍制度沿革(巻4、1939)p.46
  20. #海軍制度沿革(巻4、1939)pp.46-47
  21. 職課2自9月至12兵科2(6)/公文備考 昭和9年B人事 巻7 p.47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05023341700 『青葉艦長 海軍大佐 三川軍一 補鳥海艦長』
  22. 職課2自9月至12兵科2(7)/公文備考 昭和9年B人事 巻7 p.2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05023341800 『軍令部副官 海軍大佐 伍賀啓次郎 補青葉艦長』
  23. #海軍三等士官71頁
  24. #海軍三等士官85頁
  25. 昭和13年6月15日(発令6月15日付)海軍辞令公報(部内限)号外第195号 p.34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3072073900 
  26. 昭和16年9月5日(金)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890号 p.41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397300 『○旗艦變更 第六戰隊司令官ハ九月一日旗艦ヲ青葉ニ變更セリ』
  27.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p.83-84『戦中に青葉の前檣に電探を装備』
  28. 海野『赤道南下』24-25頁等
  29. #叢書49南東方面248頁
  30. #叢書49南東方面287頁
  31. #戦史叢書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2)43頁『第六、第十八各戦隊のSN作戦における活躍』
  32. #戦史叢書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2)40頁『SN作戦計画の下令』
  33. #連合艦隊の生涯161頁『(一)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叢書49南東方面465頁
  34. #叢書49南東方面466-467頁『敵情偵察』
  35. #叢書49南東方面482頁
  36. #叢書49南東方面486-487頁
  37. #叢書49南東方面493-494頁『引き揚げと加古の沈没』
  38. #戦藻録(1968)202頁『十月十一日 日曜日 晴 艦隊トラック出撃』
  39. #戦藻録(1968)202-203頁『十月十二日月曜日 晴 サボ島沖海戦。ガ島飛行場に對し巡戦を以てする夜間主砲砲撃』
  40. #戦藻録(1968)208-210頁『十月十六日金曜日 曇 サボ島沖夜戦青葉古鷹實戦失敗談。』
  41.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p.100-101(サボ島沖海戦直後写真)
  42. #造船士官の回想 下68頁
  43. #S1707呉防備戦隊日誌(4)pp.38-39及びp.55『22(天候略)二.青葉豊後水道入泊掩護(略)』
  44. #戦隊行動調書p.6『11.10 6S解隊 6S(衣笠欠)ハ呉鎮守府ヘ』;#S1709呉鎮日誌(5)pp.16-17
  45. #戦藻録(1968)235頁『十一月十四日土曜日 雨 衣笠沈没其他損傷。』
  46. #戦史叢書96ガ島撤収後130-131頁『外南洋部隊の作戦の概要』
  47. #高松宮日記6巻76-77頁『三月三日(水)晴、時〃曇』
  48. #戦藻録(1968)279-280頁
  49. #戦史叢書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2)321-322頁『青葉、川内に曳航されてトラック入港』
  50. #S1806呉防備戦隊日誌(3)p.45『31日1640呉防戦司令官(略)|一.伊良湖青葉天津風浦風1日0530沖ノ島北上ノ予定入泊針路335度(略)』
  51. 歴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 重巡古鷹・青葉型』131頁
  52. #爱澜,被大战轰鸣掩盖的哀曲,93页
  53. #爱澜,被大战轰鸣掩盖的哀曲,94页
  54. #爱澜,被大战轰鸣掩盖的哀曲,95页
  55. #爱澜,被大战轰鸣掩盖的哀曲,96页
  56. 昭和20年3月5日(月)海軍公報 第949号 p.21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510500 『○内令第一六八號 呉鎮守府豫備艦 軍艦 青葉 右第一豫備艦ト定ム 昭和二十年二月二十五日 海軍大臣』
  57. #秘海軍公報昭和20年4月(3)pp.41-42『内令第三三八號|横須賀鎮守府警備艦 軍艦 長門|佐世保鎮守府警備艦 軍艦 榛名 右役務ヲ解カル|呉鎮守府豫備海防艦 第十二號海防艦 第四十號海防艦 第百十二號海防艦 第百五十號海防艦 右警備海防艦ト定メラル|横須賀鎮守府豫備艦 軍艦 長門 軍艦 天城|呉鎮守府第一豫備艦 軍艦 伊勢 軍艦 日向 軍艦 青葉|呉鎮守府豫備艦 軍艦 鳳翔 軍艦 隼鷹|佐世保鎮守府豫備艦 軍艦 榛名|舞鶴鎮守府豫備艦 軍艦 龍鳳|右第四豫備艦ト定ム|昭和二十年四月二十日 海軍大臣』
  58. 昭和20年7月7日(月)海軍公報 第5062号 p.14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Ref.C12070515300 『○内令第五六六號 呉鎮守府第四豫備艦 軍艦 青葉 右特殊警備艦ト定ム 昭和二十年六月二十日 海軍大臣』
  59. #ハンディ判艦艇写真集11pp.102-103(終戦後青葉写真)
  60. 昭和19年6月5日付 海軍辞令公報 (部内限) 第1505号。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 C13072099500 で閲覧可能。
  61. 昭和20年1月7日付 秘海軍辞令公報 甲 第1686号。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 C13072102800 で閲覧可能。
  62. 昭和20年8月27日付 秘海軍辞令公報 甲 第1897号。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 C13072107000 で閲覧可能。

参考文献

  • 伊藤正徳. . 角川書店. 1974.
  • 海野十三『赤道南下』(中央公論新社、2003) ISBN 4-12-204233-x
  • 宇垣纏著; 成瀬恭 発行人. . 原書房. 1968.
  • 奥宮正武. . 学習研究社. 2001 [1992]. ISBN 4-05-901045-6.
  • 海軍歴史保存会『日本海軍史』第7巻、第9巻、第10巻、第一法規出版、1995年。
  • 外山操『艦長たちの軍艦史』光人社、2005年。 ISBN 4-7698-1246-9
  • 高橋雄次. . 光人社NF文庫. 1994 [1967]. ISBN 4-7698-2062-3.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 朝雲新聞社. 1971.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 朝雲新聞社. 1973.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 朝雲新聞社. 1976.
  • 堀元美. . 朝日ソノラマ文庫. 1983. ISBN 4-257-17028-X.
  • 堀元美. . 朝日ソノラマ文庫. 1994. ISBN 4-257-17285-1.
  • 堀之内芳郎; 野崎慶三発行人. . . 震洋通信. 1982.
  • 森史朗『暁の珊瑚海』(光人社、2004年) ISBN 4-7698-1228-0
  • 森史朗. . 文春文庫. 2009. ISBN 978-4-16-777315-1.
  • 雑誌「丸」編集部『写真 日本の軍艦 第6巻 重巡Ⅱ』(光人社、1989年) ISBN 4-7698-0456-3
  • 雑誌『丸』編集部/編 (编). . 光人社. 1997. ISBN 4-7698-0781-3.
    • 川井哲夫『悲壮! サヴォ島沖海戦に潰えた古鷹 先制のレーダー射撃による集中砲火をうけて火だるまとなった古鷹の決戦記録
    • 宮崎良純『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を彩る"加古"血戦譜 ガ島攻防をめぐる暗黒の海上で激突した海戦で敵艦隊を撃滅した加古奮戦記
  • 丸編集部編. . 光人社. 2010. ISBN 978-4-7698-1485-6.
    • 元第八艦隊司令長官・海軍中将三川軍一『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の思い出』
    • 当時「鳥海」砲術長・元海軍中佐仲繁雄『第八艦隊殴り込み鳥海砲術長の手記 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
    • 当時第六戦隊先任参謀・元海軍中佐貴島掬徳『悲運の第六戦隊、米電探に散る サボ島沖夜戦
    • 元「衣笠」乗組・海軍上等機関兵曹村上兵一郎『夜戦の雄衣笠ソロモン海に没す』
  • 「歴史群像」編集部『歴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Vol.44 重巡古鷹・青葉型』(学習研究社、2005年) ISBN 4-05-603323-4
  • 「歴史群像」編集部『歴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特別編集 世界の重巡洋艦パーフェクトガイド』(学習研究社、2007年) ISBN 4-05-604691-3
  • 高松宮宣仁親王著; 嶋中鵬二 発行人. . 中央公論社. 1997. ISBN 4-12-403396-6.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立国会図書館
    • 海軍有終会編. . 海軍有終会. 1935.
    • 神戸市役所. . 神戸市役所. 1937.
    • 海軍研究社編輯部 編. . 海軍研究社. 1937.
    • 海軍研究社編輯部 編. . 海軍研究社. 1940.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39.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公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 . Ref.A10113088300.
    • . Ref.C11080338400.
    • . Ref.C11080359700.
    • . Ref.C04015583400.
    • . Ref.C04015881700.
    • . Ref.C04015543500.
    • . Ref.C04015073900.
    • . Ref.C04015074100.
    • . Ref.C04015584100.
    • . Ref.C04015649200.
    • . Ref.C04015882300.
    • . Ref.C04016194500.
    • . Ref.C04016685800.
    • . Ref.C05021572000.
    • . Ref.C11080451500.
    • . Ref.C05021919100.
    • . Ref.C05021919000.
    • . Ref.C05022140300.
    • . Ref.C05034018000.
    • . Ref.C13071974300.
    • . Ref.C13072003500.
    • . Ref.C08051772000.
    • . Ref.C08030023100.
    • . Ref.C12122379000.
    • . Ref.C08030579300.
    • . Ref.C08030366700.
    • . Ref.C08030325700.
    • . Ref.C08030325800.
    • . Ref.C08030325900.
    • . Ref.C08030326000.
    • . Ref.C08030326100.
    • . Ref.C08030326200.
    • . Ref.C08030326500.
    • . Ref.C08030326600.
    • . Ref.C08030326700.
    • . Ref.C08030326800.
    • . Ref.C08030326900.
    • . Ref.C08030327000.
    • . Ref.C08030403300.
    • . Ref.C08030368300.
    • . Ref.C08030368400.
    • . Ref.C12070064400.
    • . Ref.C12070080800.
    • . Ref.C12070081000.
    • . Ref.C12070082500.
    • . Ref.C12070166900.
    • . Ref.C12070167000.
    • . Ref.C12070511000.
  • 爱澜. . 舰船知识. 2017, (3月).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