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休

韓休
政治家
時代唐朝
良士
出生673年
京兆府長安
逝世740年6月8日(740歲-06歲-08)(66–67歲)

韓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長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政治人物、宰相。

家世

其先为颍川韩氏,七代祖魏从事中郎韩偃徙居昌黎(河北省昌黎),遂成昌黎韩氏。

  • 高祖韩护,字灵祐,后周商州刺史、洪雅公。
  • 曾祖韩尚贤,字思齐,隋邓州长史,袭黄台公。
  • 祖韩神符,字节信,官至阆州长史、巫州刺史。
  • 伯父韩大敏,官至凤阁舍人,因梁州都督李行褒谋逆案,被武则天赐死于家。
  • 韓大智,字不惑,為洛州司士參軍,赠吏部郎中。

生平

为韓大智次子,十二岁能作文章,十八岁博通群书。弱冠应文笔绝伦科,举擢第一,授冀州下博县尉,黄门侍郎李峤见其文章卓越,改授他为蒲州虞乡县尉。任满改陕州桃林县丞。又应制举(由吏部侍郎郑愔主持科举)。

先天元年(712年),韓休與校書郎趙冬曦同中制舉文可以經邦科,再舉賢良方正科(由皇太子李隆基亲自主持),并为乙第,擢為左補闕,不久判主爵員外郎。又转起居郎,迁给事中中书舍人。進至禮部侍郎,兼知制誥开元十二年出为虢州刺史,因坚持请求将虢州养马税草均分给其他州,最终得到朝廷允许。一年后以母喪解職,皇帝起复他为左庶子、兼知制诰。韩休固请终丧制。服阙赴职,转為工部侍郎,依旧知制誥。又转兵部侍郎,改尚書右丞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卒,玄宗敕命萧嵩推舉可代為宰輔者,蕭嵩表示韓休可適任,遂擢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年十二月转任工部尚書,罷相。二十四年,遷太子少師,封宜陽縣子。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八,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文忠寶應元年,又贈太子太師

韓休工於文辭,張說曰:“韓休之文,有如太羹玄酒,雖雅有典則,而薄於滋味。”[1]墓志载其著有文集二十卷。

虢州位於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之間,帝"后"時常移駕經過,供應輿駕的糧草賦稅極重,韓休任刺史時奏請平均分攤賦糧於其他州郡。中書令張說回應:“免虢而與它州,此守臣為私惠耳。”韓休還是固執爭論,相關官員坦白是懼怕忤逆宰相之意,韓休說:“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最後決定如韓休所請。

韓休性格耿直不奉承上意,敢進谏,既為相,天下翕然宜之。萬年尉李美玉有罪,玄宗決定流放嶺南。韓休答:“尉小官,犯非大惡。今朝廷有大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而貪,室宅輿馬僭法度,臣請先伯獻,後美玉。”玄宗不允許,韓休固爭:“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玄宗爭不過而作罷。大致上正直固執像這樣。起初蕭嵩以為韓休溫和柔易才推薦之,韓休遇到事情反而與蕭嵩硬爭,蕭嵩不能平息。宋璟聽聞後說:“不意休能爾,仁者之勇也。”蕭嵩寬博多可,韓休峭鯁,時政得失言之未嘗不盡。唐玄宗曾經在御苑中打獵,或張揚作樂稍有過火,就會視左右問說:“韓休知否?”已而諫疏就呈到了。曾經引鑒默默不樂,左右曰:“自韓休入朝,陛下無一日歡,何自戚戚,不逐去之?”玄宗曰:“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吾用休,社稷計耳。”

韩休墓

韩休墓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郭新庄村南100米处,2014年3月进行发掘,整个墓葬结构由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6个壁龛、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门口出土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墓志铭两合。墓室及甬道内均有壁画。墓室东壁有乐舞图,西壁为树下高士图,南壁为朱雀图,北壁为玄武图和山水图。甬道两侧为唐代仕女图、宦官抬箱图壁画。墓室棺床上的棺木已腐朽不见。

韩休墓志盖篆书《大唐故韩府君墓志铭》九字,《大唐故太子少师赠杨州大都督昌黎韩府君墓志铭并序》与新、旧唐书所载的逝世年份不同,应以墓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十日(740年6月8日)为准。

子孙

据墓志铭,韩休夫人河东柳氏,随熊州司马柳孝斌之曾孙,鄜州别驾柳客尼之孙,戎州南溪县令柳明伟之女。韩休有九个嫡庶子:韓浩韓洽韓洪韩澣韓汯韩泂韓滉韓渾韓洄,韓浩、韓洪与韓渾父子四人死于安史之乱。诸子都有學問、任官。

  • 韓浩高陵尉、万年主簿,赠吏部郎中
  • 韓洽,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 韓洪,司库员外郎、华州長史,赠太常卿
    • 韩章,兵部侍郎
      • 韩挹太原少尹
        • 韩居實南鄭
        • 韩鉶磁州錄事參軍
      • 韩晟,左散騎常侍
        • 韩居業
      • 韩掖潤州司倉參軍
      • 韩摳,揚子尉
      • 韩操,靈寶尉
    • 韩宰韩平韩牟韩鞏韩莘
  • 韩澣,郊社丞
  • 韓汯,諫議大夫
    • 韩卓,殿中丞
      • 韩準,洛陽令
        • 韩鎡咸陽
          • 韩超韩濡
        • 韩銶
        • 韩銖
          • 韩越
      • 韩鼎
  • 韓滉唐德宗宰相
  • 韩泂,京兆府錄事參軍
  • 韓渾,大理司直,赠太常少卿
    • 韩述,都官郎中、閬州刺史
      • 韩復洋州刺史
        • 韩鈞,左司員外郎
        • 韩鑄,字臺臣,檢校兵部尚書
          • 韩環,太子司議郎
          • 韩瑰,穰令
          • 韩弼
            • 韩士通原州司戶參軍
            • 韩士約,大理評事
          • 韩玹
      • 韩解,太子中允
      • 韩益,金部員外郎
        • 韩○,流溪令
      • 韩孚興元少尹
        • 韩巘
    • 韩武,右拾遺
      • 韩抗,真源尉
        • 韩逵
          • 韩枳
            • 韩繕韩侣
        • 韩柷
          • 韩坤
        • 韩櫓
      • 韩巽
        • 韩杞韩友信韩絢
      • 韩揆,河南丞
  • 韓洄,兵部侍郎
    • 韩廚,司封郎中
      • 韩賓亳州刺史
        • 韩造
        • 韩鄘,字正封,遂州刺史
          • 韩飾
        • 韩潁韩郇
      • 韩宁
        • 韩據
    • 韩常岳州刺史
      • 韩密
      • 韩抗,吴令
    • 韩彝
      • 韩謇
    • 韩弈涇陽
      • 韩最
    • 韩㔻,興平令
      • 韩蹇
    • 韩中歸州刺史
      • 韩操

注釋

  1. 《大唐新語》卷八《文章》

參考書目

  • 《大唐故太子少师赠扬州大都督昌黎韩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故相韩公夫人河东郡夫人柳氏墓志文》
  •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六
  • 舊唐書》卷九十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