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文通
《马氏文通》,原名《文通》,1898年至1900年出版,马建忠著,是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也被认为是第一部中国的现代语言学著作。


《马氏文通》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古汉语语法的特点,特别是虚词和语序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1]。马建忠在书中认为,小学一端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2]。《马氏文通》也是首次广泛调查研究古汉语语法材料,上自春秋下迄唐韩愈,收集了七千到八千句古汉语例句[3],“古今文词经史百家……旁至诗赋词曲,下至八股时文……无有能外其法者”[2]。
《马氏文通》于1898年写成,前六卷最初出版于1898年,既光绪二十四年孟冬,后四卷出版于 1900 年,既光绪二十五年季冬[4]。
背景
《马氏文通》作者马建忠年少时一直学习旧学(中国经史),并在上海徐汇公学学习,掌握了英、法、拉丁、希腊文。后来马建忠又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3],包括前往法国获得法律学位,后回国在李鸿章幕下办理洋务。马建忠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曾代表清廷与英国交涉鸦片问题,协助朝鲜政府与英、美、德签订商约,并协助朝鲜事务大臣吴长庆平定壬午兵变[5]。
内容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期的整理、搜集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
《马氏文通》全书分10卷[3]。书的内容分三部分,既正名、字类,及句读[3]。卷一讲正名,介绍主要的术语,相当于此书的语法大纲。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汉语的各类实词和虚词[3]。其中,前五卷依次介绍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五类实字,后三卷则论述了四类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和叹字[3]。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书中基本上都谈到了。
书中将汉语的词类分为九种:
又将句子成分定为7种:
影响
《文通》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都是因袭《文通》的体系。甚至后来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到它的影响。
参考文献
-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商务印书馆,2008.
-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2007.
- 杨娟丽.《马氏文通》的内容及其重要贡献.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 严修. . 《中国语文》. 1996年, (4).
- 陈三井.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71年12月, (第三期(下)): 543-555.
- 《清史稿》卷446,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