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簡稱高評中心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與台灣評鑑協會除了法人性質不同外,最主要的區別是辦理中華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轄下大學的系所與校務評鑑,亦接受教育部委託辦理師資培育評鑑。[1]目前會址為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七樓。

系所評鑑

系所評鑑為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辦理之專案評鑑。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於2005年12月成立,2006年開始進行第一週期系所評鑑(2006至2010年)。2012年開始辦理第二週期系所評鑑(2012年至2016年)。


第一週期系所評鑑(2006年至2010年)辦理79所學校共1907個單位的系所評鑑。受評單位以學校向教育部申請成立學系為計算單位,僅評鑑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管理學院下獨立設置之碩士在職專班,進修學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及第一週期時間內新設立之系所未納入評鑑範圍。訪評時程為兩整天。

評鑑結果採認可制,經由三級三審,認可結果分為:「通過」、「待觀察」、「未通過」。評鑑項目分為五個項目: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研究與專業表現;畢業生表現。認可結果有效期為6年,評鑑結果、實地訪評報告、受評單位申復書、實地訪評委員申復回應說明皆公告於該單位網站上,供一般大眾瀏覽。

認可結果為「待觀察」或「未通過」受評系所,於結果公布後,經過一年的改善期,接受追蹤評鑑與再評鑑。追蹤評鑑與再評鑑認可結果分為:「通過」、「待觀察」、「未通過」。追蹤評鑑與再評鑑認可結果為「待觀察」或「未通過」,後續不再進行追蹤評鑑,維持追蹤評鑑與再評鑑認可結果至第二週期。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2012年至2016年)與通識教育評鑑一同辦理,受評單位以學校向教育部申請成立學系為計算單位,但有別於第一週期,新設系所須於成立三年後接受評鑑,系所所有班制皆納入評鑑,且個別給予結果,訪評行程則不限於兩天或白日,隨受評班制上課的情況而改變。

評鑑結果與第一週期相同,採認可制,經由三級三審,認可結果分為:「通過」、「有條件通過」、「未通過」。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之評鑑項目,2012年至2013年評鑑項目共五項: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學術與專業表現;畢業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2014年至2016年的評鑑項目有五項: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教師、教學與支持系統;學生、學習與支持系統;研究、服務與支持系統;自我分析、改善與發展。認可結果有效期為6年,評鑑結果、實地訪評報告、受評單位申復書、實地訪評委員申復回應說明皆公告於該單位網站上,供一般大眾瀏覽。


2017年1月起,教育部開放各大學自主決定是否辦理系所單位評鑑。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改為接受一般大學與技職院校的委託,辦理各校系所評鑑。接受委託辦理的評鑑項目分為三個項目:系所發展、經營及改善;教師與教學;學生與學習。評鑑結果採認可制,經由二級二審,認可結果改為「通過-效期6年」、「通過-效期3年」、「重新審查」。將依委託單位的需要,辦理後續的重新審查。

校務評鑑

由教育部委託之為專案評鑑,受評單位為高等教育司所管理的公私立大學。

第一週期校務評鑑於2011年辦理,評鑑項目分為五項:學校自我定位、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學與學習資源、績效與社會責任、持續改善與品質保證機制。經二級二審,評鑑結果分項目給予,分別為:通過、有條件通過、未通過。

第二週期校務評鑑於2017至2018年辦理,評鑑項目分為四項:校務治理與經營、校務資源與支持系統、辦學成效、自我改善與永續發展。評鑑結果分項目給予,經二級二審,分別為:通過、有條件通過、未通過。

第二週期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直接自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置之「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匯出「校務評鑑基本資料表」,並同評學校所提供的自我評鑑報告與財務資料表,做為評鑑委員行前閱讀之評鑑資料。軍警校院因未於「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填報相關資料,將由學校另行依據校務評鑑基本資料表填報。

師資評鑑

包括高國中小,特殊教育,幼兒園。

國立政治大學中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台北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銘傳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體育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東吳大學

[2][2]

組織成員

機構認證

  • 全國認證基金會成員
  • ISO 9001
  • ISO 27001
  • 通過INQAAHE GGP優良準則實務認證(2020-2025)[3]

參考來源

  1. the homepage 存檔,存档日期2011-06-12.
  2. . [2015-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6).
  3. https://www.inqaahe.org/ggp-aligned-agencies

1.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師資培育資訊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