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敦義

黎敦義
Denis Bray
出生1926年1月24日
 英屬香港
逝世2005年7月8日(2005歲-07歲-08)(79歲)
 英國牛津郡
母校剑桥大学耶稣学院
职业香港政府政務官、兩局議員

黎敦義CMGCVOJP英語:1926年1月24日-2005年7月8日),香港殖民地官員。

簡歷

黎敦義1926年在港出生,童年時代於香港、廣東佛山和山東煙台度過,於佛山華英中學接受教育,劍橋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1]在1950年加入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1971年-1973年)、兩任民政司(1973年-1977年及1980年-1984年)和香港政府駐英專員(1977年-1980年),曾兼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退出政府後曾於1985年至1991年出任英基學校協會主席。

英國檔案館解封了1985年黎敦義與查濟民合寫對未來香港管治的建議,倡設「顧問局」產生特首。時任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香港事務科科長高德年(Galsworthy)評為「不單只是保守,部份內容更是自相矛盾」。查濟民曾將方案交給當年的英國國會議員Hal Miller,希望英政府將方案放進1987年的政制改革檢討中考慮,一度引起了英國外交部的關注[2]

黎敦義於1964年任交通事務處(運輸署前身)處長時,首推拍賣的士牌照的做法;後在新界民政署長任內,與時任首席助理輔政司鍾逸傑於1972年制定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2005年7月8日,黎敦義於英國牛津郡血癌病逝,终年79岁。

家庭

父親黎伯廉牧師(Rev Arthur Bray)是英國循道會來華傳教士[1],曾任佛山華英中學第二任校長。

著作

回憶錄《歷變中看香港》(Hong Kong Metamorphosis)

参考文献

  1.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8-11-16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2.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8-11-16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