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吼猴

黑吼猴學名:)是一種吼猴,屬於大型的新世界猴,棲息於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黑吼猴與褐吼猴為分布區域最南的吼猴屬物種。雖名為黑吼猴,然而只有成年雄性個體的體色為黑色,而雌性及幼年個體體色則呈現白至偏黃的淡黃褐色[2];而有些成年雄性個體上有時也會長出紅褐色或淡黃褐色的毛髮[2]

黑吼猴
巴西半落葉林中的黑吼猴(雄)
巴西半落葉林中的黑吼猴(雌)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屬 Alouatta
种: 黑吼猴 A. caraya
二名法
Alouatta caraya
Humboldt, 1812
分布區域

習性

玻利維亞潘特納爾濕地樹梢上的兩頭雌性黑吼猴,牠們透過卷纏尾捲握在樹枝上避免墜落
荷蘭阿培浩靈長類公園的雌性黑吼猴

黑吼猴為群居動物,由3~19頭個體組成(多半為7~9頭)。性別比則多為1~3頭雄性比7~9頭雌性,群體間的個體會進行交配繁殖。吼叫多半發生於日昇,聲音可於5(3.1英里)外聽到,主要用來宣示位置,避免群落之間的爭鬥。牠們一天70%的時間都在睡覺或休憩[1],為新世界猴中活動力最差的物種之一。牠們偏好行走與攀爬多過於奔跑與跳躍,其粗壯的卷纏尾時常被稱為第五隻手,可以增加攀爬的靈活度同時也能減少從高處墜落的機率。由於其四肢結構並不適合於地面行動,因此黑吼猴多半待於樹上,僅有在乾枯期需要飲水時才會下到地面。其餘時節,黑吼猴會透過接觸沾了露水的葉片將手沾溼,再舔手藉此獲得水分。黑吼猴年齡可達20歲,野生個體則多半為15歲。

棲息與分布地

黑吼猴棲息於阿根廷東北部、玻利維亞東部、巴西東部及南部與巴拉圭的森林,尤其是半落葉林濱岸林[1]

食性

黑吼猴為食葉動物,主要以為食[3],但也會吃榕屬的果實。

與人類的互動

由於黑吼猴溫和的個性,阿根廷的居民會捕捉牠們作為寵物飼養。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黑吼猴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黑吼猴
  1. Fernandez-Duque, E.; Wallace, R.B. & Rylands, A.B.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8: e.T41545A10496784. doi:10.2305/IUCN.UK.2008.RLTS.T41545A10496784.en. 已忽略未知参数|doi-access= (帮助)
  2. Gregorin, R. (2006). Taxonomia e variação geográfica das espécies do gênero Alouatta Lacépède (Primates, Atelidae) no Brasi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v. Bras. Zool. 23(1).
  3. .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4).
  • Louise Emmons and Francois Feer. (1997). Neotropical Rainforest Mammals.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