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臺灣
臺灣歷史 | 臺灣歷史年表 | |
世纪: | 18世纪臺灣 |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
年代: | 1850年代臺灣 | 1860年代臺灣 | 1870年代臺灣 | 1880年代臺灣 | 1890年代臺灣 | 1900年代臺灣 | 1910年代臺灣 |
年份: | 1882年臺灣 | 1883年臺灣 | 1884年臺灣 | 1885年臺灣 | 1886年臺灣 | 1887年臺灣 | 1888年臺灣 | 1889年臺灣 | 1890年臺灣 | 1891年臺灣 | 1892年臺灣 |
纪年: | 丁亥年(猪年)、光緒13年 |
1887年臺灣 | ||||||||||
---|---|---|---|---|---|---|---|---|---|---|
| ||||||||||
旗幟 | ||||||||||
![]() | ||||||||||
| ||||||||||
社會 | ||||||||||
国家领导人 | ||||||||||
科技 | ||||||||||
天文 – 科技 – 铁路 | ||||||||||
文化娛樂 | ||||||||||
文学 – 音乐 – 電視節目(中国大陆剧集 – 臺灣劇集) | ||||||||||
體育 | ||||||||||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 ||||||||||
區域 | ||||||||||
分類 | ||||||||||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
1887年臺灣設省的相關事宜大致處理完成。
大事記
- 3月10日(二月十六):吏部因為建立福建臺灣省,而請求添設布政司一缺。清廷從之。[1]:106
- 3月11日(二月十七):閩浙總督楊昌濬上奏,表示臺灣官缺等行省設定,由臺灣另議章程追賠[1]:106。
- 3月18日(二月廿四):任命河南按察使邵友濂為福建臺灣布政使[1]:106。
- 9月18日(八月初二):劉銘傳奏請頒發福建臺灣巡撫關防及布政使等印信[1]:106。
- 10月3日(八月十七),劉銘傳與楊昌濬會奏〈臺灣郡縣添改撤裁〉摺,重新規劃臺灣的行政區劃[註 1][1]:106。其中關於省城之事,則改為參照之前的福建巡撫岑毓英之提議,改在彰化縣橋孜圖一地建立省城[1]:107。
- 10月24日(九月初八):清廷准許〈臺灣郡縣添改撤裁〉摺的提案,福建臺灣省底下的行政區劃確定為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之下共有十一縣三廳[1]:1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