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比賽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比賽於2021年7月30日至8月8日在日本舉行。此次比賽共設48個小項,其中混合4×400米接力為該屆賽事的新增小項[1]。該屆奧運田徑比賽分為五類項目,分別是田賽、徑賽、全能、馬拉松和競走,其中田賽、徑賽和全能賽在位於東京的新國立競技場進行,馬拉松和競走則在札幌進行。

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田徑比賽
比賽場館东京新國立競技場(田赛和径赛)
札幌(马拉松和竞走)
日期2021年7月30日至8月8日
項目數48
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田径比赛
径赛
100米男子女子
200米男子女子
400米男子女子
800米男子女子
1500米男子女子
5000米男子女子
10000米男子女子
100米栏女子
110米栏男子
400米栏男子女子
3000米障碍赛男子女子
4×100米接力男子女子
4×400米接力男子女子混合
公路赛
马拉松男子女子
20公里竞走男子女子
50公里竞走男子
田赛
跳远男子女子
三级跳远男子女子
跳高男子女子
撑竿跳高男子女子
铅球男子女子
铁饼男子女子
标枪男子女子
链球男子女子
全能
七项全能女子
十项全能男子

比赛场馆

此次比赛共分为五类项目,分别是田赛、径赛、全能、马拉松和竞走。其中田赛、径赛和全能赛在位于东京的新国立竞技场进行,马拉松和竞走则在北海道札幌进行。

2020年东京奥运组委会原定将马拉松和竞走赛事设在东京进行,根据原计划,马拉松赛事的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新国立竞技场,竞走赛事的赛道则位于皇居外苑附近[2]。后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2019年10月宣布将指定距离东京800公里的北海道札幌举办此次比赛的马拉松和竞走赛事,以避开东京的酷暑天气及保障参赛选手的身体健康[3]。尽管国际奥委会的这一决定招致东京都政府的强烈反对,东京都政府依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让步,接受了国际奥委会的决定[4]。马拉松和竞走赛事变更后的比赛场地和路线于2019年12月正式确认,根据新的安排,两类项目赛事的起点和终点均设在大通公園[5]

比賽項目

本屆田徑比賽設有四十八個比賽項目,其中混合4×400米接力为本届比赛的新增项目[6],以下为具体的项目:

赛程

本届奥运田径项目的赛程于2019年4月16日公布[7]。其中马拉松和竞走项目由于比赛场地移至札幌的关系,开赛日期有所调整[5]。奥运延期后,新的田径赛程安排于2020年7月17日公布[8]

P预赛 H资格赛(径赛) Q资格赛(田赛) ½半决赛 F决赛

M = 上午赛事
A = 下午赛事

男子
日期→2021年7月2021年8月
30日(五)31日(六)1日(日)2日(一)3日(二)4日(三)5日(四)6日(五)7日(六)8日(日)
项目↓MAMAMAMAMAMAMAMAMAMA
100米PH½F
200米H½F
400米H½F
800米H½F
1500米H½F
5000米HF
10000米F
110米栏H½F
400米栏H½F
3000米障碍赛HF
4×100米接力HF
4×400米接力HF
马拉松F
20公里競走F
50公里競走F
跳远QF
三级跳远QF
跳高QF
撑竿跳高QF
铅球QF
铁饼QF
标枪QF
链球QF
十项全能F
女子
日期→2021年7月2021年8月
30日(五)31日(六)1日(日)2日(一)3日(二)4日(三)5日(四)6日(五)7日(六)8日(日)
项目↓MAMAMAMAMAMAMAMAMAMA
100米H½F
200米H½F
400米H½F
800米H½F
1500米H½F
5000米HF
10000米F
100米栏H½F
400米栏H½F
3000米障碍赛HF
4×100米接力HF
4×400米接力HF
马拉松F
20公里競走F
跳远QF
三级跳远QF
跳高QF
撑竿跳高QF
铅球QF
铁饼QF
标枪QF
链球QF
七项全能F
混合
日期→2021年7月
30日(五)31日(六)
项目↓MAMA
4×400米接力HF

参赛资格

所有参赛运动员必须符合奥林匹克宪章世界田径针对不同项目设置了不同的年龄限制:参加马拉松和50公里竞走项目的选手必须是在2002年1月1日之前出生;参加投掷项目(包括铅球、铁饼、链球和标枪)、全能(包括十项全能和七项全能)、20公里竞走和10000米项目的选手必须是在2004年1月1日前出生;参加其他项目的选手必须是在2006年1月1日前出生。[9]

个人项目

每个代表团在每个个人项目上最多可派出三名选手参赛。选手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奥运资格,一种是在世界田径限定日期内进行的认可赛事中达到世界田径定下的参赛资格标准成绩,另外一种是凭借2021年6月29日的世界排名获得奥运资格。[9]

与往届奥运不同的是,世界田径在该届奥运依据世界排名来制定各个个人项目的参赛资格标准成绩,确保通过标准成绩和世界排名获得资格的选手各占50%[10]。选手必须在指定日期内达到参赛资格标准成绩才有可能入选所属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奥运阵容。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在同一项目上达到标准成绩的选手数多于三人,该国家/地区奥委会或田径协会必须从这些达标选手中做出选择。[9]

指定的达标日期结束后,世界田径会根据世界排名为在对应项目上未满额的代表团分配参赛名额。世界排名的排名依据为选手在指定达标日期内的任一世界田径认可赛事,以及部分指定达标日期外进行的各大洲锦标赛上获得的五个最高积分。赛事权重越高,选手获得的积分越多。[9]

对于部分在至少一个性别的项目上无任何选手获得资格的国家/地区奥委会,世界田径会将为其分配外卡名额,每个代表团最多能够获得一个男子外卡名额和一个女子外卡名额。[9]

世界田径针对不同项目设置了不同的达标期限:其中马拉松和50公里竞走的达标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和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10000米赛跑、20公里竞走、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的达标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和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其他项目的达标期限则为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和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世界田径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宣布所有选手在2020年4月6日至2020年11月30日间创造的成绩不会获得世界田径认可。[9]

在国际奥委会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宣布推迟该届奥运后,世界田径对马拉松项目参赛资格标准作出了额外的调整,规定达成以下数项条件中至少其中一项的运动员,便可直接获得奥运资格,包括:在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项目获得前十名;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间,在任意一场金标赛事获得前五名或在任意一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进入前十名;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间,在任意一场金标赛事获得头名或在任意一场白金标赛事进入前十名。[9]

以下是各个项目的参赛资格标准成绩:[9]

项目男子女子
100米 10.0511.15
200米 20.2422.80
400米 44.9051.35
800米 1:45.201:59.50
1500米 3:35.004:04.20
5000米 13:13.5015:10.00
10000米 27:28.0031:25.00
110米栏/100米栏 13.3212.84
400米栏 48.9055.40
3000米障礙賽 8:22.009:30.00
馬拉松 2:11:302:29:30
20公里競走 1:21:001:31:00
50公里競走 3:50:00不適用
跳遠 8.22 m6.82 m
三級跳遠 17.14 m14.32 m
跳高 2.33 m1.96 m
撑竿跳高 5.80 m4.70 m
鉛球 21.10 m18.50 m
鐵餅 66.00 m63.50 m
鏈球 77.50 m72.50 m
標槍 85.00 m64.00 m
十項全能/七項全能 8350分6420分

接力项目

每个接力项目各有16支队伍参加,每个代表团最多只能派出一支队伍参加接力项目。在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以及2021年世界接力赛对应项目预赛中获得前8名的队伍可直接获得参赛资格,之后世界田径会根据2021年6月29日世界排名来决定各项目余下未分配席位的具体归属。[9]

以下是接力项目席位的具体分配情况:

资格来源 出線資格 男子 女子 混合 備註
4×100米接力 4×400米接力 4×100米接力 4×400米接力 4×400米接力
201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
2019年9月27日至10月6日
 多哈
预赛前8名  英国
 南非
 日本
 中国
 法国
 巴西
 荷兰
 美国
 美国
 牙买加
 比利时
 哥伦比亚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牙买加
 英国
 中国
 美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瑞士
 德国
 意大利
 美国
 牙买加
 英国
 波兰
 加拿大
 乌克兰
 比利时
 荷兰
 美国
 牙买加
 巴林
 英国
 波兰
 巴西
 印度
 比利时
如果获得席位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放弃该席位,空出的席位将会按名次递补。
2021年世界接力赛
2021年5月1日至2日
 波蘭霍茹夫
预赛前8名 如果前8名中有队伍已经通过201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席位。则空出的席位将分配至世界排名。
如果获得席位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放弃该席位,空出的席位将会按名次递补。
未使用席位重新分配
2021年6月29日
不適用 世界田径根据世界排名来对未使用的席位进行重新分配。
如果获得席位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放弃该席位,空出的席位将会按名次递补。
總數1616161616

獎牌得主

男子

項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100公尺
詳細
200公尺
詳細
400公尺
詳細
800公尺
詳細
1500公尺
詳細
5000公尺
詳細
10,000公尺
詳細
110公尺跨欄
詳細
400公尺跨欄
詳細
3000公尺障礙賽
詳細
4×100公尺接力
詳細
4×400公尺接力
詳細
馬拉松
詳細
20公里競走
詳細
50公里競走
詳細
跳遠
詳細
三級跳遠
詳細
跳高
詳細
撐竿跳高
詳細
鉛球
詳細
鐵餅
詳細
鏈球
詳細
標槍
詳細
十項全能
詳細

a 該運動員雖僅參加非決賽賽事,但仍獲得獎牌

女子

項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100公尺
詳細
200公尺
詳細
400公尺
詳細
800公尺
詳細
1500公尺
詳細
5000公尺
詳細
10,000公尺
詳細
100公尺跨欄
詳細
400公尺跨欄
詳細
3000公尺障礙賽
詳細
4×100公尺接力
詳細
4×400公尺接力
詳細
馬拉松
詳細
20公里競走
詳細
跳遠
詳細
三級跳遠
詳細
跳高
詳細
撐竿跳高
詳細
鉛球
詳細
鐵餅
詳細
鏈球
詳細
標槍
詳細
七項全能
詳細

a 該運動員雖僅參加非決賽賽事,但仍獲得獎牌

混合

項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4×400公尺接力
詳細

a 該運動員雖僅參加非決賽賽事,但仍獲得獎牌

參考資料

  1. . [201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2. . Tokyo 2020. 2018-05-31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3. . BBC Sport. 2019-10-16 [2019-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4. Denyer, Simon; Kashiwagi, Akiko. . Washington Post. 2019-11-01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5. . Tokyo 2020. 2019-12-04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6. . BBC Sport. 2017-06-09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0).
  7. . IAAF. 2019-04-16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8. . World Athletics. 2020-07-17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9. (PDF). IAAF. 2020-05-28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10. . IAAF. 2019-03-10 [202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