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gie

Bungie美國著名的电子游戏软件制作商,是由兩名芝加哥大學大學生Alex Seropian和Jason Jones于1991年5月以Bungie Software Products Corporation的名稱成立。公司最初設立在芝加哥,在成立的最初九年里,公司主要致力于Macintosh平臺游戏的開發,他們開發了深受玩家喜愛的《马拉松》和《殺無赦》系列以及《奥妮》。

Bungie, Inc.
曾用名
  • Bungie Software Products Corporation (1991年-2000年)
  • Bungie Studios (2000年-2007年)
  • Bungie, LLC (2007年-2011年)
公司類型私人公司LLC
成立1991年5月
代表人物Harold Ryan, President
Jason Jones
Martin O'Donnell
Joseph Staten
總部美國华盛顿州貝爾維尤
产业電子遊戲產業
產品電子遊戲
員工人數600人[1](2019年)
母公司微軟遊戲工作室(2000年-2007年)
网站bungie.net

歷史

2000年,Bungie被微軟收購,他們的《最後一戰:戰鬥進化》(Halo: Combat Evolved)成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及微軟的遊戲主機Xbox的首發遊戲。《最後一戰》(Halo)從此成為了Xbox的殺手級軟件,它的兩款續作也有著百萬級的銷量。

2007年10月,Bungie把最後一戰系列智慧財產權讓渡給微軟,恢復獨立身份。

2013年2月發表MMOFPS天命》(Destiny),交由动视发行。

2018年6月1日,中国大陸公司网易宣布投資 Bungie 約1亿美元[2]

2019年1月10日,Bungie宣布結束與動視持續八年的合作關係,Bungie將保留《天命》系列的版權與未來發行權[3]

公司作品

游戏名称 类型 首发时间 发售平台 发行商
行动:毁灭风暴[註 1] 射击 1991年 Mac Bungie
Minotaur: The Labyrinths of Crete 角色扮演冒险 1992年 Mac Bungie
通往黑暗之路 第一人称射击、冒险 1993年 Mac Bungie
马拉松 第一人称射击 1994年 Mac、Apple Pippin Bungie
马拉松2 迪朗达尔 第一人称射击 1995年 Mac、Apple Pippin、Windows Bungie [5]
马拉松 无限 第一人称射击 1996年 Mac Bungie
殺無赦:堕落之神 即时戰術 1997年 Mac、Windows Bungie、Eidos[註 2]
殺無赦II:勾魂使者 即时戰術 1998年 Mac、Windows、Linux Bungie
GT Interactive Software[註 3]
奥妮[註 4] 动作、第三人称射击 2001年 Mac、Windows、PlayStation 2 Gathering of Developers
Rockstar Games[註 5]
光环:战斗进化[註 6] 第一人称射击 2001年 Xbox、Mac、Windows 微软游戏工作室
光环2 第一人称射击 2004年 Xbox、Windows 微软游戏工作室
光环3 第一人称射击 2007年 Xbox 360 微软游戏工作室
光环3:ODST 第一人称射击 2009年 Xbox 360 微软游戏工作室
光环:致远星[註 7] 第一人称射击 2010年 Xbox 360 微软游戏工作室
天命[註 8] 第一人称射击 2014年9月9日 Xbox 360、Xbox One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4 动视 [7]
天命2 第一人称射击 2017年9月6日 Xbox One、PlayStation 4、Windows 动视 [8]

備註

  1. Bungie是为发售本作为目的成立的。[4]
  2. 本作北美發行由Bungie負責,欧洲發行為Eidos
  3. 本作北美發行由Bungie負責,欧洲發行為GT Interactive Software
  4. 本作是Bungie分部Bungie West开发过的唯一一款游戏作品[6]
  5. 本作由Gathering of Developers負責於Mac與Windows平台發行,PlayStation 2版本由Rockstar多伦多工作室开发;Rockstar Games發行。
  6. 本作是《光环》系列的首作,也是Xbox的首发游戏,同时也是公司被微软收购后发行的第一款游戏作品。电脑版均非Bungie制作。
  7. Bungie脱离微软前最后一部作品
  8. Bungie独立后的首部作品

參考文獻

  1. Noseworthy, Mark. . Geoff Keighley. June 11, 2019 [June 1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2. EK. . 游戏时光. 2018-06-02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中文).
  3. Schreier, Jason. . Kotaku. January 10, 2019 [January 10,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2).
  4. . Bungie.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6).
  5. Rosenberg, Alexander M. . marathon.bungie.org. 1998-08-03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0).
  6. eGames. . 硅谷动力. 2000-09-29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中文).
  7. . Bungie. 2013-12-06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英语).
  8. KEN. .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2017-06-16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中文).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