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3運輸機

費爾柴德C-123供應者(Provider)是美國空軍二戰後裝備的一種運輸機。其機體設計來自於全金屬的無動力滑翔機XCG-20。在XCG-20發展過程中,其中兩架原型滑翔機分別加裝兩具R-2800-23型發動機(XC-123)與四具J47-GE-11型發動機(XC-123A)而成[1]。其中XC-123在通過測試,更換新型發動機(R-2800-99W)以及改用方型垂直尾翼後,定名為C-123B,並於1952年開始進入量產。C-123B也是此型運輸機後來所有衍生型的基礎。

C-123供應者式運輸機
類型軍用運輸機
生產公司費爾柴德
設計者Michael Stroukoff
首次飛行1949年10月14日
服役1955年7月
使用狀態退役
主要用戶美國空軍
生產年份1952年-1958年
生產數量307
發展自XCG-20滑翔機
衍生機型XC-123A運輸機
YC-134運輸機

C-123運輸機系列中最為人所知的一項特徵便是它的混合動力推進方式,另外在越戰期間這型運輸機也負擔噴灑惡名昭彰的橙劑的任務。

1955年,一架C-123B(52-1627)實驗性的於翼尖加裝兩具J-44噴射發動機以提供額外的緊急推力。試驗成功之後,1957年共有10架C-123B接受此項改裝,成為C-123J型,擔任北極地區運輸之用[2]

另外在1962年費爾柴德公司又在另一架C-123B主翼下加裝兩具CJ-610發動機以提供額外推力(YC-123H)。在越南戰地的測試顯示在加裝兩具噴射發動機莢艙之後,C-123型運輸機不但運載量提升,其短場起飛能力更有顯著的改善。於此之後,共有183架C-123B接受此類改裝,於翼下加掛兩具J85-GE-17噴射發動機莢艙,成為C-123K型。越戰期間,更有部分C-123K型運輸機被改裝成為夜間特種作戰飛機使用。

衍生型

XCG-20
XC-123
XC-123A
C-123B
YC-134
YC-123D
C-123J
C-123K

服役概要

C-123量產的首位用戶是美國空軍,美國海岸防衛隊也採購用於近岸搜救任務;C-123雖然是種性能良好的輕型運輸機,但美國空軍在1960年初並無大量配備到越南戰場,C-123配發到越南的契機源於美國空軍意識到美國陸軍在採購DCH-4運輸機(美軍稱為CV-2馴鹿式),甚至後續有增編固定翼運輸機部隊之計畫,陸軍的政策可能將搶食空軍戰術任務,美國空軍和費爾柴德公司開始合作挖掘C-123運輸機在簡易機場等惡劣地形進行戰術運輸任務的可行性改裝,而且要較陸軍已佈署的CV-2性能更加優秀。美國空軍因此研發了配備氣象雷達的HC-123B、之後又開發了起落架使用雪橇的C-123J;1962年配備J85渦輪噴射發動機的C-123K運輸機開始服役後在越南戰場逐漸普及,具有短場起降能力的C-123成為直升機以外的重要運補角色,在溪生戰役期間,美軍對圍困基地運補幾乎全仰賴可在臨時起降場操作的C-123。

第一批投入越南戰場的C-123在1961年底,為了牧場手作戰施灑澄劑而改裝的UC-123B,而後以升級型UC-123K替換。

隨著越戰落幕,原納編在美國戰術空軍司令部的C-123在1970年代中葉以後移編給美國空軍預備役司令部美國空中國民兵,並提供在本寧堡受訓的美國陸軍傘兵作為跳傘訓練機。美國空軍及國民兵的C-123約在1980年代末期退役,但有部分移交給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美國農業部,這批在美國政府服務的C-123最遲在1990年代末除役。

目前美國民間仍有維持商業飛行的C-123運輸機。

使用國

中華民國空軍退役C-123於岡山空軍官校軍機展示場展示
大韓民國空軍 C-123K 1989年
 巴西
 柬埔寨
 中華民國
 薩爾瓦多
 老挝
 菲律賓
 沙烏地阿拉伯
 
 越南共和国
 泰國

規格(C-123K)

基本

  • 飛行員:4人
  • 載客量:
    • 60名士兵或
    • 50擔架
  • 掛載重量:24,000磅(11,000公斤)貨物
  • 長度:76尺3寸(23.25米)
  • 翼展110尺(33.53米)
  • 高度:34尺1寸(10.39米)
  • 翼面積:
  • 空重:35,366磅(16,042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60,000磅(27,215公斤)
  • 發動機:
    • 2×General Electric J85-GE-17 噴射發動機,2,850 lbf(13 kN)
    • 2×Pratt & Whitney R-2800-99W 18-cylinder 星型引擎,2,500 hp(1,865 kW)

性能

  • 最高速度:228 mph (198 knots, 367 km/h)
  • 航程1035 mi(899 nm, 1666公里)
  • 實用升限:21100尺(6430米)
  • 爬升率1220尺/分(6.2米/秒)

外部链接


參考文獻

  1. . [201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8).
  2. . [2012-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