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

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會活一次)的首字母縮略字。如同carpe diem(活在當下)和memento mori(別忘了自己總有一天會面臨死亡)兩句拉丁文俗語一樣,YOLO鼓勵人們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享受人生,而這一句話也常常用在青少年的對話和音樂當中。加拿大饒舌歌手德雷克的《The Motto》使此句普及於網路中。

背景

「你只會活一次」這一句話公認為是由梅·蕙絲最先使用,[1][2]但這句話的其他版本早已使用超過數百年,包括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他1774年的戲劇柯拉維果使用「一個人在這世上只活一次」[3],和1855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將一首圓舞曲命名為Man lebt nur einmal!(你只會活一次)。

佛羅里達州劳德代尔堡的一家餐廳持有「YOLO」這個詞在霜凍優格上使用的商標權,並從2010年開始生效。[4][5]

在音樂中的使用

「YOLO」這個詞因饒舌歌手德雷克而廣受普及,因德雷克當時計畫與瑞克·羅斯合出一張名叫「YOLO」的混音帶。[6]為了推廣這支混音帶的發行,「YOLO」這個詞曾在德雷克的其他歌中使用,也使這個詞成為大眾口語的一部分。[7]

嘻哈音樂雜誌「Da South」曾報導饒舌歌手Lecrae在他的歌《No Regrets》中解構了這個詞。[8]

喜劇樂團寂寞孤島在2013年推出了一首叫《YOLO》的歌,主要在諷刺這個詞和常常以這個詞當作藉口的人(歌詞寫成因為「你只會活一次」,死了就沒了,因此很多事都不該做才能保命繼續活著)。而歌手亞當·列維和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也在此歌中客串。而該歌也在告示牌百强单曲榜中最高排名到第60名。

青少年文化

「YOLO」這個詞在青少年文化中以受到廣大普及。例如: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個高中惡作劇中,其中一位學生在惡作劇完成後高喊「YOLO」。[9][10]而有些人則是在牆上用噴漆來畫「YOLO」。[11][12]也成為Twitter熱門的井字標記之一。[13]部份年輕人聲稱「YOLO」是他們的座右銘[14][15],而演員柴克·艾弗隆身上也有「YOLO」的刺青[16]而「YOLO」這個詞也被印在帽子和T恤衫等產品上,供年輕人穿戴。[17][4]

評論

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等網路媒體將「YOLO」形容為「你最討厭的縮寫詞」(newest acronym you'll love to hate)[18]和蠢(dumb)[19] 。饒舌歌手艾文·麥金尼斯(Ervin McKinness)在逝世前留下一個Twitter留言,主要講述他在高速公路上酒後駕車,並將車速開到時速193公里,而在最後加上了#FuckIt YOLO。[20]

參考資料

  1. Clare Conville, Liz Hoggard, Sarah-Jane Lovet. . [August 4, 2012].
  2. . BrainyQuote. [August 4, 2012].
  3. . Qikiqoute. [August 4, 2012].
  4. Burns, Ashley. . Uproxx.com. January 6, 2013 [March 3, 2013].
  5. . LegalForce. [March 3, 2013].
  6. . Fuse. 2012-06-12 [2012-11-08].
  7. Roberts, Soraya. . Yahoo! OMG! CA. 2011-12-16 [2012-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5).
  8. Hill, Kellus. . Da South. 14 May 2012 [30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24日).
  9. Wright, Sharon. . NBC Chicago. June 1, 2012 [October 10, 2012].
  10. . DailyHerald.com. January 6, 2012 [October 10, 2012].
  11. Express-Times File Photo. . Lehigh Valley. [October 10, 2012].
  12. . 10tv.com. 31 May 2012 [October 10, 2012].
  13. . CBS Chicago. 1 June 2012 [October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3).
  14. Swanson, Mirjam. . Press-Enterprise. 18 May 2012 [October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9日).
  15. Dye, Kevin. . The Madison Press. [March 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8日).
  16. .
  17. Diep, Eric. . XXL Magazine. 2012-12-05 [March 3, 2013].
  18. Judkis, Maura. . Washington Post Style Blog. 25 February 2011 [October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19. Walsh, Megan. . Huffington Post (The Black Sheep Online). 17 May 2012.
  20. Lupkin, Sydney. . ABC News. Dec 21, 2012 [29 December 20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