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世界摩托車錦標賽(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簡稱MotoGP),是指摩托車賽中最重要的一項賽事。賽事由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FIM)主辦,各分站賽主辦國負責承辦的每場具體的比賽,具體管理和爭端仲裁則由MotoGP賽事委員會執行。

世界電單車錦標賽
当前赛季、赛事或届次:
2020年世界摩托車錦標賽
运动摩托車賽
創立1949年
隊伍數11
國家或地區世界各地
应届冠軍霍安·米尔
鈴木賽車隊
官方網站www.motogp.com

目前MotoGP這項賽事又根據引擎排氣量分為3個級別:Moto 3(250cc)、Moto 2(765cc)、Moto GP(1000cc),3個級別就意味著每個分站會有三組賽事,由於MotoGP組的技術指標遠遠高於其他組,這組比賽往往是賽事中的焦點。但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MotoGP於2007年限定引擎排氣量最高為800cc,但在2012年,官方又將其改回1000cc。

儘管MotoGP在這裡作為一個級別的名稱,但也作為三個級別賽事的統稱,這種用法是官方於2002年規定的,但更多的場合「MotoGP」指的是MotoGP級別。

歷史概覽

MotoGP於1949年由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FIM)統一規則後形成的世界摩托車公路錦標賽,比一級方程式賽車還早一年成立,開始時稱為WGP,全部賽事在歐洲進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賽。1951年增加至8站比賽,到1961年再增至10站,且加入了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站,賽事進入南美洲。1964年,比賽首次加入美國站;1967年首次加入加拿大站;1969年,增加為12個分站。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賽事發展緩慢,僅僅於1972年增加為13站。進入20世紀80年代,比賽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飛速發展;首次加入的分站有:1983年南非站、1987年日本站、1988年巴西站、1990年澳洲站、1991年馬來西亞站、1996年印度尼西亞站、2004年卡塔爾中國。其間2000到2003年,日本有兩個分站。分站數量在1987年增為15站,從1999年為16站,2005年為17站,2010年至2017年為18站,2018年新增為19站,分散在全球五大洲。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賽的最高級別被限制在四個氣缸500cc。因而當時所有機車都是二行程的,以在引擎排氣量既定的情況下獲得更大動力輸出。2002年,規則變更了,名稱也改變了,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把最高級別的500cc級別和整個賽事名稱都改稱為MotoGP,不再是WGP。製造商們這才得到許可擴大四行程機車的引擎排氣量到990cc並可以選擇性地使用3到6個氣缸。所以,2002年以後MotoGP才有較快的發展。

理論上來說,500cc二行程的機車的動力弱於990cc四行程的機車。2002年的賽場上成了各種引擎車型的混戰,很快大家就發現四行程機車因大排氣量之因素,明顯比最高僅有500cc的二行程機車來得出色。所以2003年二行程車就在MotoGP級別組的賽場上消失了,而125cc和250cc級別組則只用二行程車。

從2007年開始,MotoGP級別的機車將被限制在最高排氣量800cc。公佈的原因是要照顧車手安全,因為GP級別摩托車的動力輸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來已經有了充分的增長。

從2010年開始,250cc級別的賽事將改變為使用四行程四缸600cc的賽車,並更名為Moto2。

從2012年開始,125cc級別的賽事將改變為使用四行程單缸250cc的賽車,並更名為Moto3;而MotoGP級別的賽車排氣量限制恢復至1000cc;主因是車隊反應800cc賽車讓經營成本增加,卻讓廠車的過彎速度降低可看性。

技術規格

早期125cc的級別被限制為單缸且最低重量80KG,250cc的級別則被限制為雙汽缸最低重量100KG,這兩種級別組的比賽只有二行程車。

因為大多中高級(大於250cc)的摩托車都是四行程,在比賽中使用四行程車能讓製造商藉機開發技術積累經驗,從而獲益更多。儘管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聲明作依據,最近歐盟關於阻止向大眾出售二行程車的決議還是讓人們對二行程車比賽能否長期存在產生了疑問。

GP級賽車允許選擇性使用3到6個汽缸,根據汽缸數不同,重量限制也不同。因為既定排量下,汽缸越多,動力越大,所以最低重量限制就升高了,作為一種平衡手段。2004年,有3、4、5個汽缸的配置,2005年Blata車隊甚至使用了V型6缸的引擎。目前GP級賽車汽缸數限制為4個,形式則不限。

由於原廠車隊與衛星車隊在金錢與技術等其他資源的不對等,賽會組織Dorna近年來為了比賽的可看性而致定了許多規定,像是衛星車隊可以在賽季中使用較多具的引擎與油量、可以使用抓地力更好的軟性輪胎、允許在賽季中針對引擎進行開發、不限制車隊與車手的私人測試次數等規定,甚至於在2016年所有車隊均使用統一的引擎控制單元,並於2019年再次規範使用統一的慣性測量單元

GP級摩托車是特製的賽車,追求速度和可觀賞性,最高轉速18000轉/分,直線速度一般達到340km/h以上,平均圈速也能達到250km/h以上,絲毫不亞於F1。目前MotoGP最高速度記錄為杜卡迪車隊的,正式紀錄則是杜維西奧索在2019年義大利穆杰羅賽道356.7每小時(222英里每小時。而目前F1賽事最高速度記錄為2005年由麥拉倫車隊帕布羅在義大利國立蒙札賽車場創下的 372.6每小時(232英里每小時紀錄。

也正由於速度太高,2007年的新規則選擇降低最高排氣量,減少動力輸出,比如減少傳送檔數量這類降動力的措施也被討論過,但遭到反對。這個將實行的新規則對本田車隊有利,因為它現在用的是5汽缸車,只要減少一個汽缸就行,其他廠商則需要重新設計發動機。

MotoGP級別組使用的GP級摩托車不能對大眾出售,都是世界級比賽專用車,這點和眾多產品類的比賽不同,比如世界超級摩托車錦標賽裡所使用的摩托車都是以對外出售的產品進行改良。而其他級別——250cc、600cc排量的GP級摩托車有相應對外發售的普通版本,甚至Moto2級別所使用的引擎都來自於凱旋市售車Street Triple 765的引擎。一輛250cc的車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價錢,這種車往往用來進行種類繁多的國家級比賽。

像F1賽車一樣,GP級摩托車也並不僅僅是用來比賽,更要用來展示製造商的技術和設計實力。因此所有GP級摩托車大都是昂貴的輕材料製成,比如鈦合金、鎂合金或碳纖維等製品(但禁止使用碳纖維輪框)。這些技術的應用成本一般不能被大眾接觸和購買。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包括精密電子器件,遙感勘測,引擎管理系統和牽引控制,碳素纖維閘,還有高級引擎技術,像本田的V5引擎配置和Aprilia的RS3賽車。後者甚至使用了F1賽車用的Cosworth設計的氣閥制動系統。但一些製造商原先僅在賽場上使用的技術,後續也慢慢下放在市售車上,例如本田的UNIT Pro-link懸吊、山葉的CrossPlane曲軸與DeltaBox車架、杜卡迪的Desmodromic汽門與Monocoque車架等。

車手和摩托設計師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是,怎樣把強大的動力在一個輪胎與地面之間菸盒寬的地方全部施展出來。一般來說,GP級摩托車的動力在250馬力(190千瓦)左右,相比而言,一輛F1賽車(未改制為渦輪引擎為例)不僅可以從3升發動機啟動最高800制動馬力(600千瓦)的動力,還有10倍大的輪胎磨擦面。所以,MOTOGP可能是唯一會故意降低發動機马力的現代機動車比賽,這樣可以幫助車手用不到180、190制動馬力(135-140千瓦)之間的動力控制賽車。


現今車輛規格

等級MotoGPMoto2Moto3MotoE
引擎類型V型四缸、L型四缸、直列四缸直列三缸(凱旋Street Triple統規引擎)單汽缸電動馬達
製造商本田山葉鈴木杜卡迪艾普利亞KTMKalexSpeed UpMV Agusta、NTS(均為車架製造商)本田KTM胡斯瓦那Energica
排氣量1000c.c765c.c250c.c20kWh 鋰電池
車重158(348英磅135(298英磅84(185英磅260(573英磅
引擎形式四行程,雙凸輪軸,每汽缸擁有四個汽門永磁同步馬達
散熱形式水冷油冷
燃料無鉛汽油(辛烷值100)
燃料供給形式噴射式
進氣形式自然進氣
動力> 250匹制動馬力(190千瓦特)> 135匹制動馬力(101千瓦特)> 80匹制動馬力(60千瓦特)> 160匹制動馬力(120千瓦特)
轉速限制17,500 - 18,000 rpm
速度> 350每小時(217英里每小時> 290每小時(180英里每小時> 250每小時(155英里每小時> 270每小時(168英里每小時
輪胎供應商米其林登祿普登祿普米其林

近年賽勢

  • 從各個車隊的情況看,本田山葉鈴木日本廠商提供車輛、技術及資金支持的車隊佔盡了優勢,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使它們自1975年開始近三十年的時間幾乎壟斷了冠軍領獎台。而意大利車廠杜卡迪車隊於2003年進軍Moto GP賽事,在2007年由於知名車手凯西·斯通纳的加入,該年囊括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兩項大獎,成功打破近30多年日本廠商的長期壟斷
  • 鈴木於2011年賽季結束後便宣布退出,但於2015年重新加入Moto GP賽事,車隊名為Team Suzuki Ecstar。[1]
  • 80年代在125與250級別活躍的艾普利亞於2015年重返Moto GP賽事,與原本的開放組車隊Gresini Racing合作,車隊名為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2]
  • 在Moto3組別稱霸已久的奧地利車廠KTM,宣布在2017年同時加入Moto2與Moto GP級別。[3]
  • Moto2的統規引擎供應商即將在2019年由凱旋提供,採用引擎為旗下Street Triple車型所使用的765c.c直列三缸引擎。[4]
  • MV Agusta宣布與Foward Racing車隊合作,在2019年將以車架製造商的身分加入Moto2的級別,這也是MV Agusta睽違42年後再度重返GP大獎賽。[5]
  • 2019年新增Moto E電動賽事,車輛採用義大利公司Energica專門開發之Ego Corsa為統規車輛。[6]
  • KTM宣布,因資源整合等因素,將於2020年賽季將退出Moto2層級,同時將會讓旗下的Husqvarna廠牌重回Moto3賽場。[7]

比賽分站

列表為2021年各分站與時間表(截至2021/1止)

回合比賽日期分站賽道
13月28日 卡達大獎賽羅賽爾國際賽車場
24月4日 杜哈大獎賽羅賽爾國際賽車場
34月18日 葡萄牙大獎賽阿爾加維國際賽道
45月2日 西班牙大獎賽 (含MotoE比賽)赫雷斯賽道
55月16日 法國大獎賽 (含MotoE比賽)利曼賽道
65月30日 義大利大獎賽穆傑羅賽道
76月6日 加泰隆尼亞賽大獎賽 (含MotoE比賽)加泰隆尼亞賽道
86月20日 德國大獎賽薩克森靈賽道
96月27日 尼德蘭大獎賽 (含MotoE比賽)亞森賽道
107月11日 芬蘭大獎賽屈米賽道
118月15日 奧地利大獎賽 (含MotoE比賽)紅牛賽道
128月29日 英國大獎賽銀石賽道
139月12日 亞拉岡大獎賽亞拉岡賽道
149月19日 聖馬利諾大獎賽 (含MotoE比賽)馬爾科·西蒙切利賽道
1510月3日 日本大獎賽茂木賽車場
1610月10日 泰國大獎賽武里南國際賽車場
1710月24日 澳洲大獎賽菲利普島大獎賽賽道
1810月31日 馬來西亞大獎賽雪邦國際賽道
1911月14日 瓦倫西亞大獎賽里卡多·托爾莫賽道
推遲 阿根廷大獎賽特馬斯德里奧翁多賽車場
推遲 美國大獎賽美洲賽道
保留 越南大獎賽龍目島街道賽道

賽事內容

各分站進行為期三天的賽事,第一天為自由練習第一、二節(Free Practice),第二天為自由練習第三、四節(Free Practice)與排位賽(Qualify Practice),最後一天為熱身賽(Warm-Up Practice)與正式比賽(Race)

自由練習(Free Practice,FP)

車手可以熟悉場地特性,並提供數據給車隊針對場地進行車輛調校。

  • Moto3: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0分鐘,第三次自由練習總和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的排位賽,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
  • Moto2:擁有三段的練習賽事,每段時間各為40分鐘,第三次自由練習總和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的排位賽,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
  • MotoGP:擁有四段的練習賽事,前三段時間各為45分鐘,第三次自由練習總和排名在前10名可以直接進入第二階段(Q2)的排位賽,剩下的車手則必須參加第一階段(Q1)的排位賽。第四段在Moto3排位賽之後,時間為30分鐘,不列入成績計算。
  • 時程順序:Moto3 → Moto2 → MotoGP

排位賽(Qualify Practice,QP)

決定於正式比賽中起跑的順序。

第一階段 (Q1)

  • Moto3:時間為15分鐘,由第三次自由練習第15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四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跑位置第19名後開始排序。
  • Moto2:時間為15分鐘,由第三次自由練習第15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四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跑位置第19名後開始排序。
  • MotoGP:時間為15分鐘,由第三次自由練習第11名以後的車手進行,前二名選手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其餘未晉級的車手則是按照第一階段排位的成績,於正式比賽中起跑位置第13名後開始排序。

第二階段 (Q2)

  • Moto3:時間為15分鐘,由FP3的前14名車手與Q1的前4名車手競爭,取得在正式比賽的起跑順序。
  • Moto2:時間為15分鐘,由FP3的前14名車手與Q1的前4名車手競爭,取得在正式比賽的起跑順序。
  • MotoGP:時間為15分鐘,由FP3的前10名車手與Q1的前2名車手競爭,取得在正式比賽的起跑順序。

時程順序:Moto3 Q1 → Moto3 Q2 → MotoGP FP4 → MotoGP Q1 → MotoGP Q2 → Moto2 Q1 → Moto2 Q2

熱身賽(Warm-Up Practice,WUP)

各級別均為20分鐘,提供車手與車廠於正式比賽前做最後的練習與車輛調校。

  • 時程順序:Moto3 → Moto2 → MotoGP

正式比賽(Race,RAC)

同級別的所有車手下場,在數十圈的比賽一較高下;而按照每個分站場地的不同,賽事圈數也有所不同。 另外在正式比賽開始之前,從闈場出發至起跑位置稱為探路圈(Sighting Lap),至起跑位置後於正式比賽前還會有一至二圈的暖胎圈(Warm-Up Lap)。

  • 時程順序:Moto3 → Moto2 → MotoGP

得分標準

積分由前15名分別獲得,而選手必須要跑完該賽事才可獲得。

積分除了用為車手年度個人排名外,還用於車隊排名(隊上車手積分總和)與製造商排名(該場成績最好的車手為單場積分)

排位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積分 25 20 16 13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Moto GP年度車手名單 ( *為製造商廠隊 )

車隊 製造商 賽車型號 號碼 車手
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 艾普利亞 RS-GP 32 羅倫佐·沙巴多利
41 阿萊克斯·艾斯帕加羅
Mission Winnow Ducati* 杜卡迪 Desmosedici GP21 43 傑克·米勒
63 弗朗西斯科·巴尼亞亞
Pramac Racing 5 約翰·薩爾科
89 荷黑·馬丁
Esponsorama Racing Desmosedici GP20 10 路卡·馬里尼
23 埃尼亞·巴斯蒂尼尼
Repsol Honda Team* 本田 RC213V 44 保羅·埃斯帕爾加羅
93 馬克·馬爾克斯
LCR Honda 30 中上貴晶
73 亞歷克斯·馬爾克斯
Red Bull KTM Motorsport* KTM RC16 33 布拉德·賓德爾
88 米格爾·奧利維拉
Red Bull KTM Tech 3 9 達尼洛·佩特魯奇
27 伊克·雷庫奧納
Team Suzuki Ecstar* 鈴木 GSX-RR 36 胡安·米爾
42 亞歷克斯·林斯
Monster Energy Yamaha MotoGP* 山葉 YZR-M1 12 馬維里克·維那勒斯
20 法比奧·夸特拉羅
Petronas Yamaha SRT 21 佛朗哥·莫比戴利
46 瓦倫蒂諾·羅西

歷屆總冠軍

年份 車手 國籍 車隊
1949莱斯利·格雷厄姆(Leslie Graham)英國AJS
1950翁貝托·马塞蒂(Umberto Masetti)意大利Gilera
1951傑夫·杜克(Geoff Duke)英國Norton
1952翁貝托·马塞蒂(Umberto Masetti)意大利Gilera
1953傑夫·杜克(Geoff Duke)英國Gilera
1954傑夫·杜克(Geoff Duke)英國Gilera
1955傑夫·杜克(Geoff Duke)英國Gilera
1956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英國MV Agusta
1957利貝羅·利贝拉蒂(Libero Liberati)意大利Gilera
1958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英國MV Agusta
1959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英國MV Agusta
1960約翰·瑟蒂斯(John Surtees)英國MV Agusta
1961加里·霍金(Gary Hocking)中非聯邦MV Agusta
1962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英國MV Agusta
1963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英國MV Agusta
1964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英國MV Agusta
1965迈克·黑尔伍德(Mike Hailwood)英國MV Agusta
1966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67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68賈柯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69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70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71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72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MV Agusta
1973菲爾·里德(Phil Read)英國MV Agusta
1974菲爾·里德(Phil Read)英國MV Agusta
1975賈科莫·阿戈斯蒂尼(Giacomo Agostini)意大利Yamaha
1976巴里·希恩(Barry Sheene)英國Heron Suzuki
1977巴里·希恩(Barry Sheene)英國Heron Suzuki
1978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美國Marlboro Yamaha
1979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美國Marlboro Yamaha
1980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美國Marlboro Yamaha
1981马尔科·卢基内利(Marco Lucchinelli)意大利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1982马尔科·卢基内利(Marco Lucchinelli)意大利Gallina-Nava Olio Fiat Suzuki
1983弗雷迪·斯潘塞(Freddie Spencer)美國HRC Honda
1984埃迪·勞森(Eddie Lawson)美國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5弗雷迪·斯潘塞(Freddie Spencer)美國Rothmans HRC Honda
1986埃迪·勞森(Eddie Lawson)美國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7韋恩·加德纳(Wayne Gardner)澳洲Rothmans HRC Honda
1988埃迪·勞森(Eddie Lawson)美國Marlbolo Yamaha Team Agostini
1989埃迪·勞森(Eddie Lawson)美國Rothmans HRC Honda
1990韋恩·雷尼(Wayne Rainey)美國Marlboro Yamaha
1991韋恩·雷尼(Wayne Rainey)美國Marlboro Yamaha
1992韋恩·雷尼(Wayne Rainey)美國Marlboro Yamaha
1993凱文·施万茨(Kevin Schwantz)美國Lucky-Strike Suzuki
1994米克·杜漢(Mick Doohan)澳大利亚Rothmans HRC Honda
1995米克·杜漢(Mick Doohan)澳大利亚Repsol Honda
1996米克·杜漢(Mick Doohan)澳大利亚Repsol Honda
1997米克·杜漢(Mick Doohan)澳大利亚Repsol Honda
1998米克·杜漢(Mick Doohan)澳大利亚Repsol Honda
1999亚历克斯·克里维列(Àlex Crivillé)西班牙Repsol Honda
2000小肯尼·罗伯茨(Kenny Roberts, Jr.)美國Rizla Suzuki
2001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Nastro Azzurro Honda
2002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Repsol Honda
2003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Repsol Honda
2004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Gauloises Fortuna Yamaha
2005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Gauloises Yamaha
2006尼基·海登(Nicky Hayden)美國Repsol Honda
2007凱西·斯通納(Casey Stoner)澳大利亚Ducati Corse
2008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Fiat Yamaha
2009瓦伦蒂诺·羅西(Valentino Rossi)意大利Fiat Yamaha
2010豪尔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西班牙Fiat Yamaha
2011凱西·斯通納(Casey Stoner)澳大利亚Repsol Honda
2012豪尔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西班牙Yamaha Factory Racing
2013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14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15豪尔赫·洛倫佐(Jorge Lorenzo)西班牙Movistar Yamaha
2016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17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18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19馬克·馬爾克斯(Marc Márquez)西班牙Repsol Honda
2020胡安·米爾(Joan Mir)西班牙Suzuki Ecstar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