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自然保护区
严格自然保护区(英語:,IUCN分类:Ia)或荒野地保护区(英語:,IUCN分类:Ib)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员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确立的保护区体系中等级最高的第一类保护区。第一類保护区是世界上受到最严格保护的自然景觀[1]。
目的
严格自然保护区及荒野地保护区都屬於保护区,創立及管理的目的是為研究及保護未受破壞的大片荒野。主要目的是為了保存生物多樣性,也是科學研究以及环境监测的主要參考區域。
- IUCN分類Ia的严格自然保护区是專門為了科學研究目的而成立[2]。
- IUCN分類Ib的荒野地保护区定義為「大片未受人類影響,或微幅受到人類影響的區域,保留其自然特徵以及自然影響力,其中沒有永久性或顯著的人類住處,其保護及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要保存其自然條件。」[3]
在這些區域的使用以及進入都受到嚴格限制。因此严格自然保护区常常是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帶,而荒野地保护区則為緩衝地帶,類似國家公園(IUCN分類第二級)概念,也類似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世界遗产。
各國的實行情形
德國
依照德國2007年發佈,到2020年為止的生物多樣性戰略中,聯邦政府會保留德國2%的國土自然發展,讓荒野地區不會受到人為影響[6]。
法國
法國在1950年代建立了整體生物保護區(法語:,簡稱RBI)[7],目的是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形下進行自然演化。相反的,人工管理生物保護區(法語:,簡稱RBD)是針對易危物種或是受威脅棲地進行的人工管理。
整體生物保護區會在法國國家森林或城市森林,由法國國家森林局管理。其中所有的物種都不允許採集,只有在消除外來物種或是由於軌道安全工作(已經在保護區內的軌道,或是在保護區邊緣的軌道),要移除軌道旁已倒下的樹,或是可能會倒下,危及訪客的樹時才不受此限。
在2014年底為止[8],法國國家森林內已有60個整體生物保護區,共計111,082公頃,城市森林內有10個整體生物保護區,共計2,835公頃。
來源
- Nigel Dudley. . IUCN. 2012-09-25 [2013-01-17]. ISBN 978-2-8317-108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8).
參考資料
- . UN IUCN.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英语).
- . UN WCMC.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英语).
- . UN IUCN.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英语).
- Schutzgebi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ienerzeitung.at, 2016-02-17
- .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 www.blickpunkt-brandenburg.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2011-01-11
- 1995 & 1998 National Forests Office internal instructions in application of the last paragraph of article L. 212-2 of the French Forest Act
- RAPPORT D'ACTIVITÉ ET DE DÉVELOPPEMENT DURAB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nf.fr page 96
- . Wilderness.net. 2015-09-21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5).
外部連結
- IUCN -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ngl.)
- IUC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Guidelines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16, The Wild Foundation (engl.)
- IUCN-Schutzgebietskategorien (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World Database of Protected Areas, unep-wcmc.org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