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史

19世纪中期之前,中国是传统的封建农业国家,中国经济体系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此时的工业生产都属于传统手工业。欧洲国家在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化社会。这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双方缘于对外贸易的矛盾亦逐步激化。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战后,主政中国的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作为农业国家,中国根本无力抵抗西方列强。在此背景下,清政府在1861年开启了洋务运动。此后,中国历经政权更迭,虽时局困顿,但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仍在持续的、缓慢推进。至1936年时,中国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顶点,而这一成果在1937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断送[1]

中国的现代工业肇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历经一百年多年发展,是推动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主动力。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继承民国在大陆时遗留的大量被战火和故意破坏的工业设施,在初期苏联得到大力援助,之后与苏联关系破裂后自行摸索推进,重新完成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晚清

增强国力、军力是洋务运动目地,因此,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推动项目。其后,出于军事工业配套、经济动机等因素,民用工业也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洋务派和中国民族资本先后开设百余家新式工厂[2]。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战后对日本进行了巨额的战争赔偿。此后,清政府再无财力推进工业建设。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有研究者总结[參 1],洋务运动中的中国工业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主导、军事工业为核心、重工业优先。他/她指出这种工业发展模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自我激励不足。同时,缺乏市场需求支撑。

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特权。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政府亦开始推动“振兴工艺”政策。诸多因素之下,外资和民族资本开始了投资中国工业的第一个高潮。除依赖原料供应的矿业缫丝[lower-alpha 1]水泥业外,九成新式工厂开设于通商口岸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国经济带来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经济的地区差距“从南北差距为主、东西差距为次,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2]。至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仍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

民国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此期间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是,1912年至1919年期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即黄金十年。中国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可观增长,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參 1],但仍存在地域分布[2]、比例失衡等问题[參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金十年以及工业的高增长结束。

民国时期的经济数据显示,1912年至1936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5%,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0.92%。国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由1914年的68.22%,下降至1936年的64.51%;工矿交通业由1914年的13.28%增长为1936年的15.53%;服务业由1914年的18.50%增长为1936年19.97%[參 2]

中国工业因起点较低,因而增长明显。1912年至1920年,平均增长率13.4%。1921、22年,因一战结束,进入战后衰退。1923年至1936年,平均增长率8.7%[參 2]。另有估算为9.4%[lower-alpha 2]。1912年至1942年的平均增长率,受抗日战争影响,拉低为8.4%。1912年至1949年的平均增长率更受第二次国共内战影响,拉低至5.6%[參 2]

对于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界有较大分歧。中国学界长期持否定态度,除中国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外。外国学界则给予积极评价。亦有中国学者认为,过于乐观或悲观的评价都显得草率[參 1]。有学者认为,肯定工业发展绩效的同时,不应过高评价[參 2]

共和国

备注

  1. 缫丝是丝织业中的一个分支。
  2. 龚会莲文章[參 1]引用1987年出版的文献,美籍华裔学者章长基估算1912年到1936年间,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为9.4%。

注释

  1. . 腾讯网,来源:社科院网站《抗日战争研究》. 2010-08-04 [2019-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简体中文).
  2. 张宁. . 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源:光明日报. 2017-12-07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简体中文).

参考文献

  1. 龚会莲. .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社会科学院). 2010, (2010年第4期): 214–219. ISSN 1001-61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简体中文).
  2. 陈晋文、庞毅.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2010年第5期): 107–112. ISSN 1009-6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