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关系

中法關係

法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代表機構
法國駐華大使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
外交代表
大使 罗梁[1]大使 卢沙野

中法关系法語:)是指中国法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歷史

大清帝國時期

  • 1685年,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第一个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团,成员有洪若翰白晋、张诚、刘应李明与塔夏尔。
  • 1844年,中法在广州签署《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法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享有永久居住、贸易、领事、停泊军舰等权利。
  • 1856年至1860年,法国欲谋取在华更大利益,组织英法联军入侵中国,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
  • 1858年,英法胜利,签订《天津条约》,赔偿法国二百万两白银,增开更多通商口岸,法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等其他内容。
  • 1860年,英法胜利,签订《北京条约》,赔款法国增为800万两,开放大连为商埠,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等其他内容。
  • 1883年至1885年,中国为了保护越南而与法国发生中法战争
  • 1885年,法国战术性胜利,签订《中法新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 1896年10月25日,簽訂《中法滇越界約》(現存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1895年前,清朝驻法公使由驻英公使兼任,1895年设立专职驻法国公使,在巴黎建常驻公使馆。
  •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法国也在其内。

中華民國時期

  • 1913年10月6日,法国承认中华民国。
  • 1928年12月22日,法国承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 1936年2月8日,法国与中华民国政府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 维希政府1940年9月与日本签订封锁中国军需物资协议
  • 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华民国与法国在内的26国签订《联合国共同宣言》标志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1943年2月17日维希政府准许日军进占广州湾。维希政府与汪精卫政府交涉于1943年2月23日声明决定放弃在华治外法权,放弃在华租界行政管理权,同汪精卫政府签订《鼓浪屿公共租界行政权交还换文》(1943年4月8日)、《交还天津、汉口、广州法租界的实施细目条款》(1943年5月18日)、《上海公共租界行政权交还换文》(1943年7月22日)
  • 1943年7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234次会议根据外交部报告,决议与维希政府断绝邦交,8月1日由国民政府宣布。[2]戴高乐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抗议国民政府单方面宣布废除法中两国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不承认维希政府以前法国同中国签订的条约无效,并且表示“将保留法国的权利”。
  • 1943年8月27日,在美英外交承认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次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外交承认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贝志高被戴高乐任命为驻中国大使衔外交代表。中国政府没有任命和派遣对法外交代表。1944年5月1日,蒋介石接受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驻中国外交代表贝志高呈递到任书。1944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钱泰为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代表,8月份钱泰到任。
  •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8月28日,蒋介石致电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戴高乐:“四年来,我们始终带着深切的同情和敬仰,关心法国人民在您英明领导下进行的这场斗争。您真正的首都从纳粹占领中解救出来,预示您的祖国即将全面解放,也是您可贵的努力应得的酬劳”。1944年10月23日中国政府正式承认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并于11月28日任命钱泰为驻该临时政府全权大使。
  • 1945年发生驻印度支那日军武力解决法国殖民军的“三九事件”,法国的殖民统治被日本彻底取代。1945年3月13日中法达成《解决两国悬案之换文协定》。1945年5月,驻扎在越中边境的约6000法军,走投无路,在日军追击下,大部分由法国驻越北殖民军司令马塞尔·亚历山得利率领退入云南境内,另一小部分退入广西境内。国民政府命令陆军总部就地安顿法军并给予盟军同等待遇。[3]
  • 1945年8月18日法国驻华使馆代办戴立堂与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国桢在重庆签订《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七条并“附件”两款[4]
  • 1946年2月28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和法国驻华大使梅理蔼在重庆签署并互换了四个国际文件:《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中法平等新約)、《关于中越关系之协定》、《关于中国驻越北军队由法国军队接防之换文》和《关于法国供给中国驻越北军队越币之换文》。[5]其中《关于中国驻越北军队由法国军队接防之换文》规定“中国军队交防于三月一日至十五日期间开始,至迟应于三月三十一日完毕”,但照会刚刚互换还不到一星期,双方还没有来得及就一系列交接防务事宜做出具体安排,3月6日法国远东军驻越南舰队在海防强行登陆,进攻中国军队,企图迫使中国交防并将军队撤出越南,遭到中国军队的抗击。[6]这场武装冲突以法国舰队认输告终。
  • 1964年1月7日,法国外交部长德姆维尔通知美国驻法国大使查尔斯·波伦(Charles Bohlen):法国已原则上决定承认中国。1月15日,法国驻美大使阿尔芳通知美国副国务卿艾佛里尔·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法国政府已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月16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致电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杰诺尔德·赖特海军上将,指示把约翰逊总统的一封信转交给蒋介石,信中要求台北不要在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立即同法国断交,因为中共会强烈反对法国继续和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希望台北主动提出和法国断交;如果台北不宣布和法国断交,中共的赌注就下错了,会非常难堪,将在中法建交中捞不到多少好处;而如果台北主动提出和法国断交,那就正中了中共下怀,正好不用承担默认“两个中国”事实的骂名[7]。1964年1月27日,法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華民國外交部抗議法國與中共政權建交,表明反對「兩個中國」;1月25日,法國總統戴高樂派前駐華大使貝志高向總統蔣中正解釋;2月7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重申反對「兩個中國」,指戴高樂中立政策是分期投降。2月10日,法国驻台北大使馆临时代办萨莱德(Pierre Salade )口头通知中華民國外交部:法国即将与中国政府互派代办,一旦北京外交人员到达巴黎,中華民國在法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就失去存在的理由。[8]行政院当日召开临时院会,详加讨论后,决定与法国“断绝外交关系”,由中華民國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断交决定,同时下令驻法代表高仕铭“准备即日下旗闭馆返国”[9]。2月10日,中華民國宣布與法國斷交。[10]:6982月12日,關閉大使館。[11]除了總部在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之外,兩國關係全面中斷。[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60年代冷戰期間,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除了丹麦芬兰瑞士列支敦士登)、瑞典挪威外,几乎没有西方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惟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奉行独立于美国北约的外交政策,于1964年1月27日首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是西方大國中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14]

  • 1973年9月11日至17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于访问结束后与中国共同发表《中法公报》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国总统。
  •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同意在法中國學生無限期居留。天安门事件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中实施经济制裁与武器禁运,其中武器禁运持续至今。
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国航的纪念涂装
  •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出访欧洲四国,即环法之行。
  • 2014年,中法双方隆重纪念建交50周年。
  • 2018年1月,法国在任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并参访了古都西安等城市。

参见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2. 《我政府发表宣言与维琪政府绝交》,《中央日报》1943年8月1日。
  3. 陈修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入越受降纪略》,载《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第14-15页。
  4.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第1341-1343页。
  5.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年 [2016-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8).
  6. 王理寰:《抗战胜利后海防痛击法军纪实》,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5-154页。
  7. .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8.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第371页;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February 10, 1964, FRUS, 1964-1968, Vol. 30, p. 22.
  9. 陈红民、赵兴胜、韩文宁:《蒋介石的后半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0页。
  10.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1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12. .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13. .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