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空軍F-104

中華民國空軍是美國盟邦中最早獲得F-104戰機的外國部隊,第一批2架F-104B型機引進時間是1960年,最後一批16架TF-104G型機除役是在1998年,服役長達38年,飞行时间38万小时,直到1998年除役時,總計114架失事,66名飛行員喪生。依據美國國會圖書館各年度對台軍援及軍售資料顯示空軍總計裝備各型F-104高達304架(含拆零機)。前後接收過來自美國西德丹麥荷蘭日本比利時等國的各型F-104,執行阿里山計劃延壽換裝,在機身上並漆有一行紅字「價值台幣五一四六萬,來之不易,當心使用維護」。

F-104戰機用的J79渦輪噴射發動機
1998年5月22日於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舉辦的F-104星式戰鬥機除役典禮,由時任空軍總司令黃顯榮上將(左二)主持

服役歷史

阿里山一號計劃首批2架F-104B型機(編號4101、4102號)於1960年5月17日由美軍C-124型運輸機運抵空軍公館基地,在中美技術人員共同努力下完成裝配出廠,5月29日由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杜安少將代表美國政府將首批2架F-104B型機,移交給中華民國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及空軍總司令陳嘉尚上將接收,6月24日由試飛官晏仲華首飛成功,同日阿里山一號計劃換裝訓練正式開始,由3位美籍教官負責訓練空軍23位菁英飛行員,執行「基本戰鬥」、「外場降落」、「夜間訓練」、「壓力衣戰術」、「空靶射擊」、「倍音速鑽升」等訓練科目,並比照美軍飛行員訓練標準,建立每人每月飛行F-104戰機需達15小時的飛行時數制度,11月25日阿里山一號計劃換裝訓練結訓典禮後,F-104星式戰鬥機正式開始執行戰備任務,開啟亞洲國家戰鬥機的倍音速時代。1965年,空軍清泉崗基地各中隊全面換裝F-104戰機,並擔任24小時全天候攔截與制空的任務。

1979年1月1日,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在《建交公報》中,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並根據《臺灣關係法》與台灣進行非官方往來,美國受限於八一七公報,無法再提供中華民國新型戰機,僅同意增加F-5戰鬥機的組裝數量與後勤零件,同時F-104機隊也遭遇消失性商源、機件損耗與機體老化等問題,造成慘重的失事紀錄,服役38年間共有114架各型F-104墜毀,先後66名飛行員殉職,總飛行時數達38萬小時。F-104因此有「飛行棺材」、「寡婦製造機」等惡評。曾有F-104資深飛行員如此形容:「我們必須去,但不一定回來[1],述說了當時中華民國國際外交的艱困與F-104戰機的慘澹妥善率。空軍方面因為擁有大量現役F-104,因此在下一代攔截戰機F-X計畫(也就是後來開發經國號戰機的鷹揚計畫)中,早期的鷹揚構型受到F-104型機、特別是J79發動機極大的影響。1988年,空軍新竹基地F-100機隊全面除役,實施阿里山十號計劃,經美國協助向北約組織會員國採購除役的F-104型機,空軍新竹基地也開始全面換裝F-104型機。1993年至1996年,空軍實施「天安特檢」計劃,執行F-104機隊四階段汰除,第一階段檢整75架現役,第二階段降為44架現役,第三階段降為32架現役,第四階段降為16架現役。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爆發,二代戰機尚未整訓完畢之際,各型F-104、F-5E/F及極少量的F-CK-1攜手在台海扛起了最後一次高強度戰備任務。在機體老舊、零件匱乏的情況下,F-104型機妥善率一度跌落不到10架可擔負戰備,又不得不增加出勤架次、更加速機體耗損的惡性循環中。一個未經證實的軍方內部說法指出,是次危機造成日後空軍新舊飛行員之間的對立,原因是當時局勢緊張,空軍不得不將有豐富經驗的飛行老手留下接戰備,而將較資淺(更極端的說法是,更不可靠)之飛行員派往國外接收二代機轉換訓練。日後二代機成軍,技術優異、戰備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與相對更依賴電子儀器的二代機飛行員之間屢有心結。某種程度來說,這是飛行員之間互相較量的良性動力之一。

1996年12月24日,空軍新竹基地第499聯隊第11大隊大隊慶紀念活動,聯隊長王武漢將軍集結16架TF-104G型機(含當時第12中隊進駐新竹基地的1架RF-104G型機)留下歷史性的畫面。1997年8月10日,空軍新竹基地開放民眾參觀,由3架F-104型機(TF-104G型機編號4193前座范姜志平教官、後座李俊斌教官,TF-104G型機編號4178前座胡瑞鴻教官、後座嚴立勳教官,F-104G型機編號4375張玉山教官)與3架幻象2000-5飛行表演,此次為空軍F-104型機在1998年除役前最後一次的公開飛行表演,當日參觀民眾也忠實記錄F-104機隊歷史性的飛行畫面上傳至網路影音平台,讓後人得以目睹F-104型機捍衛台海領空38年的英姿。

1998年5月22日,空軍在台中清泉崗基地舉辦F-104星式戰鬥機除役典禮,由1架TF-104G(編號4186前座胡瑞鴻中校與後座葛光越少將)在滑行道上定點,加大發動機推力伴隨著狼嚎長嘯聲後,隨即右轉入停機坪加入6架展示除役機的行列。葛光越少將步下TF-104G戰機,向時任空軍總司令黃顯榮上將報告:「F-104任務完畢」,並將F-104戰機模型交予黃總司令,從此正式結束F-104機隊長達38年捍衛台海領空的戰備任務。當天洛克希德公司頒發紀念銀盤給F-104飛行時數世界紀錄保持人空軍退役中將孫國安(3115小時,無失事紀錄),遺憾的是並未安排F-104戰機做最後的除役紀念飛行,僅由RF-5E、F-CK-1、幻象2000-5型及F-16四機編隊飛越典禮上空向F-104戰機致敬。中華民國空軍雖然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除役F-104機隊及引擎零附件,卻未導入除役機「動態保存」機隊的軍史傳承觀念(美國及挪威均擁有除役F-104動態保存機隊),殊為可惜。

阿里山計劃

1958年,台海戰役期間,美軍派遣第83戰鬥攔截機中隊(83rd Fighter Interceptor Squadron)12架F-104星式戰鬥機進駐空軍公館基地,基地內亦部署含有核彈頭的鬥牛士飛彈,當時中華民國空軍獲知F-104A最大空速為2馬赫,遠比空軍現役F-86F快了一倍。823砲戰結束之後,情報顯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逐步換裝更為新銳之俄製MiG-19戰機,中華民國則立即向美方提出軍援F-100超級軍刀機的要求,誰也不敢奢望能夠換裝F-104A。不料美軍竟然主動提出軍援F-104A(1958年美軍服役170架的F-104A晝間近程制空戰鬥機的設計,無法滿足美軍防空司令部的要求,1960年底全面除役後軍援盟邦),當時中華民國國防部審議時卻出現異議 ,原因在裝備一支F-104A中隊的軍援經費,足以裝備三個陸軍野戰步兵師。時任國防部長俞大維博士認為:三個陸軍野戰步兵師對空防沒有任何助益,拍板決定向美國提出軍援一支中隊的F-104A,正式開啟中華民國空軍兩倍音速戰鬥機的時代,其換裝過程即為阿里山計劃

阿里山一號到十一號計劃,空軍共裝備302架F-104系列戰機(含拆零機),使用過F-104A/B/D/G/J/DJ、RF-104G、TF-104G多達8種機型,是全世界使用最多F-104機型的國家。

1960年5月,實施阿里山一號計劃,美國軍援5架F-104B,1960年8月美國軍援22架F-104A,空軍第3大隊第8中隊成為美軍以外第一個換裝F-104A/B的盟邦戰術戰鬥機中隊,飛行員由空軍各戰鬥機中隊擇優選拔,入選條件嚴格,空勤體檢標準由駐台美軍醫院負責。1960年5月29日空軍接收首架F-104B(編號4101號)雙座戰鬥教練機,伊朗及越南軍方政要皆來台參觀性能展示。

1963年7月,實施阿里山二號計劃,美國軍援25架F-104G全天候戰鬥機及6架TF-104G雙座戰鬥教練機,由空軍第3大隊第7中隊換裝。

1963年8月,實施阿里山三號計劃,美國軍援8架RF-104G全天候戰術偵察機及2架TF-104G雙座戰鬥教練機,由空軍第6大隊第12戰術偵察機中隊換裝,替換RF-84F機隊。

1964年5月,實施阿里山四號計劃,美國軍援23架F-104G全天候戰鬥機及1架TF-104G雙座戰鬥教練機,由空軍第3大隊第28中隊換裝,替換F-86F,第3大隊成為空軍首支操作F-104的戰術戰鬥機大隊。

1965年,空軍配合美國強化對第三世界國家的軍援政策,將第3大隊第8中隊的阿里山一號計劃F-104A/B封存運交美國,再軍援給約旦皇家空軍及巴基斯坦空軍。1965年5月,實施阿里山五號計劃,美國軍援13架F-104G全天候戰鬥機,由第3大隊第8中隊換裝。

1970年6月,空軍向美國爭取F-4戰機未果,僅獲提供兩個中隊的F-100A與一個中隊的F-104A/B;1970年12月,實施阿里山六號計劃,美國軍援22架F-104A及3架F-104B,由空軍第11大隊第41中隊換裝。

1976年5月,實施阿里山七號計劃,美國軍援7架F-104D雙座戰鬥教練機,由空軍第3大隊接收。

1978年,空軍向美國爭取F-16/79及F-20受到強大政治阻礙,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政府同意以每架46萬5千美金的價格,將西德空軍派駐在美國路克空軍基地(LUKE AFB)的一批66架TF/F-104G轉售給中華民國,此為阿里山八號計劃的由來;1983年7月20日實施阿里山八號計劃,美國軍售西德空軍除役的39架F-104G及27架TF-104G,由空軍第11大隊第41中隊與第42中隊換裝。

1986年9月,實施阿里山九號計劃,美國軍售日本除役的22架F-104J及5架F-104DJ全天候戰鬥機,由空軍第3大隊第7中隊汰換F-104A/B機隊。

1988年1月,實施阿里山十號計劃,美國軍售丹麥及荷蘭除役的15架F-104G全天候戰鬥機及3架TF-104G雙座戰鬥教練機,由空軍第11大隊第48中隊汰換F-100機隊。1989年時,空軍第427聯隊及第499聯隊所屬的6支戰術戰鬥機中隊,與第401聯隊第12戰術偵察機中隊,總共7支中隊裝備F-104系列戰機。其中第7中隊裝備F-104J/DJ,第12中隊裝備RF-104G,另外5支中隊裝備F-104G及TF-104G。

因為洛克希德公司宣布停止供應F-104零組件,空軍最後實施阿里山十一號計劃(拆零機計劃),美國軍售比利時除役的16架F-104G與8架TF-104G作為拆零機使用。


除役

  • 1995年空軍新竹基地開始F-104拆零計畫,共拆掉3架TF-104G(編號4187、4174、4188)及9架F-104G(編號4362、4372、4376、4377、4379、4425與3階段汰除機的4366、4418及4419)。
  • 1998年4月30日,空軍新竹基地F-104G開始飛往清泉崗基地集中。
  • 1998年5月,空軍新竹基地一架RF-104G(編號4378)也轉場往清泉崗基地。
  • 1998年5月8日上午9時,空軍新竹基地兩架TF-104G由擔任長機(編號4196)的飛行員張玉山中校(12中隊作戰長,前座)、田立杰中校(12中隊中隊長,後座)及僚機(編號4186)的飛行員萬勝隆中校(12中隊分隊長,前座)、劉樹金上校(499聯隊督察室主任,後座)執行中華民國空軍F-104戰機最後一次飛行任務,任務批號:PC-90,任務性質:轉場PO-CCK,降落於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
  • 1998年5月22日上午9時15分,中華民國空軍舉行F-104型戰鬥機除役典禮,將當時僅存的F-104集結至空軍清泉崗基地,典禮中接替F-104空防任務的F-16B、幻象2000-DI、RF-5E、F-CK-1以四機菱形編隊通過會場上空,象徵空軍戰機完成世代交替,並由胡瑞鴻教官與葛光越少將駕駛一架TF-104G(編號4186)滑行至定點,加大發動機推力伴隨著狼嚎聲,隨即轉入停機坪加入六架展示除役機的行列。上午9時20分,葛光越少將步下F-104戰機,向當時的空軍總司令黃顯榮總司令報告:「F-104任務完畢」,並親手將F-104戰機模型交予黃顯榮總司令。自此F-104在台海的歷史寫下句點,TF-104G(編號4186)於當年7月16日,則被送往金門縣的蔣經國先生紀念館展示陳放,台海攔截任務自此以後,由法製幻象2000戰機接替。時任空軍總司令黃顯榮上將頒贈空戰英雄石貝波與胡世霖遺孀紀念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頒贈銀牌予石貝波教官與孫國安空軍中將(首位F-104飛行時數達3千小時飛行員)。最後由前空軍總司令郭汝霖上將按下按鈕,銀白色的彩紙落予會場內F-104G(編號4371)展示機上方,象徵中華民國空軍F-104型戰鬥機正式光榮除役。

台海空戰

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為推行国光计划,不斷出動空軍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偵察和轟炸,至1958年後轟炸行動漸止,不過仍時常派出高空(RB-57及U2)或高速(RF-104)偵察機深入大陸

113空戰

1967年1月13日13时,中華民國空軍1架RF-104G執行偵照廈門港內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活動任務,遭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2架MiG-19追擊。空軍派遣台海上空4架F-104G前往支援,於金門東北30浬上空發生空戰,二號機胡世霖上尉發射AIM-9B響尾蛇飛彈直接擊中1架MiG-19墜海,四號機石貝波上尉也發射AIM-9B響尾蛇飛彈擊落1架MiG-19墜海,創下F-104型機首次擊落米格機的世界紀錄。

其它說法

  • 中華民國空軍先是声称在福建上空4架F-104遭遇2架MiG-19,胡世霖少校和石貝波上尉各使用AIM-9B響尾蛇飛彈各擊落1架MiG-19,F-104G未有损失;实际楊敬宗及其駕駛的F-104G并未返航,后楊敬宗少校的遗孀不满中華民國空軍试图掩盖楊敬宗少校的下落,对外谎称F-104全数返回,最终中華民國空軍改称F-104在返航至海峡上空时,少校分隊長楊敬宗通过无线电发出“唉呀”一声惊呼后下落不明,駕駛的F-104G被定为失蹤[2]
  • 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資料声称,指出解放军空軍24師4架MiG-19遭遇4架F-104G,原飛行員胡壽根表示擊落楊敬宗駕駛的F-104G。根據胡壽根的描述,當時是向臺灣方向追擊RF-104偵察機時,于海峡上空经地面指挥调头,转而攻击後方的F-104G一個四機編隊,4架MiG-19中只有胡壽根获得射击机会发射30mm机炮弹48枚,進而擊落該編隊中的一架F-104G,MiG-19未有损失。[3]

除役展示機列表

由於F-104在中華民國空軍除役時仍擁有龐大的機隊,因此台灣、澎湖、金門各處經常都能見到F-104的除役展示機。以下列出經查證屬實的45架除役展示機清單。

  • 4147:TF-104G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大門外右側。
  • 4166:F-104D展示於空軍軍史館。
  • 4171:TF-104G展示於空軍新竹基地。
  • 4177:TF-104G展示於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 4179:TF-104G展示於台東縣軍人忠靈祠。
  • 4186:TF-104G為除役典禮最後狼嚎及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金門縣蔣經國先生紀念館。
  • 4189:TF-104G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
  • 4192:TF-104G展示於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 4193:TF-104G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臺中市八二三紀念公園。
  • 4195:TF-104G展示於新竹縣私立中華科技大學
  • 4196:TF-104G為除役典禮最後狼嚎預備機,展示於基隆市役政公園。
  • 4241:F-104A展示於空軍軍史館。
  • 4253:F-104A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
  • 4254:F-104A原展示於桃園市中正航空科學館,因該館2014年10月31日正式閉館,該機於2015年3月1日移置原海軍桃園基地舊址封存。
  • 4255:F-104A展示於空軍新竹基地。
  • 4256:F-104A展示於空軍馬公基地。
  • 4258:F-104A展示於高雄市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 4301:F-104A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內的四二七聯隊隊史館。
  • 4332:F-104A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
  • 4344:F-104G展示於空軍軍史館。
  • 4348:F-104G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
  • 4367:F-104G展示於花蓮縣私立中華工商。
  • 4371:F-104G為除役茶會唯一靜態展示機,展示於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
  • 4375:RF-104G展示於中華民國空軍花蓮基地。
  • 4378:RF-104G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高雄市私立高苑科技大學
  • 4381:F-104G展示於宜蘭縣軍人忠靈祠。
  • 4393:F-104G展示於空軍新竹基地。
  • 4398:RF-104G展示於新竹市東大路康樂公園。
  • 4400:RF-104G為除役典禮七架靜態展示機之一,展示於彰化縣溪湖鎮軍機公園。
  • 4412:F-104G展示於桃園市私立大興高中。
  • 4413:F-104G展示於空軍軍史館。
  • 4416:F-104G展示於台中市軍人忠靈祠。
  • 4417:F-104G展示於彰化縣八卦山風景區軍機公園。
  • 4420:F-104G原展示於台中市私立逢甲大學航太系教學使用,2006年10月18日經空軍同意,捐贈予美國國際古典飛機航空博物館動態保存。
  • 4422:F-104G展示於空軍新竹基地。
  • 4424:F-104G展示於桃園市私立新興高中。
  • 4503:F-104J展示於空軍清泉崗基地。
  • 4506:F-104J展示於南投縣集集鎮軍史公園(誤植編號為4303,2016年10月27日經熱心退伍軍人與空軍承辦人員重新勘驗該機發動機艙銘牌編號為3065係F-104J編號4506專屬銘牌)。
  • 4514:F-104J展示於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歸仁校區供航太系所教學使用。
  • 4515:F-104J原展示於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於2009年6月10日由中華民國空軍轉贈台中縣私立嘉陽高中飛機修護科教學使用。
  • 4519:F-104J展示於陸軍成功嶺營區(原誤植編號4522)。
  • 4522:F-104J展示於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誤植編號為4303)。
  • 4526:F-104J為阿里山九號計畫拆零機,展示於台南市南化水庫軍武公園。
  • 4547:F-104J為阿里山九號計畫拆零機,展示於桃園市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航太系教學使用。
  • 4595:F-104DJ原展示於南投縣水里鄉水雲橋旁,2017年1月20日水里鄉公所以規劃自行車道等理由,將該機歸還空軍。

捐贈

編號4420號的中華民國空軍的F-104G型除役機,1997年7月31日售與逢甲大學航太系教學使用,於2006年10月18日,逢甲大學中華民國空軍同意,贈與這架F-104G型除役機給美國的Classic Aircraft Aviation Museum,在完成拆解後運往美國波特蘭的館址。編號4420號F-104G型除役機將於修復後以動態保存方式重新飛行。[4][5] [6]

中華民國空軍的F-104列表

中華民國空軍的F-104戰機
臺中市烏日區成功嶺營區展示F-104J
原展示於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的F-104,現已移至臺中市嘉陽高級中學

失事紀錄

中華民國空軍自1960年陸續購入304架各型F-104戰機(含拆零機),在1998年5月22日除役,總計服役長達38年,114架失事,66名飛行員殉職。

日期 地點 型號 編號 飛行員 原因
1960.07.20公館基地F-104B4101失控墜毀
1961.05.05公館基地F-104B4102晏仲華中校中隊長和俞鴻勛殉職左右襟翼故障失控墜毀
1962.03.03公館基地F-104B4104李叔元和顧正華殉職儀表故障,油盡熄火墜毀
1962.04.05公館基地F-104A4202王乾宗跳傘獲救失控墜毀
1962.07.12公館基地F-104A4203王繼堯殉職發動機熄火墜毀
1962.10.23公館基地F-104A4222朱偉民跳傘獲救墜毀
1963.10.10台南基地F-104A4211李子豪迫降獲救空中起火迫降台南基地成功
1963.12.18新竹外海F-104A4208范煥榮殉職起火爆炸墜毀
1964.10.10台北土城F-104A4205王乾宗殉職空中擦撞墜毀
1964.10.10台北土城F-104A4216林鶴聲殉職空中擦撞墜毀
1965.07.20南投山區F-104G4326雷定國跳傘獲救遭4328撞擊墜毀
1965.07.20南投山區F-104G4328李佳志殉職夜航撞擊4326墜毀
1965.10.18澎湖外海F-104G4329劉憲武殉職夜航墜海
1965.11.24南投山區F-104G4327傅季誠殉職夜航撞山墜毀
1966.04.28F-104G4324李鉅滔起飛失敗衝出跑道墜毀
1966.05.05澎湖馬公F-104G4316洪聰公殉職失事墜毀
1966.05.24台中外海F-104G4330曾龍雄殉職夜航墜毀
1967.01.13台灣海峽F-104G4353楊敬宗殉職113空戰後返航失蹤
1967.04.19嘉義基地F-104G4325鄭德鄰殉職因雨降落失敗墜毀
1967.08.25F-104G4335應逸星跳傘獲救發動機失火墜毀
1967.09.16清泉崗基地F-104G4315詹鑑標殉職發動機熄火墜毀
1967.11.11水溪靶場F-104G4346關永華殉職炸射脫離撞地墜毀
1967.12.04F-104G4310沙國楹跳傘獲救墜毀
1967.12.25澎湖馬公TF-104G4143孫祥輝少校和黃瑞文上尉殉職發動機失火墜海
1968.07.22清泉崗基地F-104G4355蔡冠倫重傷獲救迫降衝出跑道
1968.09.16清泉崗基地F-104G4315詹鑑標殉職發動機熄火墜毀
1968.12.04清泉崗基地F-104G4331周振雲跳傘獲救發動機吸入長機排出之彈鍊、推力消失墜毀
1969.03.20桃園外海RF-104G5626李志立殉職機械故障墜海
1969.05.09清泉崗基地F-104G4357黃國平跳傘獲救墜毀
1969.11.14清泉崗基地F-104G4321王鴻章跳傘獲救墜毀
1970.05.02清泉崗基地F-104G4302張風光跳傘獲救墜毀
1970.06.08清泉崗基地TF-104G4145溫志飛和蕭亞民殉職操作不當進場墜毀
1971F-104G4352馬龍光超低空跳傘獲救機械故障、失速墜毀
1971.03.16水溪靶場F-104G4345陳霧殉職航管失職墜毀
1971.04.29F-104G4347卜啟玨起飛失敗後報廢(1967.01.13胡世霖擊落MiG-19座機)
1971.05.08新竹竹北F-104B4122夏繼藻跳傘、謝在民殉職發動機熄火墜毀
1971.05.15澎湖外海F-104G4360王法舜殉職閃避大G操作爆炸解體墜毀
1971.08.11F-104G4338蔡冠倫跳傘獲救電子艙起火墜毀
1971.11.20花蓮基地F-104G4333吳家芳殉職操作不當、高攻角後水平螺旋墜毀
1972.06.25F-104A4242馮象華輕傷降落失敗墜毀
1972.07.25F-104G4358蔡冠倫灼傷飛機起火燃燒墜毀
1972.08.30雲林外海TF-104G4148王蓉貴跳傘獲救和溫寶良跳傘殉職液壓失效墜毀
1973.06.12清泉崗基地TF-104G4142盛世禮和邵倫殉職夜航撞山墜毀
1973.06.16F-104G4351李大明跳傘獲救失速墜毀
1973.08.05F-104A4245周錫湘跳傘獲救水平螺旋失速墜毀
1973.12.10台中外海TF-104G4144汪健立和汪誕嘉殉職墜海
1974.04.18台灣海峽F-104G4305馬萬祥殉職墜海
1974.06.13F-104A4260林文禮(1989年調任空軍總司令)跳傘獲救發動機推力喪失墜毀
1974.06.25F-104G4313邰肇賡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74.10.20台中市區F-104G4355裴浙昆上尉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75.07.21F-104G4354傅祈平跳傘獲救機械故障、重飛失敗後報廢
1975.08.29F-104G4311蕭潤宗跳傘獲救副翼失效墜毀
1975.09.18F-104G4336伍克振跳傘獲救(1991年追授晉陞空軍少將)發動機失火墜毀
1975.11.01F-104A4261許寧遠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75.11.16F-104A4248許應勤跳傘獲救發動機熄火墜毀
1976.02.11F-104G4361梁慶平跳傘獲救發動機熄火墜毀
1976.07.25F-104G4334張守屏殉職墜海
1976.08.29F-104G4307邰肇賡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76.11.04F-104G4339童澎殉職失蹤
1977.03.02桃園基地RF-104G5636傅祈平殉職能見度不足、降落失敗墜毀
1977.03.02桃園基地RF-104G5640汪顯群殉職能見度不足、降落失敗墜毀
1977.05.02基隆外海RF-104G5638杜伯翔殉職墜海
1977.05.24南投山區F-104A4257鄧奇傑殉職撞山墜毀
1978.11.25F-104A4252李天羽(2002年調任空軍總司令/2004年調任參謀總長/2007年調任國防部長)跳傘獲救墜毀
1979.01.19F-104D4163黃植炫跳傘獲救墜毀
1979.04.25F-104G4318陳曉明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80.06.13F-104D4165陳緩成和傅忠毅跳傘獲救失速墜毀
1980.07.04RF-104G5634曹吉屏跳傘獲救發動機熄火後液壓失效墜毀
1980.07.19F-104G4341戴祥棋跳傘獲救墜毀
1980.10.09F-104G4323伍克振跳傘獲救(1991年追授晉陞空軍少將)墜毀
1980.12.16RF-104G5630梁玉飛跳傘獲救空間迷向墜毀
1981.02.17台中外海F-104G4343周大同墜海失蹤殉職發動機故障墜海
1981.07.17F-104G4322楊少焜跳傘獲救墜毀
1981.11.04清泉崗基地F-104A4247毛重九跳傘重傷殉職高攻角失速墜毀
1982.03.30F-104G4356李元復跳傘獲救墜毀
1982.05.25TF-104G4146李勝興和王台新失蹤墜海
1982.11.11南投山區F-104G4350趙子鈞殉職機械故障墜毀
1983.06.26台中大甲F-104G4359胡宗俊跳傘輕傷獲救機械故障墜毀
1983.12.07F-104G4320墜毀
1984.04.16F-104A4249田立杰跳傘獲救墜毀
1984.06.27台中外海F-104B4121王蓉貴和傅中英失蹤殉職失速墜海
1984.07.24清泉崗基地F-104G4342張琮田殉職失事墜毀
1984.12.10清泉崗基地TF-104G4186王漢寧、藍志剛獲救機件故障迫降
1985.06.10清泉崗基地F-104G4378田定忠獲救主輪故障無法伸放迫降進場成功
1985.12.23彰化空域F-104A4251李俊斌跳傘獲救失控墜毀
1986.02.14F-104A4259陳志恆跳傘獲救發動機噴嘴失效,推力喪失墜毀
1986.04.10F-104G4396王華龍跳傘獲救氣候突變、油盡墜毀
1986.08.07屏北機場TF-104G4183任克剛殉職、張明仁重傷起飛時機械故障墜毀
1986.12.01F-104G4402吳尚發殉職夜航墜海
1987.01.05清泉崗基地F-104G4188應嘉生獲救失控迫降墜毀
1987.02.28F-104G4374孟憲琨起飛失敗後焚毀
1987.05.04彰化縣埔鹽鄉F-104G陳姓上尉獲救墜毀
1987.06.13屏東北場F-104J4521羅際勳跳傘獲救發動機失速墜毀
1987.07.13嘉義基地F-104DJ4593應嘉生及許竹君迫降獲救發動機失速迫降成功(X-3試飛任務)
1987.09.04桃園基地TF-104G4191劉煌燦和姜山明殉職天候惡劣改降桃園基地誤判跑道及滑行道降落失敗墜毀
1987.09.11澳花村海岸線F-104G4386布其方上尉跳傘失蹤殉職機件故障墜海
1988.02.08梧棲沙灘F-104A4243官鎮福殉職發動機失速墜毀
1988.03.23宜蘭礁溪TF-104G4180潘斗台和李德安跳傘獲救發動機熄火墜毀
1988.05.31F-104G4392郇正中重落地報廢
1988.08.19F-104G4373全毀
1988.09.01F-104J4517跳傘獲救墜海
1989.03.28台中南屯F-104G4401孫永惠跳傘獲救機械故障墜毀
1989.05.23屏東九如TF-104G4175魏澤堃和張金全跳傘獲救機械故障墜毀
1989.12.09新竹外海F-104G4319唐盛家失蹤殉職擦撞4505墜海
1989.12.09新竹外海F-104J4505葛金琦少校跳傘獲救擦撞4319墜海
1990F-104G4337重落地報廢
1990.03.24新竹新豐F-104G442141中隊郭建志上尉殉職GCA故障/氣候突變/太康導航儀失效/墜毀
1990.03.24桃園新屋F-104G436841中隊李中良少校殉職GCA故障/氣候突變/太康導航儀失效/墜毀
1990.03.24桃園新屋F-104G438541中隊胡中英上尉殉職GCA故障/氣候突變/太康導航儀失效/墜毀
1990.05.16桃園外海RF-104G4387張復一中校跳傘獲救發動機故障墜毀
1990.08.24新竹基地TF-104G4188田定忠和陳兆明獲救前輪伸放故障迫降成功
1990.12.05台中外海F-104J4511楊士菁失蹤殉職飛機空中解體
1990.12.17F-104G4340緊急起飛失敗後報廢
1990.12.21桃園外海F-104G4394戴家直殉職襟翼故障失控墜海
1991.07.08桃園基地RF-104G4391郭奇揮少校殉職起飛失敗爆炸焚毀
1991.09.07西螺外海TF-104G4185葛金琦少校和趙維廉殉職墜海
1991.10.03F-104G4370王天佑跳傘獲救機械故障
1991.10.12F-104G4369張治球跳傘獲救失控墜毀
1992.06.01清泉崗基地F-104G4312李德安殉職失速墜毀
1993.03.04新竹尖石F-104G4399張復一中校跳傘獲救改RF-104G機號5664發動機故障墜毀
1996.08.11馬祖海域TF-104G4184葛季賢中校和李其榮少校跳傘獲救液壓系統失效墜海
1998.05.14彰化埔鹽F-104J4520羅際勳跳傘獲救失控墜毀
TF-104G4141

參見

資料來源

  1. .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6).
  2. 飛行員的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王立楨著。
  3. 台湾海峡上空的最后一次空战:台湾军方谎报战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周益《军事文摘》
  4. .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3).
  5. 逢甲大學F-104捐贈全紀錄
  6. . [2020年8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23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