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简称為中国空军解放军空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空中武装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存在時期1949年11月11日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部門 中国人民解放军
種類军种
功能空中作战防空作战
規模400,000余人[1]

2000架戰鬥机 200架轟炸機 450架攻擊機

4000架無人機
直屬中央军事委员会
駐軍/總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別稱人民空军
專用顏色   红色天蓝色
進行曲中国空军进行曲
參與戰役第二次國共內戰朝鲜战争九二四空战
指挥官
司令员丁来杭 空军上将
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
佩章
國籍標誌
國籍標誌
(低能见度)
徽章
飛機
攻擊機殲轟-7
轟炸機轟-6
電戰機運-8, 運-9, 圖-154, 空警-200, 空警-500, 空警-2000
戰鬥機殲-7, 殲-8, 殲-10, 殲-11, 殲-16, 殲-20, 蘇-27UBK, 蘇-30MKK, 蘇-35S
教練機初教-6, 教練-8, 教練-9, 教練-10
運輸機運-5, 運-7, 運-8, 運-9, 運-12, 運-20, 伊爾-76
空中加油機轟油-6, 運油-20,伊爾-78

截至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共有398,000多名人員與5200多架軍用飛機,是在亞洲地區最為龐大的空中武力。

历史

1952年解放军空军女飞行员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
1967年解放军空军
2018年解放军空军

中國共產黨擁有軍用飛機的時間可以追溯回1930年鄂豫皖苏区國軍部隊擄獲之美製雙翼機,该机后改名列宁号,飞行员龙文光(1899-1933)投诚,成为中共第一名飞行员。

真正獲得大量飛機的機緣要到抗日戰爭結束後在1946年成立的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此時中國共產黨以各種方式繳獲日製飛機並訓練飛行員,並在國共內戰期間於東北及北平從投降的中華民國空軍手中接收了不少數量的美製飛機,在這些飛機與人員的協助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49年11月11日在北京成立。並在蘇聯的協助下快速擴充。

1949年至1953年,陆续成立军委空军、军区空军领导机关,组建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航空兵、空降兵部队和一批院校。朝鲜战争爆发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1957年空军和防空军合并,实行空防合一体制。1960年代至70年代,确立重点发展防空力量的指导思想,逐步发展成国土防空型的空军。90年代后,空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6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全面实行基地化保障体制,组建各空军基地。空军基地隶属于航空兵师,分成师级、团级两种。1970年代初,各空军基地改成空军场站。1980年代末,组建空军航空兵训练基地,负责空军飞行院校刚毕业的新飞行员的改装训练工作。1990年代初,组建空军军级基地,隶属于各军区空军,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属部队的战备、训练、后勤保障、航空工程、行政工作,2003年大部分撤销[2]。为解决空军机动作战的困难,2015年起开展场站基地化保障试点工作,将飞行部队与场站分开,增强各场站的功能及保障能力。到2017年,此轮基地化改革已取得成效,空军机动作战能力大为提高[3][4]

195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为空军首届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大会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1950年4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为《人民空军》杂志创刊题词:“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陆军结合起来,我们将是无敌的!”1999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人民空军成立50周年题词:“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而奋斗。”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空军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时说:“努力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201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人民空军未来定位是空防兼备,建设世界一流的空军强国迈进,并达到人民空军在历史使命铸就辉煌。”[5]

自1951年起,空军开始培训女飞行员。截至2009年,空军累计招收9批共545名女飞行学员,毕业328名。2009年3月时有52名女飞行员在飞,均从事运输机等的驾驶和领航工作。中国是军队有女飞行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年4月,空军首批16名战斗机女飞行学员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毕业,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战斗机女飞行员的国家之一[6][7]

自2009年起,每年11月11日空军成立纪念日,空军首长及官兵代表都会到空军航空博物馆英雄纪念墙前,举行敬献花篮仪式[5]

编制

2015年改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管理下列机构和直属单位:

职能部门

战区空军机关

兵种机关

直属单位

直属院校

历任领导

司令员
  1. 刘亚楼 上将(1949年10月-1965年5月)[8]
  2. 吴法宪 中将(1965年5月-1971年9月)[8][9]
  3. 马宁 少将(1973年5月-1977年2月)[9][10]
  4. 张廷发 少将(1977年4月-1985年7月)[10]
  5. 王海 上将(1985年7月-1992年11月)[10]
  6. 曹双明 上将(1992年11月-1994年10月)[10]
  7. 于振武 上将(1994年10月-1996年11月)[10]
  8. 刘顺尧 空军上将(1996年11月-2002年5月)[10]
  9. 乔清晨 空军上将(2002年5月-2007年9月)
  10. 许其亮 空军上将(2007年9月-2012年10月)
  11. 马晓天 空军上将(2012年10月-2017年8月)
  12. 丁来杭 空军上将(2017年8月-)
政治委员
  1. 萧华 上将(1949年10月-1950年4月)[8]
  2. 吴法宪 中将(1957年2月-1965年5月)[8]
  3. 余立金(1965年5月-1968年3月)[8][9]
  4. 王辉球(1968年9月-1973年5月)[9]
  5. 傅传作(1973年5月-1975年10月)[9]
  6. 张廷发(1975年10月-1977年4月)[9][10]
    • 余立金(1975年8月-1978年12月,第二政治委员)[9][10]
  7. 高厚良(1977年4月-1985年7月)[10]
  8. 朱光 中将(1985年7月-1992年11月)[10]
  9. 丁文昌 上将(1992年11月-1999年1月)[10]
  10. 乔清晨 空军上将(1999年1月-2002年5月)
  11. 邓昌友 空军上将(2002年5月-2012年10月)
  12. 田修思 空军上将(2012年10月-2015年7月)
  13. 于忠福 空军上将(2015年7月-)
副司令员
副政治委员
  • 王弼(1949年11月-1950年7月,副司令员兼;1950年7月-12月,第二副政治委员)[8]
  • 吴法宪 中将(1950年4月-7月,未到职;1950年7月-12月,第一副政治委员;1950年12月-1957年2月,副政治委员)[8]
  • 王辉球 中将(1960年3月-1968年9月)[8][9]
  • 余立金 中将(1960年3月-1965年5月)[8]
  • 高厚良(1973年5月-1977年4月)[9][10]
  • 杜玉福(1973年5月-1975年10月)[9]
  • 黄立清(1975年5月-1982年11月)[9][10]
  • 旷伏兆(1975年10月-1978年5月)[9][10]
  • 刘世昌(1978年1月-1985年7月)[10]
  • 刘钊(1983年5月-1985年7月)[10]
  • 高兴民 空军中将(1985年9月-1993年12月)[10]
  • 许乐夫 空军中将(1988年2月-1990年4月)[10]
  • 杨英昌 空军中将(1992年11月-1997年11月)[10]
  • 陈潜 空军中将(1993年1月-1997年11月)[10]
  • 徐承栋 空军中将(1997年11月-2003年12月)
  • 林万海 空军中将(1997年11月-2000年12月)
  • 黄新 空军中将(2000年6月-2007年6月)
  • 刘亚洲 空军中将(2003年12月-2009年12月) 
  • 芮清凯 空军中将(2007年6月-2009年1月)
  • 王伟 空军中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
  • 王晓龙 空军中将(2009年12月-2015年7月)
  • 房建国 空军中将(2012年6月-2015年7月)
  • 王祥富 空军中将(2012年12月-2014年7月)
  • 宋琨 空军中将(2014年7月-2016年2月)
  • 赵以良 空军中将(2015年7月-2017年12月)
  • 陈学斌 空军中将(2018年4月-)
顾问

象征和标识

人民解放军八一跳伞队

机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国籍标志(机徽)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基础。

1949年开始使用的机徽与现行的差别不大,至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确定机徽规格,直到现在一些装备仍然采用这种版本的机徽。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空军使用“中国人民志愿空军”标示,并在机身喷涂朝鲜空军机徽。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布国军标901A-1997《飞机外部颜色与标记》,该规定对机徽标志略有改动,主要改动在黄色亮度、黄边比例以及“八一”字体,但这种标志直到2003年以后才随着新型号装备的装备才逐渐面世,老装备还使用老版本机徽。而歼-8系列飞机较为特别,其使用全镶边飞翼机徽,并且尺寸参数与其他飞机完全不同,直到2003年之后才依照国家军用标准更换机身机徽。[11]

战术编号

飞机编号又称飞机序号、机号,通常喷涂于机头两侧,新型战机有的挪到垂尾或后机身。飞机编号可以判断所属作战单位。

空军的独立飞行团飞机编号有四位数字,空军和海军的航空兵师则有五位数字,陆军航空兵加前缀字母“LH”,代表“陆航”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并且第一位数字是9。飞机编号的数字是有规律的。把第一位和第四位取出来,如果第一位小于6,则两个数各减去一,可以判定所属的空军航空兵师番号。如“5XX5X”,为空44师飞机编号;“1XX3X”号飞机属于空2师。

圖集

装备

(註:所有戰機數量僅為軍事研究機構與專家估算,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方正式公布真實數量,(+)號者為尚有跡象顯示實質數量更多。[12])

 机种   机名   生产国   机型   数量   现况 
歼击机 歼-7  中国 J-7H、J-7L、J-7E、J-7G 241- 退役中[13]
歼-8  中国 J-8DF、J-8HF、J-8F 96- 退役中
歼-10  中国 J-10A、J-10S、J-10B、J-10C 500+ 现役
歼-11  中国 J-11A、J-11B、J-11BS、J-11BG 300+ 现役
歼-16  中国 J-16、J-16D 200+ 现役
歼-20  中国 J-20A 60+[14] 现役
苏-27  蘇聯 Su-27SK、Su-27UBK 50- 退役中
苏-30  俄羅斯 Su-30MKK 73 現役
苏-35  俄羅斯 Su-35SK 24 现役
歼击轰炸机 歼轰-7  中国 JH-7A、JH-7B、JH-7AII 450+ 現役
轰炸机 轰-6  中国 H-6H、H-6M、H-6K、H-6N、H-6J 200+ 現役
运输机 运-5  中国 Y-5 退役中
运-7  中国 Y-7、Y-7H、Y-7E 退役中
运-8  中国 Y-8、Y-8C、Y-8F 退役中
运-9  中国 Y-9、Y-9YL 现役
运-12  中国 Y-12C、Y-12D 现役
运-20  中国 Y-20A、Y-20B 70+ 現役
伊尔-76  俄羅斯 Il-76、Il-76MD、Il-76TD 28 现役
空中加油机 轟油-6  中国 H-6U 20+ 現役
运油-20  中国 Y-20U 3+ 現役
伊尔-78  烏克蘭 Il-78 3 現役
空中预警机 空警-200  中国 KJ-200 現役
空警-500  中国 KJ-500 现役
空警-2000  中国 KJ-2000 4 現役
电子战飞机 运-8  中国 Y-8CB、Y-8G 现役
运-9  中国 Y-9G、Y-9DZ 现役
图-154  中国 Tu-154MD 6 现役
公務機 运-7  中国 Y-7G 現役
CRJ  加拿大 CRJ-100、CRJ-700 15 現役
A320  法國 A319 3 現役
B737  美國 B737-300、B737-700、B737-800 16 現役
图-154  俄羅斯 Tu-154M 現役
教练机 初教-6  中国 CJ-6、CJ-6A 现役
教练-8  中国 JL-8、JL-11 現役
教练-9  中国 JL-9、JL-9G 現役
教练-10  中国 JL-10 100+ 現役
直升机 直-8  中国 Z-8KA 现役
直-10  中国 Z-10K 现役
AS332  法國 AS332-L1 现役
EC225  法國 EC225-LP 现役
无人机 彩虹四号
彩虹五号
 中国 CH-7A、CH-7B、CH-5 现役
翼龙  中国 GJ-1、GJ-2 现役
利剑  中国 GJ-11 现役
翔龙  中国 WZ-7 现役
无侦-8  中国 WZ-8 现役
殲6改裝型無人機[15]  中国 J-6W[16] 400+ 现役

注释

  1. 东部战区空军机关驻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空军辖空军上海基地空军福州基地
  2. 南部战区空军机关驻广东省广州市。南部战区空军辖空军南宁基地空军昆明基地
  3. 西部战区空军机关驻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战区空军辖空军拉萨基地空军兰州基地空军乌鲁木齐基地
  4. 北部战区空军机关驻辽宁省沈阳市。北部战区空军辖空军大连基地空军济南基地
  5. 中部战区空军机关驻北京市。中部战区空军辖空军大同基地空军武汉基地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3年4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0日).
  2. . 中国空军. 2012-12-10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3. . 中国军网. 2017-05-15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5).
  4. . 新浪. 2017-05-17 [2017-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8).
  5. . 中国空军网. 2012-09-24 [201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6. . 网易. 2009-04-02 [2017-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7. . 参考消息网. 2017-08-20 [2017-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11. 航空档案. . 中国: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2435636.
  1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4, p.235
  13. . [2020-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14. .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5. 殲6無人機 可到敵港航空佈雷
  16. 殲-6改成無人機 70架部署武夷山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