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

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是一部改編自台灣家喻戶曉的民間習俗事件、靈異事件「紅衣小女孩」和人面鱼的同名電影《紅衣小女孩2》的電影外傳,故事時間線在《紅衣小女孩1》的前面,同時也是前傳。

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
基本资料
导演莊絢維
监制曾瀚賢
陳信吉
制片廖述寧
编剧簡士耕
許菱芳
主演
配乐李銘杰
制片商
  • 中环国际娱乐
  • 华映娱乐
  • 大慕影艺
  • 乐到家国际娱乐
  • 华研国际音乐
  • 秀泰国际娱乐
  • 国宾影城
  • 讲故事有限公司
  • 英雄旅程股份(故事发作)
  • 瀚草影视(制作)
  • 紅衣小女孩股份有限公司(制作)
片长114分鐘
产地 臺灣
语言國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8年11月12日 (2018-11-12)金馬國際影展
  • 2018年11月23日 (2018-11-23)(臺灣)
  • 2018年11月29日 (2018-11-29)(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
发行商
  • 中环国际娱乐、威視股份有限公司
  • GSC Movies
  • Clover Films、Golden Village
  • 无限动力实业有限公司、HK Screen Media
前作与续作
前作紅衣小女孩2

劇情

從台灣家喻戶曉的鄉野傳說「人面魚」為故事主軸,發展出黑虎將軍對抗魔神仔宇宙的外傳故事。

演員

主要演員

演員角色備註
鄭人碩林志成 黑虎將軍乩身
紅衣小女孩2中虎爺乩身
林俊凱的父親
與煞魔神決戰後身亡。
徐若瑄黃雅惠 音樂家
家豪之母
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失婚媽媽,最後恢復正常。
張書偉阿忠 刑事組警官
阿成的朋友
負責調查滅門血案
(也出現第二段彩蛋)

其他演員

演員角色備註
龍劭華阿龍師 林志成的父親
林俊凱的爺爺
紅衣小女孩2虎爺乩身林俊凱的爺爺
陳少卉林俊凱 林志成之子
阿龍師之孫
本集為8歲小學生
在紅衣小女孩2為新任虎爺乩身。
吳至璿家豪 黃雅惠的兒子。
高慧君林美華 紅衣小女孩(大咏晴)的生母
辛樂兒美玲 林志成之妻
因得癌症去世
紅衣小女孩2中虎爺乩身林俊凱的母親
胖迪 家豪的同學。
洪文雄 開頭吃了魚後,中了邪,被鬼附身,殺害了家裡所有的人,並發生一連串的事情。
林正義林正義 民俗專家
鄭可杰中邪少年

彩蛋

演員角色備註
黃河何志偉 第一段片尾彩蛋。
許瑋甯沈怡君 第一段片尾彩蛋。
楊丞琳李淑芬 第二段片尾彩蛋。
劉引商何文淑芳 第二段片尾彩蛋。
詹宛儒李雅婷 第二段片尾彩蛋。

製作

2017年《紅衣小女孩2》上映時,導演程偉豪表示《紅衣小女孩3》的故事發展早有計畫,但會受到該部電影票房的影響[1][2][3]

監製曾瀚賢表示,計畫在2018年3月份開拍電影《紅衣小女孩3》,且籌備製作資金已到位,編劇是與上一集相同的簡士耕所負責,而導演改由莊絢維[4]負責執導[5]。由於第3集會出現全新的時間軸及故事線,上一集演員楊丞琳許瑋甯皆無參與該集電影[6]。但在2018年4月8日,劇組表示會邀請前集演員演出。[7]

2018年4月3日於電影製作公司門口舉行開鏡儀式,將由鄭人碩徐若瑄擔任男女主角。另外,在《紅衣小女孩2》片中飾演廟公的龍劭華確定參與演出[8]。同月27日宣佈正式片名為《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並預計同年5月底電影殺青[9][10][11][12]

拍攝

拍攝前,鄭人碩為了練習演技,選擇在山區墓園讀劇本;至於要演鋼琴老師的徐若瑄,則是練習兩個月的鋼琴演奏[13][14][15]。監製曾瀚賢也為所有演員群算過八字,以及請法師看過拍攝現場[16][17]

鄭人碩在片中飾演降妖除魔的黑虎將軍,於拍攝期間每日需花費7小時以上的時間繪製手上刺青,以及背誦請神咒[18]

發行

該部電影於2018年金馬國際影展舉行世界首映[19][20][21]。2018年11月23日在臺灣戲院上映。

票房

台灣方面,首週三天票房為新台幣2488萬元[22];次週票房累計至新台幣5421萬元[22];第三週票房累計至新台幣6640萬元[23];第四週票房累計至新台幣7095萬元[24];最終全台票房為新台幣7307萬元[25]

獎項及提名

類別 頒獎日期 獎項 名字 結果 參考
臺北電影獎 2019年7月13日 最佳女主角 徐若瑄 提名
最佳剪輯 解孟儒 獲獎
最佳視覺效果 李昭樺葉仁豪 提名
最佳海報獎 《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 獲獎
金馬獎 2019年11月23日 最佳視覺效果 李昭樺葉仁豪 提名 [26]

參見

參考資料

  1. 許世穎. . 自由時報. 2017-09-03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中文(繁體)‎).
  2. . 三立新聞. 2017-09-04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中文(繁體)‎).
  3. 吳奕萱、林宛樺. . 中國時報. 2017-08-15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中文(繁體)‎).
  4. BIOS monthly. .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5. 洪文. . 東森新聞. 2017-01-03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中文(繁體)‎).
  6. 蘇詠智. . 噓!星聞. 2017-12-27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中文(繁體)‎).
  7. ETtoday看電影. . ETtoday看電影.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中文(台灣)‎).
  8. 李承陽、徐桐炘. . 中國時報. 2018-04-07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7) (中文(繁體)‎).
  9. 汪宜儒. . 中央社.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0. 林映妤. . 東森新聞.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1. 徐兆玄. . 聯合報.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2. 徐桐炘. . 中國時報.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中文(繁體)‎).
  13. 黃慈雯. . 三立新聞網.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中文(繁體)‎).
  14. 蔡明政. . 民視新聞.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5. 王丹荷. . 青年日報. 2018-04-27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6. 張哲鳴. . 蘋果日報. 2018-04-28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中文(繁體)‎).
  17. 徐桐炘. . 中國時報. 2018-04-28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中文(繁體)‎).
  18. 蘇詠智. . 聯合報. 2018-09-27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中文(繁體)‎).
  19. 周毓洵. . 青年日報. 2018-10-09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中文(繁體)‎).
  20. 黃保慧. . 聯合報. 2018-10-09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中文(繁體)‎).
  21. 徐桐炘. . 中國時報. 2018-10-09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中文(繁體)‎).
  22. (PDF). 國家電影中心. 2018-12-06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5-14).
  23. (PDF). 國家電影中心. 2018-12-13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9).
  24. (PDF). 國家電影中心. 2018-12-20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9).
  25. (PDF). 國家電影中心. 2019-03-28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9).
  26. 李湘文. . ETtoday. 2019-10-01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