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恭
伏恭是伏生之后,汉光武帝时大司徒伏湛兄伏黯之子。伏黯以明《齐诗》著称,伏恭孝顺,事继母甚谨,幼傳父學,继承父伏黯明《齊詩》,改定章句,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作《解說》九篇。爲郎。
伏恭(前6年-84年),字叔齐,琅邪郡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东汉經學家、司空。
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授剧县(今山东寿光南)令,視事十三年,青州因他惠政公廉举为尤异。建武十七年(41年),伏恭被召到洛阳,参加太常试经,考儒家经典,伏恭名列第一,拜经学博士。遷常山郡(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太守,在常山敦修学校,注重传授学问,因此北方冀州盛行伏氏学。
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代梁松为太仆。两年后代冯鲂拜为司空。汉章帝建初二年(77年)冬行饗禮,尊为三老。在司空位九年,因病上书辞官。元和元年(84年)去世,年九十岁。[1][2]
注釋
- 《资治通鉴·汉纪》
- 《後汉书·孝明皇帝纪》
参考资料
- 《后汉书》卷79下《伏恭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